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弑神封魔传之(五)山外青山楼外楼1

2022-04-01 11:20 作者:怒海狂歌  | 我要投稿

杨戬驾云上了云霄殿,向玉皇上帝禀明自己擅离辖地去了阴司及藏仙楼的因由。玉帝捻须谓之曰:“朕已知晓,待他日阎罗上殿奏事,谓之爱侄乃是依朕令,去助吕隐娘追寻火离子的。所以凡事都是依机而为,先行后报。至于地龙精之扰,那怪虽不在侄儿辖界,但事发突然。但凡天上哪个真仙遇见都不会对其不义之举视而不见。只是听爱侄叙述前因后果,朕已知晓那古琴与山樵终算有了着落,却还不知道侄儿是如何发落那地龙精的?”

 

“禀陛下,那地姆姥因滥情世间被无机道人困囚于女子躯内,得遇真情始得脱困。之后却因情痴难修真身,反而害得王生殒命。为救回王生性命,地姆姥将曾绑缚自己的金丝炼作情丝红绳,又聚敛世间修仙悟道者之真气于藏身之所,意欲颠覆乾坤,其罪不可赦。所幸协助吕娘娘寻火离子的马槐衡马公子阴差阳错的出现在藏仙楼,及时阻止了一场旷世浩劫。杨戬又幸逢哪吒三太子领旨下界,弄清前因后果之后,侄儿与三太子一道携手施法,让地姆姥与已身为阴司判官的王生相见。王生晓以厉害大义,地姆姥也一了心愿,两人放下心结。地姆姥自感既与王生有缘无份,遂也断了一己执念。此后地姆姥只因自觉造孽许多,想要将功补过,便与那一众幸存妖姬一道,聚法重建了庭院,并将那庭院取名曲琴阁与隐修居。那些妖姬里愿自去的便回了旧居所,无处可去的便留下来,隐于市集之中继续潜心修行,布善人间。唯那地姆姥自觉亏欠古晴清甚多,便自愿将己一半修行注入古晴清本体之中化为丝弦,自己随后骤然老去成耄耋老者之躯。不过却因此举去了雌体,不再为雌雄一体所困。自此地姆姥游历世间,专在夜暮月影下为那些倾心彼此的男男女女暗中牵线,也算是功德人间,圆满蝶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仙界虽有专司情缘之神,却是久居上界,难免会有疏漏,不能一一顾及世间红男绿女莺莺燕燕之事。下世间正缺一既通晓事理,又珍惜情缘的地仙。那地龙精修得几世苦,方懂人世情,也颇不简单。如今他愿成月老,专司世间情牵红线之事,即可弥补天职漏缺,又能美誉人间,可谓造化天成,朕乐见其成,他也算是得偿所愿。两全其美,此事爱侄处理妥善,朕甚宽慰。”

 

“承蒙陛下抬爱。不过侄儿还有话儿,且冒昧一问。不语仙子一行两遇危机,背后均见一自号无机的道人身影。杨戬不知那无机道人究竟是何身份,不知陛下可否查究?之前髭蟾精作难,小侄一时大意,被它污灼了天眼,幸得不语仙子悉心调理,方有惊无碍。此次不语仙子与地龙精纠缠时,不慎被那染血金丝塑成的红绳与马槐衡绑在一起,要断那绳,须得相绑二人阴阳两隔才行。所幸小侄才从阴司返回,天眼也未有痊愈,在阴司受了些阴气侵袭,正好与那残留的蟾毒作用,小侄为救恩人,遂以天眼神光逼出阴毒,又以自身神阳交融其中,终炼出混元阴阳二气灼断了那红绳。小侄当时觉得头痛欲裂,只是碍于颜面,未有表露。想那红绳本是无机道人用以绑缚地龙精原身的金丝,在小小的地龙精手中都是如此厉害,还不知那无机道人是如何了得的人物。小侄认为此人必有来头,不可小觑。”杨戬略有忧虑的说道。

 

