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外东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中国老地名全图【观津邀月】

2023-07-14 22:46 作者:观津邀月  | 我要投稿

这个还是之前那个滨海边疆区中国老地名全图,知乎上一直在更新,最新版本是2022年12月18日的第五版。由于b站有专栏修改次数限制,之前没能一直更新,现在都更上。

知乎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8434727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2723817


还是先声明,我做这个图只是出于对地理的兴趣,没有别的意思。【每日求生欲(1/1)】


地图说明

  1. 本图部分地名来源不明,并不可信,并且部分地名不能确认为中国老地名,请勿随意使用。

  2. 红色地名是位置或翻译极不可信的地名,仅供参考。(若位置不确定会全部标红,位置确定但翻译不确定只标红存疑的字)

  3. 部分地名标注满文,主要来自《皇舆全览图》,为太清转写,仅供参考。

  4. 为节省空间,一些同名地名若位置相近,只写一遍。同名地名必须完全相同并且位置相近才可合并。

  5. 底图为1976-1988年的苏联1:100万地形图。

  6. 第五版右上角有补充参考资料,左上角是补充图例。(右下角基本定型了,补不进去了)右下角的小图是底图的绘制时间,有两部分我没找到时间。

部分参考资料

[1]海参崴老乡.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中国老地名全图(简编版).2009 (左上)

[2]海参崴老乡.对《遗失在日本海的中国14个属岛——中国在日本海各主权岛屿考析》的修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813/10/7928682_229891288.shtml)

[3]海参崴老乡.中国丢掉的不是一个海参崴,还有50多个崴.微信公众号“海参崴老乡”

[4]聂有财.清代珲春“南海”海疆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6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6]汪前进/刘若芳.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外文出版社.2007

    (https://qingmaps.org/)【包括康熙皇舆全览图、雍正十排图、乾隆十三排图(乾隆内府舆图)】

[7][苏]索洛维约夫F.V.苏联远东地区汉语地名词典.符拉迪沃斯托克: 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1975

    Соловьев Ф.В. Словарь китайских топонимов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советского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Владивосток: ДВНЦ АН СССР. 1975

    (http://kraeved.info/solovyev.php,网站已失效)

[8]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论坛网站 (http://kraeved.info/)

[9]俄语维基百科 (https://ru.wikipedia.org/wiki/Заглавная_страница)

[10]Retromap地图网站 (http://retromap.ru/)

[11][清]董方立.绘/李兆洛.编.皇朝一统舆地全图.1832

    (https://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map_detail.jsp?id=A103000048)

[12][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1885 

[13][清]佚名.吉林舆图.1882–1889

    (https://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map_detail.jsp?id=A103000061)

[14][清]洪钧.中俄交界全图.1890

    (https://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map_detail.jsp?id=A103000028)

[15][清].长顺修/李桂林.吉林通志吉林通志附图.1891 (https://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ru06/ru06_02529/ru06_02529_0049/ru06_02529_0049.html)

[16][俄]V.K.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8

[17][俄]A.M.萨兹金.滨海边疆区地名词典.符拉迪沃斯托克: 远东联邦大学出版社.2012 (Топоним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Приморского Края)

[18]庄声.清代舆图所见地理环境变迁与地名沿革—以珲春河流域为中心.台湾师大历史学报.2019.6

[19]赵力.满族姓氏寻根辞典.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3

[20][俄]N.N.克拉丁.远东中世纪帝国的城市.莫斯科: 东方文学出版社.2018(Города средневековых империй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欢迎转发,不过不要刻意篡改作者。


2022年7月6日第一版

第一版

2022年9月4日第二版

第二版,跟第一版相比没什么大的改动

2022年9月16日第三版

主要增加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部分区域。


第三版

2022年10月6日第四版

当时正在读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加了几个地名。

(感觉地图再扩的话就要超出b站上传图片大小上限了……)


第四版

2022年12月18日第五版

第五版

第五版更新内容说明

1.读完了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添加了很多地名。书中以注释的形式给出了大部分中国地名可能的翻译,不过注释是一位叫舒尔金的汉学家写的,并非出自阿尔谢尼耶夫本人,所以其实并不可信。

