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安稳度过青春期的叛逆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的时期,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叛逆、对异性的好奇心加重的心理,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如果教育不当,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有的家长又气又急,甚至对孩子吼骂,有的家长用暴力方式解决,有的家长继续宠溺帮他收拾残局……这些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叛逆。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呢?
现在的孩子十四岁左右都开始青春期叛逆,总觉得父母对他们要求太严,不喜欢和大人交流。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陪他安稳的度过这个年龄段呢?
一、不要对孩子的态度太强硬。Emily Hutchison是一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中学教师,她告诉我们:“青少年们总是觉得谁都比自己的父母容易说话,即使是那些特别棒的父母对青少年来说也觉得难以沟通。”孩子忽然之间从原来的懂事小孩变得不听话了,家长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对孩子的变化感到非常的烦躁。父母会经常大声的斥责吼叫,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叛逆程度。那么家长过度的怒骂,会让孩子关上沟通的大门。家长应该试着把焦虑的情绪一点点的淡化,不要对孩子的态度过于强硬,专注地和他谈话,耐心的沟通,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对大人敞开心扉。家长应该试着平静的对孩子说,有什么事情,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吧。
二、循序渐进鼓励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如果父母认识到并承认青少年有更大的自主性需求,并逐渐放松管制,青少年很可能获得适当的自主性、成就定向及其他良好适应。如果说家长对孩子过度的监控管制,反而会增加他的逆反心理。像表姐这种情况,就是从小对孩子的管制太过严格,孩子特别渴望自由,现在父母越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去尝试。所以说应该慢慢的放手,让孩子有适度的自由和决定权。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提出建议,和孩子平等交流给他指导,让孩子慢慢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样才能够一点点成长成熟起来。
三、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意识,生理上和心理上并存。而且自尊心特别的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争强好胜,不喜欢被家长和老师管束。家长就要有包容的态度,这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转折点。多和孩子在一起沟通,让孩子主动倾诉他的心声,说出内心的想法。开始孩子可能会告诉父母,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家长的反应多数都会是批评。这样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家长说自己在外面的所做所为了。所以,面对孩子的倾诉,家长一定要安静的倾听他的心声,和孩子朋友式相处。但是要坚持原则,不能溺爱和纵容,及时给孩子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以上就是本期整理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的更多内容,同学们请持续关注101教育。如果你觉得对你有所帮助,就请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