玉帝微微含笑,却又似不屑一顾般说道:“天上天下哪个有本事的人儿,是朕不知道的?恐那个什么无机是下界哪里的游方小道,见有妖邪,便自个儿拿捏处理罢了。看他弄的什么金丝红绳,与我天界相比,不过是不入流的法器。爱侄说的那两个让吕隐娘碰着的地精,许是个巧合,爱侄不必忧虑。”玉帝见杨戬似还有话说,便再劝道,“爱侄如此担忧,不过是眼疾未痊愈,入阴司,屡发功,而致眼疾加剧,故而头疼,又多想了些罢了。朕先前也听爱侄手下七圣提起过眼疾一事,故而已命老君调制了些药丸,爱侄不若先去兜率宫看看老君进展如何,也好求些药用,其它事宜待爱侄眼疾消除之后再说罢。”

 

杨戬领命退下,去兜率宫的路上恰碰上正去圣天园轮值的金大升,便喊住了他。

 

“真君,臣下正去接替在圣天园值守的袁兄,不知真君此番上天所意为何?”

 

杨戬三言作两语的说明了一下,称赞道:“你兄弟七人,与我那六兄弟一道,俱已上天任职,可喜可贺。”

 

金大升摇头愧道:“岂与六圣相提?臣下七兄弟出身山野,法微力薄,却在天界谋得职位,忝列上仙其中,只是得托真君万福,幸得玉皇上帝垂爱罢了。”说罢又道,“真君眼疾未愈,今虽奉玉帝旨意前去兜率宫求药,可也不两手空空,随意拜访才好。”

 

杨戬拍拳道,“也是一时大意,只是吾上天匆忙,也不曾备得礼物,况太上老君那里法宝众多,兴不在意。待日后寻得好宝贝,再行谢礼也是不迟。只是不知老君喜好。”

 

金大升建言道:“我兄弟在天上这些时日,轮番值守圣天园的间隙,与些星官有些交情。听闻老君常年炼丹,颇为无合适可用的盛丹法器烦恼,真君正好又是去求丹药,不若送个药匣子可好?”

 

杨戬猛想起自己还随身带着那个从髭蟾精那里得来的无底金葫芦,遂拿出来说道,“我这里倒有个宝葫芦,可装五湖四海,无穷无底,作盛丹药之途甚好。只是之前被地界的一只髭蟾精所有,不免沾了些邪瘴之气,不若吾先去天河那里冲洗一番,再送与老君作谢礼罢。”

 

“如此小事,何劳真君辛苦。”金大升禀道:“属下去往圣天园正要经由天河,真君不必多行他路耽搁,不若先去老君府上治疗眼疾,清洗葫芦之事由属下代劳即可。之后属下酌请换班的袁洪哥哥送至老君府上。”

 

杨戬想想金大升说得有理,便将葫芦交于了他,自顾去了老君那处。金大升拿了葫芦才行两步便想道:“那天河水草足,多牧天马,去那里洗葫芦,怕老君嫌弃,即使他碍于颜面不当面言说,还是恐他嫌恶真君行事乖张。这么一想,金大升便自作主张去了圣天园,以倾泻至下界地中天的天水之源,漂净了葫芦后,才去替了袁洪的班。

 

杨戬在老君府服了两贴药,老君又命一童儿替其吸了滴露的额部轻扇扇子,杨戬顿觉一阵神清气爽,整个人儿浸在一股由内及外涌起的舒适之中。恰逢袁洪此时登门送来葫芦,只是杨戬舒爽惬意,竟一时忘了袁洪来意,半晌才忆起自己来老君府邸是治眼疾来的。忙略窘迫的接过葫芦,双手呈送递与老君。老君笑着接过葫芦,本想细细看看葫芦,却不慎漾出些天水来,老君顺势倒了一倒,只见那葫芦虽小,水却不见倒尽。老君赞道好宝贝,又言只恐这玩意儿凶残,若被人盗走作恶,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个金木葫芦漾漾有水,便将其放入八卦炉里炼一炼,灼了水分,化金木为木金,而后再加个咒术,给葫芦加把法术锁,只用来盛丹药之用。若是要用它来装人,需先得喊人姓名,其需得到所唤之人回应才方可奏效。

