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究生食堂排行榜!你喜欢哪一个?

2023-07-02 23:21 作者:荟呀荟学习  |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上次看到大家留言说出一期研究生食堂排行榜,这不就来了吗?

今天给大家安利“最好吃的食堂”,在这些食堂吃饭绝对让你的研究生生活有滋有味!


食堂,是学生们一日三餐必去的地方。

说到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是最底线。这不,前段时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结果:认定饭菜中异物是鼠头



但是,上述情况应该只是个例,大多数的高校食堂还是很不错的。有的以味道一决高下,有的靠“味道奇特”另类出圈。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学”?


为此,小荟根据“高校食堂TOP50”榜单做了个整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下面几所高校食堂,尝尝他们的招牌美食吧!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食堂向来有“京城第一高校食堂”的美称,菜品不仅种类多,色香味俱全,荤素也搭配得十分健康营养,惊艳味蕾。


自助选餐是它的一大特色,学生可以根据口味喜好,任意选择菜品,每一份菜和主食都定量,避免了打饭阿姨“凭心情打菜”导致的就餐体验差等问题。


公主楼二层整个餐厅都是自助空间,一边是开放式自取柜台,一边是现做窗口,炒菜、面饼、烤串、水果、饮料,那是应有尽有。



据说,在中国农业大学各个食堂,大厨们偶尔还会联合起来举办个土豆料理大会,让你一次尝到50种用土豆制作的菜式;或者时不时举办个牛肉羊肉文化节,请同学们免费吃肉。


用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一句来说就是:在这里关于吃,一切皆有可能。据说一位同学想吃松鼠鳜鱼就给校长信箱留言,几天后就这道菜就在某窗口供应了,是不是很幸福?


如此大牌的菜品都能在几天之内位列食堂菜谱,农大食堂的实力果然不容小觑。

而且,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听说学校还会定时推出时令和节气食物。比如粽子,乌稔饭,菠萝饭,青团.....。并且经常会有学校营养专家配方的东西,比如好几种口味,不同功能的豆乳,分别可以养发益智护肤养颜……。除此之外,还有农学院的新科研产品也会偶尔推出。

真的好吃的太多了!



华中科技大学

网上曾盛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在华中科技大学,不管别人有什么,我们都回答:“我们学校有35个食堂。

35个食堂,吃上一个月都不重样。西一、西二、东一、东三、学一、学二、百惠、百品、百味、百盛园、西园、西华、东四、东园、东篱、东教工……每一年都有大学新生,在找饭堂的路上怀疑过人生。

于是,华科大有了自己的吃货地图



还有了自己的食堂攻略



据说口碑最好是西一,就餐环境看百景,韵苑过早花样多,要吃自助去东一,女生爱往喻园跑……


每个饭堂的拿手菜,在华科大人的心中被区分得明明白白。


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汤汁饱满,馅料十足,浑浑圆的肉馅咬第一口就能看见。由于味道鲜美。价格实惠,喻园食堂的汤包到现在还是每人限购两笼。



早上起来,在集贤楼来份热干面+豆浆的早餐标配已成为华中大学子最为熟悉的味道,最主要的是,价格只要2元一份。可以说性价比极高。



除此之外,夏天还会有西瓜凉粉,龟苓膏,以及凉菜等等。



清华大学

听说在清华园里生活的学子,每天大概率都会经历2~3次这样的心理斗争。



这都是清华食堂数量带来的小烦恼,不过,除了量以外,首先吸引学生的还要属其食堂的名字:紫荆园、桃李园、清芬园、丁香园、听涛园、闻馨园、观畴园、近春园、荷园、芝兰园、玉树园……


忽然觉得,好像去食堂随意吃个便饭也很有雅兴呢。而且,其各个食堂菜系迥异,甚至同一食堂,同一楼层的同一窗口每天都能吃出新花样。


早上,可以来一碗汤鲜馅美的馄饨,皮薄又多,一口一个很不错。



中午,吃一份丁香园的河南烩面,羊汤味道浓郁,面也爽滑筋道。



在清华,学校自制的酸奶早已是大家的下饭标配


据一位被采访的清华学子说"一块八一袋,一喝就喝了四年,每顿的酸奶都是必不可少的,也算是我对学校一种比较深的记忆吧。“”


这个只有在学校食堂才卖的酸奶,是无数清华学子毕业后也会想念的味道。



清华曾经的十五食堂如今是豆制品和乳制品生产车间,酸奶就从这里走向整个校园。


清华大学饮食中心2014年的统计显示,自制酸奶的总销量超过食堂各类饮品总销量的70%。



北京语言大学

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北语的留学生数量碾压北大清华,全国第一。
走在校园里,就像走进了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副秘书长、埃塞俄比亚总统、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都是来自北语,“小联合国”的名声一点都不虚。



