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扫雷(一):哪吒真的打破命运了吗?

哪吒是一个生来就能打破偏见的人,而我们不是哪吒。
前言
我认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很一般,但可以一看,以下为正文。
1、热血与反抗,不变的哪吒主题
传说哪吒追求一个反抗,对于命运和身份的反抗,而电影之中的哪吒表现更多的是反抗一段不属于自己的命运,电影的中前段哪吒的形象是一个略带不甘的孩子,他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得到众人的认可,也想拥有玩乐的伙伴,把哪吒的形象塑造的十分可怜,缩减了恶的一面。
后段的哪吒看到投影之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选择自己去承担自己的命运,增强了善的一面。
说了这么多,也没说热血也没说反抗,那接下来说一说
热血在他得知命运之后,逃走的自我承担里;热血在压制魔丸之后的重拾善念中。
以反抗来热血,保留了哪吒原本的形象,以反偏见和反命运为主题靠近人物。
(其实说实话,哪吒没有什么好聊的,他的偏见来自于自身,或者说来自于申公豹、太乙和元始老贼,因为他们的原因让哪吒在出生时展现出恶,在接下来的三年展现的也全是恶,说是扭转偏见,更多的应该是扭转因自身所造就的形象,所以村民最后的举动虽然有点墙头草,但还是值得佩服的。)
对于哪吒扭转命运,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命运给了哪吒去扭转的力量和性格,他生来就拥有可以扭转偏见的力量,但其他人呢?他们命运的礼物往往成了累赘,一辈子被人嘲笑,然后以一颗并不完整的沙子的形象消失在沙漠之中,就像水消失在了水之中。

2、自我与家族,矛盾的敖丙命运
如果哪吒反抗的是对于自己出生不公的命运,那么敖丙则背负了太多人的命运,家族的命运,师傅的命运,自我的命运,但决定权从不握在他的手中,甚至于最后的敖丙所选择的也是哪吒为他挑选的道路。
他做不了决定,也不敢做决定,他想帮朋友的想法变成欲言又止,他的想还恩情变成询问可否,他既想要家族荣耀也想要自我“荣耀”,他被这种矛盾挤压的喘不过气,所以才会在救下哪吒父母之后又要埋掉整个城庄。
电影的最后,哪吒为敖丙选择了一条“反抗命运”的道路,但敖丙反抗的命运到底是什么?