 

杨戬觉得老君用心,又见老君摩挲把玩木金葫芦,对这个新的盛丹器具爱不释手样,自个儿也开心起来。心下更忘了下界之事。杨戬神清气爽之余,正欲告辞老君,老君却叮嘱杨戬,要眼疾痊愈,还须得连续三日再来他这里用药治疗。杨戬连连道谢,竟将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之事抛诸脑后了。自然,他心下也不记得上天前,曾与哪吒诺下的并肩惩奸除魔的约定。

 

再说回杨戬上天之前,在藏仙楼破晓一刻,长明岸畔之边,可见两对情人儿作别,自是依依不舍。蓝姑与王生生死之情谊,自不必说。那边古晴清与山樵也是一样。只是山樵借腹还魂之时,二人仍是难舍前缘。他二人终触碰上那一刻,古晴清自腹部向上涌动起一股光华。只见她张嘴吐出一团红光,如光如水般将山樵包裹住。不多时,流动的红光被山樵吸尽光华,山樵的灵体化为一个肉胎。肉胎层层剥落之后,现出一个3岁模样的幼童子来。哪吒见了这情形,咯咯笑道:“这返阳灵童现世模样,竟与俺初诞之时颇像。”说罢哪吒从衣内扯出一方红肚兜来,覆到那孩童身上,“得亏我战时金甲,平时莲装,虽用不上这红肚兜儿了,但还随身带着。今且送与你吧。”

 

那孩童体表本是金羽覆体,盖了红肚兜后,便即褪却了毛羽,完全一个人类男童样貌。只见男童拜谢哪吒与杨戬等人道:“不想十世才修得一段绝世情缘,却奈何天不作美,与古琴仙子情长缘短。今时幸得诸位鼎力相助,在下未致魂飞魄灭,还获神力重生。自今日重诞之刻起,吾名庞翼,因山鹰所赠金乌羽已灵肉一体,故可化羽翼甲胄,故而诸上仙莫看在下躯小体幼,却也有了些迅雷疾风的本事。如上仙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庞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哪吒笑道:“不过是追个火炼子及阴阳双佩的小事儿,小爷我一人便可应付。何况还有我大哥在。如真有需要你等助力之时,怕是东西已经落入了强敌之手,想那时玉帝也不会坐视不理。不过这里哪吒我先替不语姐姐谢过庞兄热心。”哪吒说罢转身对杨戬道:“大哥,如今这里算是安定妥当,余下的只需再去追索宝物了。小弟来时玉帝曾嘱我若遇大哥,让我劝哥哥先回天庭治疗未愈眼疾。这里有我便够。”

 

杨戬见危机暂除,此地也一切复原,便回道:“如此有劳贤弟了。只是这一切祸端,皆由这地龙精始。贤弟看如何处置他?”

 