也因此,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国际胃,在吃这方面,北语也充分发扬了国际化,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很多的“外国菜”。


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最 international 的学校里,有个五层高的清晏楼,它几乎成了校园地标,这里藏着中西各种味道。


所有窗口上方明码标价,各式家常菜按价格分类,学生自主选取,统一结账。低价菜品低至0.8元,“2元吃饱,3元吃好”不再是梦想。


凉菜窗口,色彩丰富,菜品自带柔光滤镜,拍照仿佛身处某小资餐厅。


很多“吃土学生党”们表示一楼是最爱,唯一的缺点就是打饭要“抢”,一般中午12点、下午6点之后一楼的食物就会被哄抢一空。



二楼基本与一楼类似,不过价格并未标明,只分为特色菜、高档菜、中档菜、低档菜。


而三楼,可以说是味道最“国际化”的一层。


三楼在烫饭、盖饭、各种面、麻辣烫、麻辣香锅、蒸饺、烧卖等传统中式美食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口味上的改良,有些比较贴近外国人,有些虽然和他们的饮食有距离,却也因一次尝试而疯狂爱上,就比如麻辣烫和麻辣香锅。


为了给留学生们提供便利,三楼大部分菜单与菜名牌上都标注了菜的英文名称。



除此之外,北语还有很多专门的外国餐厅。比如清宴三楼就有日料、韩餐、泰料。



还有专门的穆斯林餐厅,风味浓郁的手抓饭、大盘鸡、馕炒肉、烤包子、大块羊肉串,叫各国学生都垂涎欲滴,每每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在北语,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一所为了防止学生吃校外不卫生的黑暗料理干脆在食堂卖起了大排档的大学。“吃在同济”可以说是沪上学子根深蒂固的观念。


大排档19-23点营业。每晚运营的4小时期间,接待学生逾千人次,小龙虾等热门菜品几乎天天卖断货。



人均30就能吃满满一桌!


早在1979年同济就成立了膳食科(即现在的饮食中心),那时校园里已有10个食堂:5个学生食堂、2个教工食堂、1个留学生食堂、1个清真食堂和1个专家食堂。在物资还不够丰富的年份,同济食堂想尽办法做创新,在厨艺大赛上用中餐西做、西餐中做、南菜北做、北菜南做的方法,实现菜品的飞跃。上海几所高校里就属同济大学的饭菜种类最丰富。


云南大学

在云南大学,不用我说你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这里的玫瑰花不是用来送,而是用来吃的。
每一年鲜花盛开的时候,云南大学的食堂都要上一次热搜。



而这一切,要从学校2016年开垦的一大片玫瑰园开始说起……



从2018年4月到现在,学校食堂已经用玫瑰烹饪出32种不同的美食,比如:油炸玫瑰,又香又脆。是学生们下饭必备。



玫瑰椰奶冻



除此之外还有鲜花包子、玫瑰糯米丸、玫瑰面饼、玫瑰粥、玫瑰沙拉、玫瑰煎蛋等主食,以及玫瑰花奶冻、玫瑰柠檬露、玫瑰银耳羹等等一系列饮品。有很多都深受学生们的喜欢,经常一到饭点,学生们就蜂拥而至,个别玫瑰菜去晚了就没了。



在云南大学的食堂,浪漫是个很简单的词。一口下去,可以说拥有了整个玫瑰园。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的食堂,用一道道网红料理,撑起了中华第九大菜系。早在六年前,这里就推出了“玉米炒葡萄”,堪称高校网红菜始祖。



学生们起初对葡萄/草莓炒玉米是抵触的,但总有真正的勇士敢于奉献,没想到这款菜品清新怡人,酸甜可口,还跟夏季蛮搭的.....


此外,还有圣女果排骨、菠萝鱼片、蔬菜汁炸鸡腿、哈密瓜炒巧克力流心鸡球这类清奇菜品走红。


华东师范大学上热搜的料理,分分钟挑战你的审美底线:



而且,华东师范大学的食堂做的了“小清新”,也hold的住“重口味”。来看看这道“红烧甲鱼”。



红烧甲鱼12元一只,买到的同学都说好,买不到的同学还得等下次早点过去抢一只。


西南政法大学

在不吃火锅和辣椒就无法生存的川渝地区,到了夏天,怎么样才能在热和辣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西南政法大学的食堂工作人员想出了个好办法,那就是——“冰镇麻辣烫”。


汤料急冻后敲碎做成的冰沙是这道菜最为关键的主力,有了它,“不麻不辣不烫的麻辣烫”才诞生出来。



除此之外,西南政法的食堂还很好的继承了川渝地区爱吃串串和火锅的传统。


深夜食堂从晚上7点半到10点半,有串串、烤苕皮、肠粉、炒田螺等各色小吃。



再来看小火锅,它不大,却融入了重庆火锅的灵魂。


底料以郫县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牛油、汉源花椒为原料,蘸料有香油、麻油、蚝油、熟菜油、蒜泥、陈醋等,自由调制。



在西南政法大学,考完试一定要吃火锅,没时间去外面就在学校享受小火锅的滋味,这样才安逸!


