双非上岸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岸经验~
先自我介绍下,本科就读于某双非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初试成绩390+,专业课120+。其实从高中就对金融有着独特的憧憬,想要在更高领域进一步地学习成长。在下定决心考研之后,在2022年1月份就开始在网上查找许多资料,对于考研院校进行一个选择,在了解一些信息以后,正式开始备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硕。在考研这一阶段,我相信努力很重要,择校也是同等重要的。择校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包括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自身专业素养,除此以外,还要深入了解报考院校历年来的报录比、题型等信息,深入了解报考院校的竞争力和考试侧重点。综合以上考量,来挑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院校。想考一个知名度财经院校,因此选择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自己的一志愿备考目标。
希望有意备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硕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希望可以帮助到以后准备备考的学弟学妹,也希望大家可以一战成硕。
因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两个学院,相对来说金融学院复试刷人少一些,我也是报的这个学院:
贸大金融专硕招收的学院主要有两个:一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以下简称“国贸院”),国贸院是贸大创立之初就设立的学院,包含8个系,分别是:国际贸易学系、金融学系、经济学系、国际运输与物流学系、政治经济学系、国际商务与合作学系、数量经济学系、财政税务学系。国贸院招收、管理近1000名左右的留学生,国际化程度高。
二是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金融院”),金融学院是2001年6月由原中国金融学院并入贸大的,自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金融专硕。2023年金融学院的全日制金融硕士分为四个方向:银行管理、资本市场、金融工程、量化投资。其中量化投资方向是2015年开设的特色方向,主要方式为小班教学,对数学要求较高,复试难度较大。
专业课:
专业课有150分,很容易拿分的,所以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备考金融专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专硕,专业课很重要!
用书: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罗斯公司理财》+慧姐六本书+郭红玉《现代货币银行学》



重点:
在这里说一个事情,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招生简章发生了改变,招生大纲上面原来的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改成了郭红玉《现代货币银行学》这本书,进行了一个更改,但是我觉得蒋先玲的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好,但是还是要看的,因为我之前是按照这两本书结合进行复习的,以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为主,蒋先玲《货币金融学》、郭红玉《现代货币银行学》辅。
蒋先玲的货币银行学和米什金这两本书都很重要,要结合起来看,建议以米什金为主,辅之以蒋先玲作为补充。习题最好是跟上进度,我是看书、做笔记、做习题同步。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整体比较散,铺的面很广,讲故事过程中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是国外经济学教材的特点。所以不能用中国教材的逻辑去想这件事,要习惯这种讲述方式。慧姐对米什金这本书讲的也非常好,知识点总结的很细,补充了很多重要考点,我建议配合课程学完一章,自己总结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把握它内在的逻辑,一些案例感兴趣的可以了解更多。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普及常识,没有高深的理论,读起来要有所侧重。罗斯的公司理财也是慧姐讲的,我其实觉得慧姐课程的公司财务的基础班比罗斯公司理财那本书要清晰多了!
学习时间:2月-12月:
我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分数也还可以考了120+,基本上觉得自己的复习还是到位了,今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专硕专业课没有太多的压分,学习的话基本上都是课内的一些知识点,把内容和章节的内容看得更加全面一点,基本上也能够拿到一个比较好一点的分数,基本上我的复习情况如下:
基础阶段:(2月-7月)
我很早就开始学习了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这本书,整体上逻辑感是还可以的,但是有很多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尤其是书上十几章的内容,有很多都是以美国的历史情况为介绍去讲的。所以一开始的话我是以这本书为基础的入门书籍去进行梳理了,慧姐讲了这个地方的课,讲的很好提炼了,整本书的一个考试的知识点,考点分的很细,讲的也很透彻,而且形成了全套的框架课程,成体系帮我们去梳理考点,最开始的话我是按照课程去听的这本书。