那地姆姥惜别王生之后,一直呆立一旁,见杨戬如此说道,不等哪吒回应,即刻说道:“我之分身俱以灭亡,地目珠子又在神火之中殆尽。如今与王生缘尽,我也已厌倦女身,故愿将自己半身修行送与古姑娘,以弥补先前过错。”说罢不等众人回应,地姆姥便做法将自己一半神力注入古晴清抱着的无弦琴上,那古琴面上即可生出元气琴弦来。众人再看那地姆姥,发觉他已经化身为一耄耋老者。这老者转向杨戬,跪地拜道:“在下罪孽深重,犹悔不及,悉听真君发落。不过三太子还要相助倥侗仙子追索火炼子及阴阳佩下落。在下虽不明了那些宝物现今何在,夺取它们的背后又是何人指使,但在下知晓史琴依必会携张永青去到石崇居所避难。曾闻石崇自言居于楼外楼中,在下虽不知位于何处,但知悉楼外楼乃是既实又虚之境,道行不高之人难以驾驭阴阳佩,但那楼外楼却能隐匿佩饰,消弭法力。”地姆姥说罢,取出一把钥匙来:“这是形意锁的钥匙,形意锁原本是一些浪荡淫仙炼出的法器,根据使用对象法力强弱效能有三:锁住佩戴者形态法力;消弭意志驱使佩戴者;追踪定位佩戴者位置。古姑娘法力颇强盛,我只得诓骗其夫以此锁锁其形体法力,却驱不得其意志。只得以山樵性命相威胁,使得古姑娘就范。古姑娘向我低头之后,我便收回了形意锁。而那张永青虽是自甘为藏仙楼卖命,掳掠妖姬,却始终只是个贪得无厌之辈,我终担心他不免有贪欲膨胀,背信弃义之时,所以我趁他来这里放浪之时,将形意锁藏于其枕下。在下愿将此钥匙奉上,只要史琴依等人不是避到天上或是堕入阴司,这钥匙定能如司南般,引三太子找到的她们的藏身所在。”

 

杨戬见地姆姥行事至此,既有悔意又真做弥补,遂有从轻发落之意,古晴清轻叹口气,也作了个顺水人情:“我夫君今已成圣,山鹰成人,二老健在。我与这地龙的纠缠也就此终结,如今他与我互不相欠。如今我和庞翼即归去,接回山鹰冒名替我俩奉养的二老,侍奉双亲终老天年,再行修炼。诸上仙追寻宝物,恢复乾坤途中若遇难处,只要来我俩住处,我与庞翼定不推脱,自愿相助。”说罢,古晴清便与庞翼一同告辞,去接山樵父母了。

 

杨戬有些唏嘘,回过神来,却见不语与马槐衡行动有些奇怪,便使天眼,隐约见着二人脚踝处又一根红绳牵系着。杨戬着令地姆姥将那红线收回。地姆姥却摇摇头道:“这缚仙金丝原是无机道人之物,我虽脱束缚并能役使金丝,全因王郎之情,古姑娘之血,让这金丝化红线。被同根红线两头所缚男女,除非阴阳相隔,否则,这线收不回,断不了。”

 

杨戬道,“别无他法可行?”

 

地姆姥道:“倒也不是,我本无目,居于暗地。地目珠子方才也毁了,我已无力使得阴阳之法。不过真君若肯以天目真火灼断这红绳倒是可能。只是如此那线头还分别在二人脚踝。而且听闻真君有眼疾,怕是难使得天眼。”

 

杨戬说道,“我这天眼正好积聚了些阴阳之气,眼疾未愈,却无大碍。先以真火烧断红线再说。”

 

杨戬说罢念诀以真火灼断红绳,地姆姥见那绳头蠕动,恐其钻入二人脚踝,届时难再处理,便即以自己双目化作两个环儿收在红绳两截断头处,环儿与绳缠附在不语与马槐衡的脚踝处。

 

杨戬见地姆姥已失去法力,又失双目,有些唏嘘,遂不再追究。那地姆姥摇摇头,嗟叹一声:“为情困,为义生。天下有情人总是如此。我终数世才明白这个道理,其类有目无珠,真真正正应了地龙无目之实,在下做出许多荒唐事来,悔不当初。承诸上仙与楼里诸受难姑娘不计前嫌,在下余生虽不见光明,但心中存明月,不懊不悔。既真君留我性命,在下只愿为世间有情人月下情牵红线。”说罢地姆姥伏地拜谢杨戬哪吒不语等人后,起身默默在心中与王生作了最终无言诀别后,便蹒跚离去。

 

众妖姬也是该散的散去,只留那些无处可回者,聚力于原处重修了楼宇,更名重翠阁,并之楼里为杨戬立了牌位供奉香火。

 