3、关于个人(大量文字)
说太乙、申公豹以及元始天尊之前,我想先聊一聊个人对于电影的看法,毫不避讳的说,我认为很一般,因为我个人不懂作画之类的,所以只能说剧情,可能热血作品都有着相似的剧情,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龙族与天庭的约束体系——宇智波与木叶的复杂关系
魔丸的哪吒——九尾的鸣人
太乙和申公豹的多年积怨——大蛇丸和自来也的难言仇怨
(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既视感真的很强,所以提一提)
这应该不是一个哪吒的故事,而是一个可以百套的故事,也就是说你把主角换成孙悟空和杨戬也行,或者换成喜羊羊和灰太狼也可以(玩笑话,不要当真)
但它的主题可能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又欠缺一点意思(哪吒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申公豹负重前行)
来聊一聊有意思的部分:对于反抗的刻画以及对常人的描绘
反抗的刻画在一开始说哪吒的时候就提到了,来说一说对于村民常人的刻画,电影中的村民是一群非常现实的人,对于利己会使劲出头,对于危害会敬而远之,但他们也有不那么常人的地方。
列如不忘记李靖的恩情,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参加哪吒的生辰宴,即使一切因龙吒二人而起,也感想他们二人的救命之情(两人的被原谅,是因为有人为他们背了锅)。
所以我想来插一句,既然电影的主题是打破偏见,那我要提一部书,就是《金瓶梅》,可能有人一乐,以为我要开始传播淫秽色情,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了解过这一部书,这部书里就有很多类似于村民的形象,甚至比他们更接近常人的芸芸众生,也就是我们这些平常人,我们这些向往着圣人的平常人,所以如果电影里的形象都是丑化民众,那可能是太天真了吧。
当然,我所说的《金瓶梅》是指经过国家批准出版的正版刊物(也就是没有那几万个字),我可从来没有传播淫秽色情。
还有说电影丑化龙的,那你可以思考一下龙族与天庭的关系,然后去看看《水浒传》的后半部分。
那么拉回来继续说电影,电影选择哪吒和敖丙为主体去讲一个关于偏见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属于哪吒的,而是属于“打破偏见”的,这个故事说有趣不有趣,说枯燥也不枯燥,所以作者在影片之中增添了大量的流行梗和“怪笑点”,使故事在推进的过程之中不会让观众哈欠连篇,提升想要看下去的意愿,来推出最后的“集合抒情体”。
流行梗的加入在现在定然有趣,但在几年之后难免染上几分尬气,大量的抒情留在片尾,让人难以辨别各抒情的“位置”。
(可能是我自己带有一定的“不能欣赏”吧,起码同场的小朋友好像看得挺开心的,还时不时大喊:“村民都傻,明明哪吒那么好。”,然后被父母按住。)
(一开始喊想要回家的也看到了最后,你要说我对国创有偏见吧,说没有那是骗人的,但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对“国创崛起”这四个字的偏见。)
上文两句不含任何暗讽
接着说电影,他讲了一个没有英雄的故事,有的是哪吒的反命,敖丙的矛盾,太乙的随意,李靖夫妇的无奈和申公豹的我也没得选,谁也不是英雄。
哪吒救人是想让别人理解他,敖丙救哪吒是因为哪吒帮他选好了路,李靖夫妇只是想尽力去爱哪吒,太乙即使酿成大错也得不到惩罚,申公豹再怎么上进他的命运也握在别人的手中,每个人都是按命运想要的样子去发展,有的是主动有的是被动,但始终没有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即使喊出了那句我命不由天。
(解释:哪吒改变命运是因为命运给了他改变的能力,其实也是命运;敖丙始终在履行别人赋予的命运;太乙只是顺着命运走;申公豹即使再努力也走完了自己的命运;如果要说哪吒有什么特别的,那就是别人改变的权利在另一个人手上,而目前哪吒改变的权利还在自己手上)

4、上进与偏见,命数已定的申公豹
申公豹无论是传说还是电影,始终站在一个奇怪的位置上,一个始终得不到重用的位置上。
这一点从他的出生开始就决定了,他的出生意味着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所以他成了妖;这个身份意味着会被大多数人讨厌,难以生存,所以他成了元始天尊的徒弟,勤奋的人总有个运气好的同门,所以就有了一个即使犯下大错也不会受罚的同门(上文提到的“怪笑点”),而勤奋者的待遇往往不如同门,所以就有了偏见,但这样的安排说是为了表现偏见却有些刻意,就像一个上司害怕勤奋的人抢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拉一个随意的人来顶了最后的位置,实属奇怪。
所以申公豹就做出了抢夺珠子的决定,但其实一想,即使他的计划成功了,那他真的能成十二金仙吗?我想并不可能。
当初的申公豹也是哪吒,拥有着一腔热血,想要改变命运,但当自己已经到了命运天花板的时候却发现再也升不上去了,曾经的热血化为一盆盆冷水泼在他的头上,浇灭了他对体制的期待,却没有浇灭他对命运的反抗,但即使反抗,他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以上仅为个人对于电影的看法;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杠精随意,开心就好。
如果有什么地方有错误、遗漏和要补充的地方,欢迎评论。
结语
感谢能够看到最后的各位,既然电影的最后一直再说“姜子牙你知不知罪”(广告),那我也来加个广告好了,可能最近要聊一聊《春物》(因为13卷的译本有点晚,所以应该要月底),但在那之前要先聊一聊《全职高手》的电影(也是月底),毕竟电影不是一个人的艺术(全职高手),呀!现在的我得分超高!(春物)。
国创正在向上攀行,遇到此刻的我们与国创有着一定的缘分,点开专栏的你和我说不定也有着某种缘分,不妨点个关注,让我们的缘分续个杯吧。(2019年8月5日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