进入2月份之后,慧姐的课程就开始基础班的授课,基本上授课有配套讲义,讲义是非常完整的,我觉得这本讲义涵盖了市面上能见到的大多数参考书的重要内容,而且跟考纲契合点是非常密切的,基本上就是按照考纲的逻辑来进行讲解的,我就是跟着这个课程去学习,提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另外的话配套去做基础班的一些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一开始正确率不是特别的高,但这块也没有关系,因为老师也讲了,基本上基础阶段能够把课后习题做到50%左右,就已经算掌握的比较好了,基础班也主要是给大家打好基础夯实一些基本的内容,我跟课学习之后还是自己去课下,做了一些笔记,笔记的话主要是搭建整章的逻辑框架,因为对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硕真中间的知识点非常的有很多主观题和客观题的知识点,所以说我还是备考的比较认真。
这个是基础班的资料:

强化阶段:(7月-10月)
这个阶段可以算作强化阶段,专业课课本至少开始二刷、三刷了,这个阶段就不能是泛看课本,要精看、细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公司理财可以整理一些自己的笔记(最好是按照框架进行进行整理,记忆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运用情况)。同时可以配套慧姐然哥的强化班课程和讲义进行强化学习,强化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基础阶段学过的,但是然哥会把一些重点的知识点挑出来进行补充讲解,对于提升有很大的助力。这个阶段可以配着一些习题进行联系巩固知识点,我用的是慧姐然哥编撰的强化习题库,上面总结了很多学校的真题非常有用。做题方法是,先复习知识点,然后独立完成题目,如果做的时候有遗忘的知识点可以查资料但是同时也要做好标记,这本题库非常宝贵是可以后期重复练习的。同时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国际金融的学习,基础讲义上有这部分知识但是我也建议再补充一下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学》(不需要全部看,挑重点章节补充),慧姐的国金课讲的超级好超级有逻辑,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听几遍。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背诵!!贸大的主观题特别多,蒋老师的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特别多,一定要早点开始背诵,这样后期的压力会小一点。
这个是强化班我刷题的资料:
但是考试大纲出了之后变化了一些,就是新增的郭红玉老师的这本书当时也是很紧张,觉得有很多的内容可能没有学过,会不会备考时间不足,然后把这本书买回来了之后,慧姐也新增了这本书的讲解给大家圈画了,重点,其实会谢全化的重点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本书,我通过一个月左右的复习,发现其实很多内容还是跟基础班的基础讲义的内容是相似的,只不过新增了一些名词解释和部分的理论内容,大家学弟学妹如果以后要备考的话,在这个地方进行学习就可以它的表述和框架,一般情况下是以货币银行理论这一块为主的,对于国际金融部分讲的也比较多,比较透彻。这本书当时买很难,都卖断货了,我用的是电子版的书。

这本书的重要内容:
新增大量名词解释考点:如绿色债券(P139)、格林斯潘之谜(P211)、二元悖论(P235)、惯性通货膨胀(P274)等等。
新增部分理论内容:如债券需求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的另一种表述,P198)、现代货币理论(MMT,P339)等。
新增大量实务部分内容:如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P13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P258)、麦卡勒姆规则(P298)、零利率下限约束及影响(P341)、利率并轨改革(P369)、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P367)等。
冲刺阶段(10月-12月)
冲刺阶段的学习,我主要就是比较在意做题,做真题和方法和技巧,这一块基本上从11月份开始做,对经济贸易大学的历年真题,早年的真题比较难,有一些细节的知识点,后面的真题越来越正规,总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课的整体就是体量特别大,很多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段内写完所有的题目,所以一定要把知识点掌握到位,快速的去做选择题这些题目,节约时间才能够把所有的题目做完。我基本上11月份开始做真题,除了做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真题以外,还做了很多其他院校的真题,包括上海财经的真题,中国人民大学的真题等等这些真题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今年贸大金专的题目相对来说比较中规中矩,考题基本上都是课程上讲过的重要考点,今年就是对于作答论述类题目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压分,所以21同学们务必要主要这块的学习。再次我也比较感谢慧姐课程的辅导,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课程主要是从基础参考书进行讲解,然后中期会有强化课程指导,针对于真题可能出现的重要考点进行反复夯实,辅之以框架解析整理和主要习题演练,冲刺课程主要涉及的就是真题,金融时政专题以及内部习题题库的演练,这一部分是拔高的阶段。
政治:
9月—10月:《考研政治大纲》配强化班视频课
10月—11月:《知识点提要》反复看;《有道考神2020考研政治大纲新增知识点》(整理的2页PDF)
11月—12月:《肖秀荣八套卷》做2遍+反复看解析;《我自己整理的习近平2019年-2020年重要讲话》;《有道考神2020考研政治大纲新增知识点》(整理的2页PDF);《有道考神全年时政》(整理的4页PDF)
12月:《肖秀荣四套卷》《徐涛八套卷》(选择题)《蒋中挺五套卷》(选择题)《小白考研整理的市面模拟题中的选择题知识点》
9月—11月:每天下午4点-6点,做选择题看选择题知识点(不用硬背,默看!!!)