哪吒见万事妥当,杨戬也上天去了,遂也收了神通。三太子斜挎乾坤圈,系了红绫,与马槐衡不语一道,一人驾云,一人御剑,一人驰轮,顺着形意锁之钥指引,往楼外楼方向奔去。

 

一路上,哪吒见着另二人心事重重之态,便逗趣道:“都谓世间情真可贵,我却不知情为何物,枉千百年时光白度。”

 

不想不语听了这话更为黯然,马槐衡见了也不免宽慰道:“花姐姐莫急,那两位妹妹乃是天神,自有天佑,我等只是暂时失势受这考验。况那些妖邪不见得有多大能耐能够同掌阴阳佩,就连比那史琴依厉害的地姆姥都得聚童子之阳与妖姬之阴才可暂安佩饰其一。现时我们有了哪吒三太子相助,必回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夺回失去之物。届时我们救出两位妹妹来,你姐妹折返中正之地,世间也是一切恢复如常。”

 

不语勉强笑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想是有话要说,又怕害得旁人担心,便强打起精神,假意看了看身旁三太子手中的钥匙,继续沿着指引赶往楼外楼方向。

 

不多时,几人行至一陡峭山路上方,那形意锁之钥指向下方一处茅屋便发起光来,三人料想,那便是妖邪藏身之所。虽然三人还不太明白,为何一普通茅屋,地姆姥谓之为楼外楼。但为不打草惊蛇,哪吒收起风火轮,马槐衡压低飞剑,花不语也降下飞花云托,三人在离茅屋不远之处藏了身形,打算先略作打探。

 

只是那个破旧茅屋远远望去,怎么看都透露出一股常年无人居住的破败之态。

 

“这茅屋如此破败,怎会有那么多妖邪藏身于此呢?”马槐衡问道。

 

“这钥匙指向这里,还是不要掉以轻心的好。”不语提醒道。

 

倒是哪吒机灵,念咒唤了土地出来,先问这是哪里,藏有多少妖邪?

 

“三太子,这里乃是无居之所,世间人称不毛野地。百来年都是了无生气,唯有一间荒废数世的茅屋。这茅屋原本早该在野外风吹日晒之中自然毁损掉。只是因为许多年前,有位云游的道人行脚至此,偏遇风雨,便借这一隅歇脚遮挡。只是茅屋年久失修,眼见着茅屋将倾,棚顶撕裂,便将他不知从何处折来当作拄拐的一根条藤,扔上屋顶作梁。于是梁之雨中顿生枝叶藤蔓,如筋骨般将那本要在暴风雨中分崩离析的破茅屋生生拉扯固定起来,让茅屋安然度过风雨。之后那道人自顾离开行路,并未带走这条藤。后经多少世的阴晴雨雪,这茅屋竟修炼成精了……”土地公公略有惊乍的向诸位行礼问候之后便解释起这茅屋的不同寻常之处来。

 

“哦,原来不过是个还未化作人形的茅屋精,想必是这钥匙出错,弄岔了方向,将我等误导至此。我看不必浪费功夫,不如驾上云头,好寻那些妖邪藏处的好。”哪吒另作打算道。

 

不语也说近处未有感受到阴阳佩饰的存在,估摸史琴依等人并不在此。

 

“诶,诸位上仙暂且留步,先听小仙把话说完。”那土地公慢悠悠继续说道:“我虽是这一方土地,却唯有那茅屋所在管它不到。”

 

“何哉?”马槐衡不解的问道。这也难怪了,既为一方土地,哪有己方不辖之地的道理?

