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学寄生虫学(彻底疯狂版)第1、2、3、4、5、6、7章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2023-01-01 22:53 作者:BUL-BOUS  | 我要投稿


掌握:

1、寄生、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及类别

l  寄生

共生现象: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学现象

根据依赖程度和利害关系分为寄生、互利共生和共栖。

寄生:一方受益(寄生虫),另一方受害(宿主)

互利共生:双方均受益。如鞭毛虫生活在白蚁消化道内。

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如人结肠内阿米巴。

l  寄生虫的类别

按寄生部位

1)体内寄生虫:寄生于宿主体内细胞、组织或器官。

2)体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体表。

按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1)专性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

2)兼性寄生虫:主要在外界营自生生活,也可侵入宿主营寄生生活。

3)偶然寄生虫:由于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眼蝇蛆病。

按寄生时间

1)长期性寄生虫:成虫期必须营寄生生活。

2)暂时性寄生虫:取食时侵袭宿主,取食后离去。

按宿主免疫功能状态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繁殖力和致病力增强,出现临床症状

l  宿主的类别

1)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期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期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等)

3)保虫宿主: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种类的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将体内寄生虫传播给人,这些脊椎动物即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仅能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其侵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此种非正常宿主即为转续宿主

2、寄生虫生活史及其类型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l  生活史过程包括: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侵入宿主的方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行或到达寄生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生部位;离开宿主的方式;保虫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种类。

l  类型

直接型:无中间宿主。

间接型:有中间宿主。

3、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作用

寄生虫对宿主

1)机械性损伤

①直接损伤组织:钩虫的丝状蚴侵入皮肤引起皮炎,成虫引起小肠黏膜出血溃疡。

②堵塞腔道:大量蛔虫引起肠梗阻。

③压迫组织、器官:寄生于肝内的细粒棘球蚴可压迫胆道,引起黄疸;寄生于脑,引起颅内压升高。

④破坏被寄生的细胞:疟原虫破坏红细胞。

2)化学毒物作用和免疫病理损伤

①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或死亡虫体的崩解物

②宿主损伤组织的分解产物

3)夺取营养

宿主对寄生虫

1)物理与化学屏障作用

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3)特异性免疫应答

4)宿主遗传因素

5)宿主营养状况

结果

1)宿主完全清除寄生虫,较罕见。

2)宿主部分清除或未清除体内寄生虫,慢性感染/带虫者。多见。

带虫者:无症状的寄生虫感染者,可传播病原体

3)寄生虫病

4、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

带虫免疫不能消除体内寄生虫,但宿主保持低度感染状态,能够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次感染。如疟原虫。

伴随免疫不能消除体内的成虫,可抵抗同种寄生虫幼虫的攻击。如日本血吸虫感染。

5、寄生虫病的特点

l  基本概念

1)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体具有感染力的发育阶段。如日本血吸虫的尾蚴是感染期。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包囊是感染期。

2)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侵入人体后,能够存活和增殖

l  寄生虫病的特点

1)急性感染:初次感染寄生虫数量多、毒力强/慢性患者再次大量感染

2)慢性感染:少量多次感染/急性期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

3)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常规方法不易检出虫体。而带虫者常规方法可检出虫体

4)多重感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

5)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幼虫在体内存活、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包括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6)异位寄生: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的现象。

了解:

1、寄生虫病的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1956年)

2、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l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1)感染寄生虫的人(患者、带虫者)

(2)感染寄生虫的动物(保虫宿主)

(3)含有寄生虫病原体的物质(自生生活致病性寄生虫的生活环境)

2)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土壤传播:蛔虫病 (感染期蛔虫卵)

钩虫病 (丝状蚴)

经空气/飞沫传播:蛲虫病 (感染期蛲虫卵)

经节肢动物传播:疟疾 (蚊)

经接触传播:阴道毛滴虫病

侵入途径/感染方式

经口感染:肝吸虫 (囊蚴)、蛔虫 (感染期蛔虫卵)

经皮肤感染:钩虫 (丝状蚴) 、血吸虫 (尾蚴)

经胎盘感染:弓形虫

经接触感染:阴道毛滴虫

逆行感染:蛲虫 (感染期蛲虫卵)

l  寄生虫病流行特点

1)地方性

2)季节性

3)自然疫源性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人和动物间传播的寄生虫病

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无人类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3、命名:二名制——属名+种名


医学寄生虫学(彻底疯狂版)第1、2、3、4、5、6、7章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