注:《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必要的预先通知:……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会汉字的中国人,如果不是当地居民,不知道地名所表示的地理特征,往往也不能确定地名对应哪个汉字。因为同一个读音的地名可能对应很多种写法不同并且有不同含义的汉字。…………因此,阿尔谢尼耶夫在这部作品中给出的中文地名并不全是我转录和翻译的(当然,在一个中国人的帮助下),我不能保证准确性:在我自己有疑问的情况下,我采取了几种读法和含义中最合适的一种,并用星号标注这些存疑的地方。——P·舒尔金,1917年3月20日于哈尔滨  https://ru.wikisource.org/wiki/Владимир_Клавдиевич_Арсеньев

2.根据N.N.克拉丁《远东中世纪帝国的城市》添加部分渤海国和金代的古城址,年代不一定表示始建年代,仅供参考。(左上角补充图例)

3.添加珲春以及乌苏里江以西一部分国内地名,方便研究对照,并且标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

4.彼得大帝湾岛屿略有修改,具体参考【外东北】珲春“南海”(彼得大帝湾)岛屿中国旧名考证(这篇文章后续会在b站更新,知乎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4941504)

5.根据《吉林通志》添加了几个珲春沿海地名。

6.存疑条件放宽,只要位置大致可信,地名含义说的通,没有生僻字的基本都不再标红。换句话说,如果有地名之前标红现在不标了也不代表地名可信,所以这版可能不如前几版严谨。原因如下:

一、外东北的资料很多都自相矛盾,绝对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但年代实在是过于久远,没办法辨别真伪。如果严格标红的话这张图上大半的地名都会是红的,我认为这样没有什么意义。(考证彼得大帝湾岛屿的那篇提到了)

二、一些原先以为可信度很高的地名后来证实是错的,所以……标不标红似乎没什么区别,就算不标红也不一定是对的。

三、俄语与汉语音系差别过大,汉语地名转录成俄语时扭曲过大,基本不可能完全还原,全标红也不是办法。(你会想到Sanchikheza其实是“响水河子”吗)

四、(这条请划掉)同行的衬托,谭图日本海沿岸河流都是错的,但不影响我们认为它很权威。海参崴老乡的图上也有一些错误,而且一些地名是他自己翻译的,我觉得有些可能翻译的不太对,但他还是说“本图经过了严格的考据,参考了有关的专业工业书、地方史志……”(开玩笑,没有恶意,我承认这条是在为我自己的不严谨找理由)

后记

1.关于谭图与日本海地名

清代吉林图

首先,这张图上从佛林河到鄂伦河的10个日本海沿岸地名中,有7个应来自《皇舆全览图》及衍生地图:佛林河、锡林河、雅兰河、塔尔分河、额穆里河、岳塞河、鄂伦河。外富津河应来自《皇朝一统舆地全图》及其同源地图。夹皮沟可能来自《吉林舆图》。最后,我没在任何地图上找到沿海有“石人沟”这个地名,我认为可能是误把《吉林舆图》出现的两个石人沟中的一个标在了这里。

先来看《皇舆全览图》吧。

这些地名年代都比较早,很早就没了,所以很难考证,框中的五个是突破口

富尔佳哈河是绥芬河口以东的第一条河,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后来的蚂蚁河(本文不再标注俄语名,请参考我的老地名图阅读),最西端的端点就确定下来了。

《吉林舆图》中将苏城周边的古城标为“雅兰城”,其所在的帕尔季赞斯卡亚河(苏城沟)河口标注“雅兰口”,因此雅兰河应该就是苏城所在的帕尔季赞斯卡亚河,而不是在所谓的“塔乌河”“塔乌黑河”(其实是“大伍呼河”),一些俄语资料也证实了这点,所以谭图是错的。

“乌吉密”这个地名一直保留到了1972年,还有衍生的小乌吉密河、乌吉密山等,位置也刚好在雅兰河西侧,与地图位置相符,所以基本没有疑问,谭图是错的。

拉傅拉河就是后来的大柞树河,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提到,而且很多沙俄、苏联地图也都标注了Lafala。谭图没有拉傅拉河,但在大柞树河位置标了“塔尔分河”,鉴定为错。