 

“那茅屋所以成精,不仅仅在于日久天长的修炼。当初那道人用来修补支撑的主梁并非凡世之物,乃是一根昆仑仙藤。茅屋成精多因那仙藤所致。所以成精之后,那茅屋虽看似仍在地面,却是并未附着在地。犹如漂于龟背海面的仙山奇境般,并不属于这土地之上。而且这屋成精之后,并未化为人身。附近原先还偶有上山狩猎之人,或因风雨,或因疲累,进屋歇息,但都不见再有人出来过。久而久之,四方几里便流传开这屋食人的流言了。故而现今当地人即使要纵观两地,也都是绕而行路,不敢靠近些许。”

 

“世上哪有吃人的屋子,恐是那些躲风避雨的人儿们在土地公公不曾注意之时从后面走了。”哪吒不以为意的如此说道。

 

“起初,我也是如三太子那般想的,只是那屋子并无后门。觉得事有蹊跷的老儿我,此后凡见着有人进去那茅屋时便刻意候着,但也未见着有人出来。不然市集里也不会流传起茅屋食人的故事来。”土地公公说道:“后来世间战祸频起,兵荒马乱之时,就这一方集镇还算太平,所以有不少外地逃难的人流离到此避祸。只是集镇上也容不了这么多人,所以这当地的官儿便将部分灾民以安置名义送到这茅屋来。不过不知为何,他下令每月十六日傍晚时分将那些年青力壮的男女流民送至茅屋,却偏把年老病残的逃难者收容在闲置的驿站里?这官儿许青年流民,只要他们开荒成功,这里田地尽归其所有,而且三年不缴赋税。如此政令自是让那些年轻逃难之人高兴不已。他们自是期望一个新的开始。那些送来的难民分批积聚在那茅屋里,他们打算次日动手兴盖自己的房舍,开垦田地。只是不曾想到此后再不见人从茅屋出来。这事儿只有官儿手下遣送难民的衙役知晓。但不知怎的,本地收留流民并赋田地的消息不胫而走,所以外地仍有逃难避祸的流民陆续来此。虽然起初有些好心的本地人还劝阻他们小心,我也在这屋前的大石头上刻上了警醒之语。只是那些人偏偏不信,还以为是本地人嫌弃他们白得田地,心生妒意使然。便推了石头,不顾劝阻的住进了茅屋。此后,当地人也不再多言语。小仙法浅位卑,那茅屋又类虚空,不受我管。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批批青壮男女殒命期内。”土地说完连连叹息。

 

哪吒听了,单手提枪挑起风火轮意欲烧了那屋子。土地忙制止道:“三太子莫急动手。这屋子食人无数,虽未化成人形,但周围怨气颇重,且自其食人以来,其门前高悬幽冥冷蕊花灯,除非同使得三昧真火与三昧神火,将这茅屋形气付之一炬,否则这等火候伤其不得,还恐惹它发怒,若抖擞火势,将其反噬过来,恐伤及山里无辜生灵。况且小神早听说女娲后人因寻火炼子离了中正地,不想半途遗失了阴阳双佩,自己也不幸沦为囚徒……”

 

“这消息倒是传到颇快。看来那些妖邪也是常在此出没了,难怪那形意锁之钥会指来这里。”哪吒忍着性子急道,“老公公还知晓些什么,快快道来。”

 

“自中正之所突发异变之时,外界灵力高者也有感触。更遑论不久便有传闻中的一些自中正地的无望崖下脱逃的灵物四散逃亡,或寻藏身之所,或伺机报复。那些灵物之中,便有一自称灵镜仙的逃到了这里,还与那食人茅屋起了冲突。”

 

“如何个冲突法?”

 

