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鸿章

2023-02-15 02:15 作者:ゼロの執行人  | 我要投稿

两百年前的今天,是李鸿章出生的日子。不管你如何看待他,他可以算是晚清时期绝对绕不开的一个人物,甚至他的一生可以代表19世纪中后期的晚清历史。梁启超先生在其所著的《李鸿章传》中写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今天,我也想谈一谈我眼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其中,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浓厚的一笔。而洋务运动的代表成果便是北洋海军。因为北洋海军像一个火车头,牵引着钢铁、造船、铁路、采矿、教育等洋务事业的发展。李鸿章可谓北洋海军的创立者。在北洋海军的兴亡中,可以一探李鸿章其人。

 


1874年11月5日,清廷展开了第一次海防大筹议。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国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也许并不清楚西方列强实力强大的根本原因。毕竟所谓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等都是后世总结的理论。但他已经察觉到当时中国所面对的情况,是过去历史上所没有的,也就是所谓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当时中国与西方最容易被察觉的差距就是器物。所以,他积极推动着洋务运动,以求自强。北洋海军就是这样的产物。

 


但由于清廷的落后和腐朽,使得李鸿章多被掣肘。即使他能力再强,在这种大趋势面前也是无能为力。难怪他感叹自己只是个修修补补的“裱糊匠”而已。清廷这间房屋,看着又高又大,但内部已烂,经不起狂风暴雨。

 


北洋海军的覆亡,根本也在于此。自1888年成军以来,直至1894甲午战前,北洋海军因为清廷缺乏海军思维和挪用海军军费等一系列行径,发展陷入了停滞。而这六年正是世界海军迅速发展的时期,日本海军趁势超越了北洋海军。这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没有一个相匹配的近代化国家做支撑,是其悲剧的根源。

 


当然,李鸿章也有自己的局限。他也缺乏海军思维,在甲午战争中主张“保船制敌”,不让北洋舰队主动出击,将制海权拱手让人。最后北洋海军不是覆没在海疆上,而是在军港中。

 


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李鸿章对梁启超说过: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李鸿章这一代人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部分。不管他的出发点是怎样的,就客观结果来说,近代化通过他有所推进了。所以,我对李鸿章的评价是:有一定先进意识的传统官僚。

 


在了解李鸿章人生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最后就只是冷眼旁观。越了解其中的细节和因果,就越觉得仅凭几个标签去理解历史人物,显得太苍白和无力了。

 


标签化,意味着简单、抽象、统一,抹去了差别,消解了复杂。而把人物还原到当时的情境里,体察其每个选择背后的缘由,并报以理解之同情。这样得出的结论也许更合理。毕竟在做出决定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知道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与其说谁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倒不如说谁是在当时做了好事的人或者是在当时做了坏事的人。

 


我的观点,我讲述的李鸿章,也只是我通过种种材料得来的,也有立场和局限,甚至可能是浅薄和错误的。与李鸿章79年的人生相比,这样的只言片语太苍白无力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写道: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在条件限制之下所看到的世界。这是我们作为人的局限性。毕竟我们不是神,无法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亦无法完全客观、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所以选择自己所相信的,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不同的声音也有所取舍。敢于舍弃过去所坚持的,接纳将来更合理的解释。

 


钱穆先生在抗战这一民族危亡之际所著的《国史大纲》中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谨以钱穆先生之文与诸君共勉。

 


李鸿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