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人为什么会抖腿?暗示了什么样的性格心理?抖腿好不好?需要改掉吗?

2020-03-04 17:10 作者:秦秦哥心理情感  | 我要投稿

站在一个人自己的角度来说,抖腿并没有什么坏处。

只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喜欢抖腿的下意识习惯容易招人烦招人厌。从社交礼貌相待这一角度来说,抖腿这个下意识习惯需要改掉。以免在有意无意中引起别人的反感厌恶。


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抖腿都不代表一种坏或者是一种对自身有负面作用的行为表现,甚至在生理上有缓解久坐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的作用。在生理上,抖腿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出于一种身体机能需要。这种身体机能需要人们还无法仔细剖析其对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身体机能运转起到什么样的明确功效。从心理上来说,抖腿可能是人心理活动下一种身体机能自我调节以为心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身体机能配合。

抖腿这一行为表现是下意识的行为表现。往往抖腿的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开始抖腿什么时候又结束抖腿。

从人意识活动上来讲,抖腿是下意识行为,是身体机能在非意识行为下做出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且这种身体机能的调节功能能促使人的意识活动更加高效、专注、深度的进行。所以可以理解为,抖腿这一行为表现是一个人意识活动的辅助行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分心”的心理需要。既当这个人在工作或做一件事时,为了聚集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专注度,让自己专心专注做一件事儿时,他需要有一件事儿给他提供“分心”需要。往往表现为抖腿、喝东西、吃东西、听音乐、开着视频、抽烟等行为。在他人看来这个人同时干着两件事儿似乎很奇怪,会误解他是一种不用心不专注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同时干两件事儿的状态正是他自身处于专注于做某件事儿的心理状态。往往他的专注度较高,做事效率也很高。

通过引入这一生活中发生在不少数人身上对于“分心”心理需要的现实情况剖析,并结合前面提到的关于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对意识活动的辅助作用可以看出。抖腿对一个人意识活动的辅助作用是正向的而非反向的。既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一是在一个人静止下身体机能调节的需要,二是在一个人高专注度意识活动下抖腿能辅助意识专注度提高的需要。


所以可以说,抖腿以及类似抖腿的“分心”下意识行为,是一个人生活中自适应心理状态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抖腿,证明他正在有较为深入的连续的高效的意识活动。

因为清醒意识下人的意识活动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思考型意识活动。一种是回忆型意识活动。一种是幻想型意识活动。因此,当你看到一个人在抖腿,可以判定他在思考问题,或者在幻想某件事儿,或者在回忆某件事儿。并且他的专注度较高。如果这个人正在和你进行聊天交流时抖腿,可以理解为他的聊天交流的专注度较高,或者他的情绪状态很好。

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之所以被人讨厌,原因基本分为两个。

一是上层社会的人因为往往有着较强的自我行为规束,以及有着较强的行为规束家教,因此这种下意识行为往往被改掉或者本身就不存在。而多数下层社会的人或者中层社会的人平时缺少较强的自我行为规束,以及缺少来自于家教的自我行为规束。因此抖腿这种下意识行为往往表现在下层社会或中层社会人群中,因此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将抖腿与贫穷联系在一起的批判说法。

二是出于人自身的潜意识安全需要。当一个人在自己面前抖腿,而自己又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抖腿时,他抖腿的行为不能通过自己的潜意识安全需要的理解,进而是不是被他抖腿这一行为牵扯到自己的潜意识注意力,进而让自己心理状态极不舒服。因此会对他抖腿这一行为表现出反感厌恶等情绪活动。抖腿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一个人的自我过度表述,且这种表述无法被人合理理解。抖腿这一下意识“分心”需要不像有些人通过喝咖啡来满足自己的“分心”需要。喝咖啡可以被人在潜意识安全需要层面的理解为“这种行为是安全的,因为他喝咖啡不会对我形成任何伤害,我也理解他想咖啡所以喝咖啡”,喝咖啡这一“分心”需要能被人理解,所以就不会产生“不确定性表达”的心理状态。不会令人感到反感厌恶。

最后:

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表现,并不具有一个人一些低劣品质的表现功能。所以勿偏。因为这一行为容易在自己有意无意中引起别人的反感厌恶,所以有必要改掉。改掉后你的“分心”需要会表现为别的形式。所以并不会因为你改掉后自己抖腿这一“分心”需要就会导致自己有什么太大损失。

一个人为什么会抖腿?暗示了什么样的性格心理?抖腿好不好?需要改掉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