“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在藏仙楼被地姆姥和史琴依变为妖仙隐所之后,本地人间的官儿田东传便开始陆续送些流离失所的外来逃难者来这茅屋,美其名曰定居开荒。几年下来,不知有多少壮年男女消失在这茅屋里头。而在中正之地发生异象之前,有个贵公子打扮自称石崇的年轻男子也来到这茅屋住宿,只是与先前那些人的遭遇迥然不同,石崇不仅没有就此失踪,反而起居如常,留在此地生活起来。巧合的是,石崇出现在茅屋这里前不久,中正之地刚刚发生了异变。而后便来了个灵镜仙,与这茅屋精起了冲突。这种巧合,很难让人不认为石崇就是追着灵镜仙而来的。而灵镜仙的来头也不可小觑。他已然化作人形,想是有些功力,与茅屋精斗法时,使得一个镜像之术。施此法术时,其展掌现一铜镜,镜子所照之处,可将人或物品依心收入镜中。此法虽厉害,但其与茅屋精争斗之中却始终不占便宜。原来那茅屋精不仅超脱于世上空间,而且多食年轻男女,已然在其周围形成一座天然屏障。其虽未化作人形,但所处之境介乎于阴阳之间,不受土地管辖,也不受专吸实物的灵镜仙法术的影响。灵镜仙与其对峙数日,均不能胜。而在灵镜仙疲累之时,茅屋精又会轮番吐出幽冥冷蕊花灯和被其吞噬的男女幽魂进行骚扰。灵镜仙虽能收了那些花灯和魂魄,但茅屋精的策略让首先发难的灵镜仙渐成招架之势。灵镜仙虽恼怒却又无可奈何,待他收法静下来后,那茅屋精却主动开口问道:“我与兄弟并不相识,更从无过节,兄弟何来初见,便欲搏杀于我?”

 

“怪只怪你练就阴阳虚境之术,世上凡会此术者,我必诛之。”灵镜仙只是如此答道。

 

茅屋精听了,虽不明所以,却也并不直面回答,而是门扇一开一合的说道:“我看兄台力疲神竭,想必曾受尽劫难;此刻又衣履不齐,恐怕还历经长途跋涉。我俩如此争狠斗凶下去,兄台并无胜算。这一时的僵持,我也有些疲累了。在下提议,我俩不如先休战歇息一下,待精神抖擞时再战如何?”

 

灵镜仙哼了一声:“这周围阴气森森,我到哪里休息?你莫不是想诓骗我入你腹中被你暗算?我乃灵镜大仙,照天地,清人事,对方有何能耐,我一看便知。”

 

茅屋精闻言并不生气,反而乐呵笑道:“兄台知我本事,却不知我为人。在下原来山野残破茅屋,眼见风卷残顶,雨侵断壁,即将落魄山野之时,幸得一自称无机的道人前来歇脚避风雨。那道人用蓬莱藤仗支棱壁顶,护我身躯,我更是由此而得了灵性。在下秉持善念修持至今。虽未得人身,却是一心想着庇护天下寒士,以报其再造之恩。哪有害人之意呢?”

 

灵镜仙笑道:“你自言只食无家之人,可想过却致其魂魄难堕轮回。你说给他们遮风避雨之所,实将那些可怜人魂魄困囚在你腹中幻境里沉沦徘徊。如此这般作为,若要强词夺理起来,倒也可勉强算是庇护了他人不受流离之苦。不过你此举是对是错,我灵镜大仙也不想过问。只是我曾许下诺言,若有人之我面前用了幻境之术,定要将其剿灭。我自无意与你比高下,只想取你性命罢了。不过方才听了你言语,我倒是对你口中所谓的无机道人有了些许兴趣,不知他可是鹤发童颜,虽面容慈祥,却又是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

 

茅屋精道是。

 

