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成绩纠结的同学,我想对你们说 |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
今天,我想跟考试成绩很纠结的同学们一起聊聊天。
01 写在前面
什么叫做考试成绩纠结呢?就是觉得成绩徘徊在国家线附近,有可能有复试机会,也有可能没有复试机会。
还有同学的第一志愿学校看的是排名,于是他天天都盯着排名,想看看自己有没有可能真正进入到排名中。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那么幸运,考一个极高的分数,然后高枕无忧,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觉得自己的分数可上可下,就这么徘徊着,于是大家天天都在祈祷国家线降一点。
我有时候觉得考试成绩纠结的学生是最不容易的,因为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现在已经安安稳稳开始准备复试了,而知道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已经痛快地跟考研划断界限了,要去做新的事情了。
只有成绩纠结的同学,不知道自己是能上还是不能上,抱有希望又怕希望磨灭,天天都像“软刀子割肉”。
都说好事多磨,希望最终这个好事能到你的这一边。

成绩已经这样令人纠结,我们只能等国家线,但现在还能干什么?我仔细想了想,我觉得大家依然要对自己抱有希望。
万一过了国家线,我就有调剂的机会,万一可以进入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我做好万全准备就可能上岸。如果抱有期望,那还磨叽什么?赶紧准备复试!
02 如何准备复试
可是成绩比较纠结的话该怎么准备复习呢?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入第一志愿,会调剂到什么院校和专业……
摆在同学们面前有三条道路:
第一志愿的复试准备
调剂的准备
感觉确实没戏,彻底认输
不学了、不准备复试和调剂这条道路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来看前两条路怎么准备。
01 先围绕第一志愿做准备
大家首先要先围绕第一志愿做准备,比如你报考的是学科物理,那即便到了调剂环节也大概率调剂的还是这个方向。
如果是报考学硕中的比较教育学,可能会在整个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各个方向进行调剂,但不论怎么调剂,所关注的内容都是学科内的“大”问题,就像初试热点课中哪些各个学科都会关心的重要内容。
所以你们在准备的时候首先先把第一志愿的相关内容储备好,然后按照一级学科的大方向进行准备,每天读读书籍或论文、多多思考、练练英语等等,说不定老师会因为你的某个特质而青睐你。
老师在面试时询问什么问题,我们不得而知,尽管凯程会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去收集、整理和汇总问答,但也依然可能会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
复试的问答开放性很强,所以大家除了要针对第一志愿做准备,还要多多阅读和积累,通过各种教育相关的文章来增长见识,你见识得多,在回答中能调用的内容就丰富。
02 提前做好个人材料备用
如果第一志愿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复试的话,咱们就转而准备调剂。
我们不知道会调剂到哪里去,所以就先准备好一份个人材料,因为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后,需要我们提供成绩情况和个人资料,而各院校会根据成绩和你的资料进行非常主观的筛选,判断给予哪些学生调剂的机会。
这时候时间会更加紧张,我们不能等到要调剂了才准备个人材料,太浪费时间,很可能就会错失好机会。
所以趁着现在时间还算充裕,准备一份好的个人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进入第一志愿复试,还是参加调剂,哪怕再退一万步讲要去就业了,这个简历材料也是用得到的。
通过这份个人材料,或许能增加老师向你投来橄榄枝的可能。
调剂是很辛苦的活,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积极在网上找各种调剂的机会,积极地应对。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多去找,哪怕这个过程很煎熬,而最后往往就是你努力了,你找到了,你就有学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有学上。
03 不甘心调剂怎么办
有的同学原本的目标院校是清华、北师大、华东师大,想去的是华中师大、南京师大等等,觉得调剂院校很一般,根本不想去调剂院校。所以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甘心。
我们不甘心调剂大概有两种做法,我来分别给你们些建议。
01 不调剂,直接二战
如果你内心就是这么想的且无人可以说服,那么你可以不用调剂了,第一志愿能去就去,去不了就直接二战。只要你内心想清楚,这个决定是可以的。
但多数人都是既不甘心又想不清楚,不想去调剂院校,但不调剂又怕错失机会,毕竟二战很辛苦,结果也是未知的,我太理解这种心态了。
有同学确实通过二战真的走向了梦想中的学术殿堂,但也有第二年专业课不如第一年分数高的同学。
所以我建议你们还是先争取调剂机会,反正从你现在准备调剂到真正调剂成功是有一段时间的。
这段时间里好多同学可能就越来越能想明白了——我就是要有学上,拿到研究生文凭即可;或者说取得调剂成功的机会也依然想要二战,这时候再放弃调剂也不迟。
总之,大家还是要认真准备。
可能有同学觉得自己的排名无法进入复试,结果偏偏你可能就是最后一名进入第一志愿复试的,如果你准备得很好,也许真的会逆袭,我知道你也是想要这种可能的机会的。
02 接受调剂,但不甘心
还有一种是未来接受了调剂之后觉得不甘心,我还是劝大家去调剂院校上学,因为二战充满未知。
说句不好听的真相——可能不是你的调剂院校不够好,是你不够好。
虽然很沉痛但确实如此,你总是嫌弃调剂院校不够知名,那你有把调剂院校图书馆中10%的书籍利用起来吗?所以大家不要总想着给自己找一个很好的环境,却从来没有想自己应该要怎样努力。
不是你需要很好的环境,它就能摆在你的面前的,也不是有了很好的环境,你就真的会像你想的那样去认真学习。
任何时候人都是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你想学。
前几年我有一个三战还是差了几分与北师大失之交臂的学生,最后调剂到了青海师大,但他觉得不够好。
我:青海师大有图书馆吗?