注:阿尔谢尼耶夫把“Lafala”当成了汉语地名,还给出了”雷焚河“这样错误的解释。

约色河是清代宁古塔和三姓的分界,后来演变成了“窑子河”,1972年改名吉基托夫卡河。谭图把“岳塞河”标在了纳赫塔河的位置,鉴定为错。

额勒河就是现在的萨马尔加河,这没问题。阿尔谢尼耶夫《乌苏里地区的中国人》记载“额勒河又称雾迷大沟, 其因‘大雾弥漫的河谷’而得名”。《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一书也记载“中国人称此河为雾迷大沟” 。

有了以上几个位置作为参照,我们就可以找到剩余的几条河流。

  • 富尔佳哈河 = 蚂蚁河

  • 西拉河 = 奇蒙河(谭图错)

  • 法林河 = 干沟子(谭图无)

  • 西林河 = 石头河(谭图错)

  • 图尔瑚河 = 小乌吉密河(谭图无)

  • 乌吉密河 = 乌吉密河(谭图无)

  • 雅兰河 = 苏城沟(谭图错)

  • 希洛河 = 松树河(这个翻译存疑)(谭图无)

“呼也可”到“额穆里”三条河流存疑。(有俄国学者认为呼也可河=汪清河,塔尔分河=普松河,额穆里河=外富锦河)

然后看看《皇朝一统舆地全图》

看出跟前面《皇舆》图有什么区别了吗?没错!呼也可河和塔尔分河之间插了个外富锦河(外富津河),而且这个插法也是很神奇,塔尔分河到呼尔金河全都向北错了一位。还记得刚才《皇舆》图上那个什么都没标的河吗,这不,给补上了,真就硬插……不过这一错位这图的参考价值立马就下来了。再往后的一些地图(比如《吉林通志》附图)基本都是照着这个河流格局画的。

关于这个外富锦河,阿尔谢尼耶夫的书中有记载,所以位置基本是可以确定的(参考我的老地名图),不过地图上的位置似乎就不太对了,外富锦河北面一直到拉傅拉河几乎都没什么大河,但按照《皇朝一统舆地全图》,这之间应该还有塔尔分河以及额穆里河,所以这个插入的位置应该是错的,甚至外富锦河本身可能就是塔尔分河或额穆里河中的一条的别称。

注:另一种可能,《皇舆》图漏绘“外富锦河”,《皇朝》图增补,不过根据当地百姓口述,当年测绘队并没有实地考察雅兰河以东的日本海沿岸,所以这一区域的地名并不可信。(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地图上这里的海岸线有一个90°的拐角,直接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现实中是平滑过渡)

现在基本确定谭图除了鄂伦河,其他来源于《皇舆》《皇朝》图的7个地名都是错的,夹皮沟和石人沟应该也是由以上错误地名为基础增补得来,自然也是错的。(正确位置参照我的地名图)哦对,还有个勒富岛也是错的,这个上一篇文章就说过了。

2.关于明代卫所

明代对卫所位置的记载很模糊,而且没有精确地图,只能在清代的《皇舆全览图》中找到读音相对应的地名然后考证位置。所以如果清代《皇舆》图位置考证错了,那明代卫所位置当然也就错了,甚至更早的一些地名就都错了(比如谭图中金代耶懒猛安-明代牙鲁卫-清代雅兰河,一个错全白搭,真·一脉相承)

明代卫所

上面是根据我考证的清代地名推测的明代卫所位置,只有沿海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红色的与谭图不同。

失里卫的位置有些争议,按理说读音应该对应清代西林河,也就是石头河,现在大卡缅那一带。

不过这表里同时出现了石头河和锡林河,也就是说这俩不是同一条河?而且根据顺序的话这里的锡林河应该是松树河,跟谭图的位置正好对上了,不过其实是歪打正着。所以这个就是我说的自相矛盾的资料,我制作老地名图时暂时没有参考这张表。

3.即兴创作(音译)的几个库页岛架空地名,请欣赏

音译主要来源于《皇舆》图以及日本记载原住民地名的地图,有几个还是俄语音译的,看到日本网友做的那个架空图心血来潮自己也翻译了几个,感觉奥哈翻译成乌河还是挺妙的。什么?你说读音完全不一样?因为参考了一些中古汉语。

4.江东六十四屯

都不太确认,民国的图实在是太抽象了。


【外东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中国老地名全图【观津邀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