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漏雨扯出违建!“混合”结构房能不能办房产证?
焦女士租房开酒店,整栋楼共六层,顶楼总是漏雨,房东屡次维修也无济于事。来住的客人发现屋内漏雨,焦女士只能通过减免费用来弥补对客人造成的不快和损失。之后,焦女士自己找来维修团队,竟意外发现楼顶是彩钢瓦和木板搭建的。焦女士认为六楼是简易房屋,但是房东却未提前告知,给焦女士造成了损失,于是向房东提出减免房租,房东不同意并将焦女士起诉。
据悉,焦女士租住的房屋拥有两个房产证,一个房产证为1楼至5楼的,另一个房产证为六楼的。六楼的房产证上写着,房屋为混合结构。对此,长安资源规划局审批科工作人员称,审批通过就可以,但目前还未接到给此类楼房办过房产证。那么,问题来了,该栋楼六楼的房产证是怎么来的呢?该栋楼的第六层算不算是违建呢?
违建是指没有取得相关规划许可的房屋,也就是说这个房子在建设的时候,没有取得相关的规划许可。相关部门回应并未给类似楼房办过房产证,那么,该房屋可能存在违建,与此同时房东涉嫌办理假证。

若房屋存在违建,则不仅仅关系到焦女士的损失,还伴随着其他的隐患:
1. 安全隐患
有不少违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上述事件来说,多加建一层无疑会大大增加整个楼体承重结构的压力,无疑会增加安全隐患。
2. 违法违规
国家对建筑的建设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如果规划上有5层,实际上建了6层的行为属于再明显不过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查处。
同时,若相关部门并未对该类房屋办过房产证,那么房东则涉嫌使用假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是,并不是所有没有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房子都是违建。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没有规划许可,但是合法的房屋。
拿笔者之前曾做过一个案子来举例,2010年,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某位委托人找到我们,该委托人在通州区拥有一片一千多平的宅基地将面临拆迁。但是相关部门不愿意按照市价赔偿,于是出了一个限期拆除违建的决定,在违建认定中写着房子是在2010年后盖的,没有规划许可,所以是违建,需要拆除。
随后,我们起诉到了法院,提出房子是70年代的老房子,不是2010年后才盖的。对方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房子在2010年之前不存在,与此同时,我方又提出法不溯及既往,不能用今天的法律规定来约束历史遗留问题。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生效前,大量的房子是没有规划许可证的,不能说这些房子都是违建,毕竟当年没有出台现在的法律规定。最后法院采纳了我们的观点,把限期拆除违建决定给撤掉了。
根据现有的报道内容并不能判断该房屋是否存在违建,因此,需要焦女士去当地相关部门进行详细咨询。若房屋存在违建,焦女士可以先与房东协商,要求房东退回租金并且赔偿相应损失。若协商不成,可以视合同内容等,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与此同时,焦女士也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等方式进一步挖掘该房屋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点,向相关部门提起违法查处,若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履行责任,焦女士可以进一步提起相关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