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乡愁》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近日,由仁怀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政府档案局局长王钦伦先生撰写的地名志《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和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乡愁》,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内容简介
《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是一本别开生面的地名志。
一般地名志,仅录行政区划地名,每个地名注拼音,标经纬度,内容较单一,人文历史缺乏。这本《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以区划块块为序,收录了7200多个大小地名,今官方、民间所用的地名,打开这本书基本能找到。作者对这些地名的由来更变,发生的历史事件,居民姓氏生齿,乡贤名宦,诗词文赋等作了祥略得当的记载,很有可读性。
地名是人们对人类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活动范围的方位标识,经过无数代人的探索发现命名而成,发现、记录和阐述地名,是我们追寻历史的有效途径。地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增减变化的,只要人类存在,地名的增减变化永远没有穷尽,因此,地名具有时代性。地名饱含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认知,是地域的符号,也是人类思维的印迹。因此,记载一个地域的地名立此存照,硏究一个地域的地名探求古今,对于了解一个地域的政区变迁、人文历史、风俗民情、地理环境,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既具有可读性,更具有存史价值。

《乡愁》内容简介
《乡愁》,我一路走来。作者以写实的笔调,抒发了童年时代的烙印和梦幻,青年时代的理想与追求,进入社会后的探索与艰辛。作者随共和国成长,岁月磋砣、旅途坎坷、从业多变、其修远兮。终达人生彼岸,算成功的人。说他成功,并非说他从一个泥腿子的后代弄成了一个基层的局级领导干部,超脱了前辈。而是说他官儿虽小,执政中着眼了共产党人的高度,不贪不腐。处事正派,守住了底线,平安着陆。
《乡愁》,沿途拾零。作者仍以写实的笔调,记述了他置身的那个层面各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观察体验,揭露假、丑、恶,倡导真、善、美。读之,即可窥视70年的一些辉煌巨变,也可窥视70年的一些世太炎凉,耐人寻味。更能窥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论从事教育还是“三农”,或是其他,他是用力用心,农民装在心中,不图名利地位和物质索取,而是精神财富的积累与奉献。
《乡愁》,家·家族。作者从各角度反映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忠孝的理解,直言评击家与家族的恶习劣根,提倡发杨传承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团结和睦、勤劳善良、勤俭持家、艰苦创业、敬老爱幼、耕读为本、理性农商、立德执政等优良传统。这也是作者对家·家族社会细胞修复的良苦用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乡愁》上中下三篇,足见作者人情练达,多愁善感的人生历练,同时折射岀作者构思谋篇布局很巧,全书长短近60篇文章写乡愁,文中却不见“乡愁”二字。

作者王钦伦,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火石镇王家寨人,1950年生,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复员军人,当过小学教师、校长、乡党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镇党委书记、仁怀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仁怀市政府烤烟办公室主任、档案局长。
岀版机构
《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乡愁》由中国文化岀版社出版。中国文化岀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文化岀版机构,主要岀版文化、艺术、教育、科技、文史、卫生、经济管理等类别图书及各领域学术专著。本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文化岀版社,1982年定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岀版社历经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秉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繁荣”的宗旨,竭诚致力于祖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不断繁荣,岀版了数万种图书,业务范围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出版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编著者多元化的出版需要,经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业署批准,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注册成立了旗下专业机构一一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当代文化艺术出版社,使中国文化出版社整体实力更加雄厚,业务分类更加精细,市场适应能力更加强劲。目前,中国文化出版社暨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当代文艺出版社已成为集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书籍装帧设计、书刊排版、国际书号管理、文化艺术交流于一体的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