11月—考前:每天下午4点-6点,做选择题看选择题知识点;晚上9点-11点背分析题

英语一:
(1)备考时间
其实我开始准备考研英语的时间真的很晚很晚,基本上五六月才正式开始英语的学习,因为我英语的成绩一直还可以。
①我个人开始的时间晚是因为我不是那种会把战线拉得很长的人,但我不鼓励大家跟我一样,如果你比我更有耐性,如果你比我更能吃苦,那么早一点开始准备一定不会错。但至于多早,则要根据个人的基础来定,可以考虑以下因素:是否跨考、相关课程学起来是否吃力、自己的个性特点、自己的学习效率等等;
②一旦开始准备考研,便不必再纠结“我开始得没有别人早”这个问题。老实说我之前每次看到练习册后面附带的大神经验分享里写说都是1月份或者3月份开始准备,我就觉得很焦虑,觉得自己完断了完断了,但事实证明开始越早≠分数越高。所以一旦迈出步伐就只需要向前看,只要全身心投入,什么时候都来得及。
(2)做题情况
我的答题准确率也是经过了一个成长过程的,大致如下:
①前期:
我前期一天最多做2篇阅读,一篇阅读错得多能错3~4个,准确率那是相当低。
作为一个坚强的孩子,我考研期间几乎没有心情很低落的时候,唯一一次哭鼻子就是暑假在别人宿舍,自己一个人晚上做英语阅读题发现阅读咋个错辣么多的时候,一边抹鼻涕眼泪一遍骂自己早干嘛去了现在惨了吧blahblah的,然后接着改错题接着骂自己,现在想想也是蛮好笑的哈哈哈。
②中期:
这个时候慢慢摸索出规律了,准确率也上来了,一边扬长一遍补短,这证明英语一定是可以练出来的,怎么练我后面再说。
③后期
后期做题的情况相当稳定了。我可能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我所有的真题只做一遍,后期不管是哪一年的真题,难度如何,我的阅读基本错1~2个(反正就是没有全对过),完形填空通常是不扣分。
④总结:不管是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一定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因为前期的一些小挫折伤害自己的信心,鸡血打起来不要停,只有坚持才能看到进步。
强调两点,一个是单词学习
没有买过单词书,全程只用了3个工具:
①百词斩:前期用的,效果一般
②扇贝:效果比较好,后期一天能背400个单词
③Excel:用来总结自己容易混淆的单词,重点记忆
我个人不鼓励大家在刚开始背单词的时候就用这本书。作为一个心理学学子,给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影响记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相似性,当你对一些知识点不是那么熟悉的时候,越是相似的东西越是难以区分和记忆。所以我个人鼓励大家前期顺序随机地背诵单词,有一定熟悉程度之后再用这本书,事半功倍。做题目时遇到生词怎么办?尽可能一起背下来,因为考研英语的选题其实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一些生词重复出现的概率也会增高,所以把题目中的生词积累下来会是不错的选择。
强调第二点关于阅读的学习:
(1)用到的书单:
①张剑的黄皮书:用来在做真题前练手,个人觉得质量还挺高的
②真题:
前面说过我所有的真题只做了一遍,是因为我个人觉得我但凡做过了一篇文章一定或多或少会有印象,这个时候我再去做这套卷子,就没办法反映出我当下的真实水平,有的时候错的少可能就是因为自己记得这个题目,而不代表自己真的就学会了做题的技巧,从而带来一种分数虚高的错觉。
但是重复做真题也一定是有收益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师兄师姐鼓励大家多做几遍真题。我个人建议大家把重复做真题的间隔时间拉大一点,尽可能减少记忆的影响。
如果是考英语一,那么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英语二的阅读题来练练手;考英语二的同理。
396联考:
396改革,数学部分没有大题,全部换成选择,每题5个选项,难度略微提升。
1、逻辑及写作方面用书:
周建武《逻辑历年真题分类详解》;
周建武《逻辑精选600题》;
王诚《高分指南逻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王诚《高分指南写作历年真题》;
周建武《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题库》;
王诚《经济类联考历年真题全解》
2、数学方面用书:
《核心笔记》及《60天攻克800题》二者一起买
复习规划
从3月就要开始准备数学的基础阶段学习了,大家可以按照22年396考研大纲中所强调的部分按照数三课程进行学习,买一些市面上的练习题进行辅助。
从暑假开始进行逻辑学习和数学强化学习,同理买一些辅导教材来辅助进行学习。我之前用过的材料包括逻辑精点全套、经济类联考综合历年真题精点(前几年的数学过于简单,主要把逻辑过一遍)、老吕逻辑(解析太过简短)、联考综合能力最后四件套(张宇出的,数学题目难度较大,高于考试难度,逻辑可做)。
9月至12月冲刺+总结,把之前错题总结,归纳知识点,梳理知识体系框架,学习论说文、论述文如何书写,最好每周每个类型各写1-2篇。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张乃心考研,在里面可以学到一些话术、开头、结尾、标题的总结技巧。另外,逻辑题要保持手感,396的题目做完后可针对大纲要求做一些管理类联考相应真题。数学同理,可以做一些年份简单的相对性考点的数三真题来保持手感。
祝愿大家终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