厦门大学

今年,厦大南光食堂老婆饼又一次在厦大的美食榜单中位列榜首。限量供应,每天280个,大家排队等上半个小时就为了吃一块刚出炉的老婆饼,就是一捏都要酥掉的那种。



除了老婆饼,厦大食堂还有许多常销畅销的特色美食。


在海的旁边,除了坐拥海景,当然少不了海鲜,海鲜,还是海鲜。



然后就是沙茶面。起源于厦门市的沙茶面也必须在厦大占据一席之地。




沙茶面的妙处在于用沙茶酱配出的汤头,沙茶酱的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经过油炸、研磨等好多道程序才能最终做出来。这种面集海的鲜美、料的辛香于一身,如果它都不能满足厦大人的胃,那说明今天阿姨没有做地道~


厦大的食堂,除了美食,更多的一种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的良性互动。在这里,吃饭也变的有意思起来。


吉林大学

吉大,全国规模最大的“巨无霸”大学,在吃这件事上同样豪气。


每年,吉大的厨师高手都会齐聚一堂,PK一场。这样的氛围下,吉大食堂成了卧虎藏龙之地。



吉大的吉大之大,一城装不下。


用长春的老百姓说,长春就在吉大里。吉大有六大校区七校园,无论在长春的哪个角落,你都能在附近找到吉大校区。



像南岭校区的酱香饼,和平校区的拉面,南湖校区的水煮鱼等等,都深受欢迎,而中心校区美食更多,莘子园的拉面、砂锅,四食堂的鸭血粉丝、烤肉拌饭,基础园的铁板饭,新食堂的水饺……



各个食堂都会另辟一片专门卖炖菜的地方,种类也差不多:小鸡炖蘑菇、萝卜炖牛肉、海带炖排骨、酸菜炖白肉、豆腐炖鱼头、番茄炖牛腩。四个或五个大口锅咕嘟咕嘟,一碗6-8元不等,再来二两或四两米饭,简直就是严寒冬天里最温暖的时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食堂,是真的做到了“靠颜值吃饭”。


是的,这不是什么高档餐厅,真的就是人家的食堂啊!


在这里吃饭,屋顶就是浩瀚的星际。要找人,坐标就在地球,或土星……的下方。



这还只是南航食堂的一部分,作为国内的航天专业高等院校。南航还有航空主题的食堂,是不是很高端,直接带你感受vip服务!



窗外透进来的“炫光”,真是分分钟以为自己在云端吃饭。



对了,据说食堂里还有飞机,高飞C919、歼十等比例模型,酷炫到不行!



除此之外,南航还有更多别的主题的食堂。


比如,充满活力的运动食堂。



古风味满满的食堂



还有带着书香气的书香食堂。



真的每一个都很漂亮!



当然啦,食堂这么好看,食品也不能跟不上趟~



种类丰富,价格便宜。这里的饭菜可比飞机餐要好得多了~


不过,别看现在这么好看,第一代的南航大人,可没有这么好环境。


1952年,南航大在511厂基础上创建,明故宫校区还是一片废墟,中间有几方菜地。师生们利用旧飞机厂房,白天当教室,晚上当宿舍,露天当食堂。经过几十代南航大人的建设,才成了今天的模样。



511厂原是1949年建立的空军21厂,后来筹建了南京航空专科学校。

校园里这些老旧的飞机,都有自己的传奇。



南航大的食堂,从废墟到“银河系”,养大了一批又一批中国航空人。


其实,一个高校“好吃”与否,可以看出它的软实力。食堂或许就是高校综合实力在“吃”上面的体现。比如有国家补助的学校,饭菜都不会太贵;饭堂数量越多,人丁越兴旺;鼓励创新菜、组织美食节,校园生活也会丰富些。


当然了,还有很多高校的食堂没来得及介绍。谁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学?恐怕一千个同学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或许是场永远没有胜负的比赛~

研究生食堂排行榜!你喜欢哪一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