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个人制图】曹髦
曹髦是3/4勾玉魏势力男性武将,其设计原型为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之孙曹髦,拥有技能潜龙、忿肆、决讨和助势。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 ,字彦士,沛国谯县人,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正始二年,生于东海王宫,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六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 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专权秉政,甘露五年,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曹髦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 传世文章有《伤魂赋并序》《颜子论》等。爱好儒学,亲赴太学论道,著有《春秋左氏传音》。精通绘画,一说为中国第一位成为画家的皇帝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曹髦为中品。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而且威逼曹髦封他为晋公。曹髦无奈,只好答应。司马昭却又再三推辞,不愿受封,因为他的真正目的是想让曹髦让位于他。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不会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袭法除掉司马昭。
曹髦把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朕不能坐以待毙,等他来废朕。今日和众卿共商大计,铲除司马昭这个逆贼!”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因而都劝他暂时忍耐。大臣王经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我们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但是曹髦不接受劝告。
魏甘露五年四月,曹髦亲自仗剑升辇,率三百余人向司马昭发起进攻。由于事先有人告密,司马昭早有准备,所以曹髦的人马倾刻间被瓦解,曹髦也被杀死,年仅二十岁。司马昭杀掉曹髦后,又立曹奂为帝。到司马昭儿子司马炎执政时,于咸熙二年,废曹奂,自立为帝,建立西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人把它写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用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