他:当然有。
我:你去查查青海师大有没有出国交换的机会?
他:当然有了,不用查,我都知道。
我:你有没有和青海师大的老师聊天?
他:当然有了,老师人挺好的,也挺想带我的。
天呐,人家老师都说想带你,你现在还在犹豫,觉得自己不想去,如果四战北师大,能不能成功的概率也是未知的。
我:你能保证自己天天去青海师大的图书馆看书吗?你能保证在你毕业的时候看够100本书吗?如果你不能保证利用好青海师大所提供的资源,你怎么就能说明北师大的资源摆在面前,你就可以利用好呢?
他好像在那里愣了一下。
我:青海师大老师的本领你不跟着学,连这些本领都没有,你觉得跟着北师大更多高手学,本领就强了?关键是现在北师大的高手还不打算带你。
他:我想了想好像是这样。我:还有你进入北师大都不见得一定能拿到出国交换的机会,而现在青海师大有出国交换的机会,你也很有可能争取到,出去交换开阔一下眼界多好。
然后他不说话了。
我:还是那句话,可能不是调剂院校不够好,是你自己还不够好,你一直都希望调剂的院校要知名,想着凭什么自己要去,怎么从来都没有问问自己,尴尬境地之中怎么更努力。要不要在饿的时候先把买到的桃子好好吃完,充饥之后再说其他的。
我:还有,你在青海师大硕士毕业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机会再考博了吗?或许你从青海师大还可以再向上跳,考博需要你的硕士导师助力,也许他直接向他曾经的知名院校导师推荐了你呢?
怎么说呢,每个学校都有它的价值,不要再去嫌弃它了,珍惜机会。
首先要想到的事情应该是,如果只有这个学校愿意接受我,难道不应该心存感激地去学习吗?难道不应该尽全力先把这个学校里的资源获取好利用好吗?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确实有道理,那么你可以再去思考,也许就会发现,其实调剂院校也挺好的,这里的老师好、环境好、住宿好或者是饭菜香,这里的图书馆有很多书可以阅读,这里可以发表核心期刊,这里也有很多出国交换的机会,甚至还有很好的实习就业机会……
所以我们就先抓住手边的机会,进入这个学校。你未来能不能成为一个学术大咖、能不能在工作领域内成为很有成就感的人,这些并不是完全由学校决定的,而是由你的能动性决定的。
一个有能动性的人,在哪都可以学习,哪怕不在任何院校。
04 写在最后
什么叫做有教育情怀?
好多同学和我说自己太想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但我也看到很多同学说自己考不上研就不会再走教育这条道路了,也有同学说自己考研失败觉得自己的教育情结也要中断了。
其实这都不是真爱。那什么叫真爱?
真爱就是比如我想去当老师,我可以去特岗的位置上当老师,我可以去乡村当老师,我可以以本科生身份考教师资格证去当老师,我总以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尝试成为一名老师,成为一名有教育情怀的人。
但有些同学的教育情怀就止于考研成绩,考上了才会延续那所谓的情怀,大家想想看,这是真情怀还是假情怀。
我知道,你可能很纠结,但没办法,成绩就在国家线附近徘徊,所以你就要抱有希望进行准备,准备的内容可以服务于复试,也可以服务于调剂,大不了就是调不上考不上,只能二战或者走其他的路子。
但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放大一点,有希望就去争取,没希望就安心拍拍大腿一走了之,去做想做的事。
如果调剂到的院校让你心里很拧巴,我很理解这种想去哪里但又没去成的不甘心,但你可以想想我前面说的——二战有多少未知,调剂院校是不是真的不好,我自己有没有问题,我是不是真有教育情怀,不论在哪我也可以为你梦想而努力……
当你真正想清楚的时候,可能心里就能放下一些纠结了,争取去吧,能争取到什么程度就争取到什么程度,对你来讲,就是要不断地向前走。

希望纠结的同学在纠结之外、犹豫之外,又能够有一些坚定,有一些方向,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去争取你能够得到的桃子。
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愿这根树枝长得更接近太阳,有可能是你调剂到的学校,或者未来所从事的其他工作,这些树枝长得更茂盛、更接近太阳。
好,今天就到这里,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