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后的无敌舰队——西班牙级战列舰

2022-05-20 17:03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在美国海军手中惨败的西班牙海军实力大幅缩水,曾经辉煌的无敌舰队手中,主力舰仅剩一艘在战争中留守本土改装的佩拉约号战列舰和一艘连主炮都没装上去的卡洛斯五世号装甲巡洋舰,而损失的大量官兵也让西班牙海军内部陷入了混乱。

佩拉约号战列舰,西班牙于1884年向法国订购,1886年2月开工,1887年2月5日下水,1888年6月3日竣工,排水量9950吨,航速16.7节,主装甲带300—450毫米,甲板51—70毫米,主炮塔400—300毫米,司令塔155毫米,装备2门320毫米/35倍径后膛炮,2门280毫米/35倍径后膛炮,1门162毫米/35倍径后膛炮,12门120毫米/35倍径后膛炮,3门57毫米/40倍径哈乞开斯速射炮,13门37毫米/20比倍径哈乞开斯速射炮,4门5管37毫米/17倍径哈乞开斯机关炮及7个381毫米鱼雷发射管,该舰在美西战争最后阶段带着卡洛斯五世号一起赶赴战场,结果半途就收到了战争结束的消息,侥幸逃过一劫

在蛰伏了数年后,西班牙海军逐渐从混乱中走出,并于1903年野心勃勃的提出了一项庞大的造舰计划,海军想要建造7艘15000吨的战列舰3艘10000吨的装甲巡洋舰。然而,国内的经济形式很快给西班牙海军浇了一盆冷水,由于在之前的战争中损失了大量殖民地,财政预算根本无力支撑这么庞大的计划,虽然海军在1905年将这项计划缩减为了8艘14000吨级战列舰,但内阁的反应依旧是两个字——没钱。直到1907年,海军部向新一任的政府首脑安东尼奥·莫拉(Antonio Maura)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方案,直接将战列舰的建造数量削减到了三艘,另外再增加三艘新式驱逐舰,最终该方案在1908年1月7日颁布的海军法中得以确认。

对于这些新舰,海军参谋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 首先,它们将用于保卫三个主要海军基地费罗尔(Ferrol)、加迪斯(Cádiz)、卡塔赫纳(Cartagena);

  • 然后,新舰必须应对预算限制,为脆弱的西班牙经济和工业部门量身打造;

  • 最后,新舰必须在西班牙国内的造船厂建造。

而对于技术细节要求,西班牙海军则早在1907年就开始与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维克斯讨论,1907年9月5日,维克斯提出了一个15000吨的无畏舰设计,配备8门12英寸口径火炮,这一设计也成为了1908年4月21日发布的招标要求基础。最终,由英国维克斯控股的西班牙SECN公司击败了意大利安萨尔多、法国施耐德及另一家西班牙公司帕默斯造船钢铁联合体,获得了订单合同。


由于西班牙国内已经许久没有建造大吨位的战舰了,造船厂不得不先向英国借债扩建一下船坞,这使得首舰的开工日期被推迟到了1909年12月,而此时,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一艘超无畏级战列舰猎户座号已经在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开工再次领跑全球,西班牙人要是迟个两年说不定就能晚买享受超无畏了。

第一艘配备13.5英寸主炮的超无畏级战列舰——猎户座号

       1909年11月22日,三艘新式无畏舰提前获得了它们的舰名,分别是西班牙(España)、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以及海梅一世(Jaime I)。1909年12月6日,首舰在费罗尔海军造船厂(EI Ferrol)开工,1912年2月5日下水,1913年10月23日完工。

正在吊装主炮的西班牙号
西班牙号初始涂装维多利亚风

          二号舰于1910年2月23日开工,1913年5月7日下水,1915年8月16日完工;

阿方索十三世

          三号舰于1912年2月5日开工,1914年9月21日下水,1921年12月20日完工。

海梅一世

由于三艘西班牙级的火炮和装甲板均由英国提供,而英国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限制了军备出口,这使得最后一艘西班牙级的建造进度非常缓慢,同时也导致了西班牙与英国合作的后续超无畏舰计划被取消。

1913年费罗尔海军造船厂中的西班牙号

基本性能

  • 舰员编制:854人

  • 标准排水量:15700吨

  • 满载排水量:16450吨

  • 舰艇尺寸:140m×24m×7.8m

  • 防护:主装甲带230-125毫米,主炮塔正面254毫米,司令塔正面254毫米,甲板装甲40+(50-25)毫米

  • 动力系统:4台帕森斯式蒸汽轮机,12座亚罗锅炉,主机输出功率15500马力,双轴推进

  • 续航力:5000海里/10节

  • 最大航速:19.5节

西班牙级的四座主炮塔均有大约270度的方向射界

武备

  • 四座双联装305毫米/50倍径维克斯MK.H型舰炮

  • 二十座单装102毫米/50倍径维克斯MK.E型舰炮

  • 四座单装47毫米/50倍径维克斯速射炮(三磅炮)

  • 两挺7.7毫米维克斯重机枪

西班牙号(1923年)

        虽然西班牙级是全世界最小的无畏级战舰,满排不足一万八,最大航速和防护性能也远不如同期的别国无畏舰,但这并不妨碍该级舰成为西班牙人的骄傲,毕竟那个年代能自产无畏级的国家也不过两手之数。西班牙海军原本打算将三艘西班牙级编成了一个新的战列舰中队,但由于三号舰的迟迟不能服役,西班牙号和阿方索十三世号只得合力挑起无敌舰队的大梁。

1915年阿方索十三世上正在接受检阅的水兵

       1915年年中,西班牙号横渡大西洋,代表西班牙参加巴拿马运河的开航仪式,是第一艘穿越巴拿马运河的西班牙战舰。1920年,该舰又参加了智利麦哲伦海峡发现四百年庆典。然后数年之后,1923年8月26日,西班牙号就在一次镇压摩洛哥当地原住民起义的的行动中搁浅,之后又遭遇了大风暴受到严重的二次伤害,最终舰体断成两节沉入海中。

          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后,剩余的两艘西班牙级战列舰继续在共和国海军中服役,其中二号舰阿方索十三世号被重新更名为了西班牙号。由于政府财政在经历了数年战争之后更加吃紧,军费被进一步削减,海军不得不将这两艘最强的战舰降为预备役以减少开支。

        1936年7月,佛朗哥发动了反共和军事政变,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梅一世号由于提前收到了消息所以仍处于共和政府的控制下,而正在费罗尔干船坞中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新西班牙号则被国民军夺取。之后这两艘船的经历与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中的永丰级十分相似,分属两个阵营的两艘同级舰从未有过交手,各自执行着对陆炮击与拦截对方商船的任务。

        1937年4月30日,支持佛朗哥的国民军西班牙号在桑坦德附近执行封锁任务时触雷沉没,其上船员则及时转移到了护航的驱逐舰上未造成较大伤亡。

而支持共和政府的海梅一世号则先是于1936年8月13日被一枚炸弹击中船头轻微受损,之后于1937年5月,在干船坞进行修理时再次遭到空袭,被三枚炸弹击中,然而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同年6月的一次内部爆炸和火灾,共和军在对其检查后认为该舰已不值得进行任何修复。1939年7月3日,该舰残骸被国民军宣布废弃,并在1941年晚些时候解体,其上的火炮则被回收,重新装备塔里法附近的直布罗陀海峡海防炮台D9 El vigia和D10 Casquebel ,一直被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

上期链接


最后的无敌舰队——西班牙级战列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