灵镜仙听了回道:“那无机道人于我也算有恩。看在他的面上,我暂与你休战。”灵镜仙意味深长的稍作停顿,尔后继续说道,“我原是商纣王送与苏妲己的一面上古铜镜。因妲己常在食人之后,对镜拭血,日久,我身上便多沾染了溅射的血渍。又因那些精血沁入镜身,由此铜镜灵性渐苏。商周轮替,妲己蒙难受罪之时,即使我从未有过作奸犯科之举,甚至都未有修成人身,却只因我是苏妲己的灵物,仍同受责罚,被吕尚执剑一劈为二。吾之残躯被弃之摘星楼,与那楼同遭引火而焚。那烈火七日方灭,好之我因残血入体,又有狐妖残息护养,故而镜身并未在那一把凡火中被炬化成灰,却反因那火势,让两半镜身断处重融。铜镜虽未完全恢复如初,我却是灵性犹存。此后摘星楼旧址废弃,我被周人拾走,却又因破镜无用被弃之郊野,自此渐掩于泥沙之中。不知过了几多岁月终在某个夏日午后时分,有一道人路过我埋身之地,始得重见天日。那日道人因见行脚处山野秀丽,水泽多灵,自己又因行路汗湿了衣襟,所以他便褪衣入河沐浴了一番。道人赤足陷入泥沙,拔脚时,因见水中灵光,所以发现了我之残躯。道人拾掇起铜镜,上岸着衣,在烈阳下端详铜镜之时,恰碰着一富贾爪牙强抢民女去抵债。那一行人押着姑娘路过,那姑娘便一路哭啼,道人心有不忍,但又不便对凡人动手,因此他心生一计。道人见我乃是上古器物,便略施法术将我修补之后与那抢匪商议,用铜镜置换了那姑娘自由之身。那姑娘答谢道人,问及名号,故而我得以知晓那道人乃是无机。由此看冥冥中自有天意:你我遭遇相似,皆是破烂之身有幸蒙受无机道人恩惠而再生。你我二人,也同是修习幻境之术的高手。今日在此相逢,怎能不算缘分一桩?”灵镜仙似有示好之意,言语间仿佛流露出与茅屋精有着不打不相识的感慨。

 

茅屋精听了灵镜仙的遭遇笑道:“我乃荒野残屋,促居一处。你是上古神镜,游历四方;我只见穷途末路或是漂泊无定所之流民。你却面向高官贵妇、着金戴银之辈。吾等相似之处只有同因无机道人相援而存续这一点,其异却是天地悬殊之距。请恕僻野小仙不敢高攀这种缘分。不过兄台既有休战之心,这也称合我意。我看兄台还有急事,不如你我就此别过,你续行你路,我仍居我处,如何?”

 

灵镜仙却冷笑拒绝。

 

茅屋精只得无奈问道:“不知兄台为何如此痛恨同修幻境之术的同道呢?还恕郊野村夫之态,其心好奇,故有此一问。”

 

“那我再继续给你详叙一番鄙人之际遇吧。”灵镜仙一副并不在意,继续自顾自的讲起:“我身残破时,埋于荒野泥沙之中无人问津。无机道人以仙法重铸我身,将镜授予商贾以换那女子自由身,自此我便在贵妇人的攀比间轮转不定。那些年我于辗转间所遇之人,看似高堂华贵色,实则残虚只影怜。不多久,我便被那些喜新厌旧的妇人束之高阁。没错,我曾遍历富丽堂皇的居所,多见奢靡醉妍之色,却也终落到个蒙尘生锈之时。我之遭遇,虽不引人唏嘘,却让我忿觉不公。如果我再遇到个如无机道人那样的慧眼识宝者,想必不是今日这般狼狈逃生相。我身上每爬一丝绿锈,便多生一丝对那些空肌枯骨之辈不识宝镜真容者的恨意。她们偏爱廉价鲜货所映现出的虚面假容,丝毫没有念旧之谊。我不想将己命运交由他手,更不愿再历沉沦,所以我便利用妲己食人时偶吸的残余人气开始通灵修炼,终成幻境大法,能让照镜者不仅显露面容,更能映照心境。彼时我只有一个愿望,让赏识我者,得偿所愿;让弃我之人,枯骨必现。只可惜,世间尽是浮奢之徒,那些执我于手者,哪个不是以貌取人之辈。心灰意冷之下,我终于明白,幻境大法实属有限,我势必还要修得人身,自此才不必再落得被人把玩于掌的命运。于是我以幻境之术让照镜者观其所望,诱现世人心中的潜藏念想,一旦见到真实的欲念,照镜者便会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由此我继续吸敛人气,以助修行。最终我也得偿所愿,化为人身,四方游历,不再受制于人。但我心中却仍痛恨世间一切虚妄之色,以及除我之外以虚妄诱骗世人的精怪。”

 

茅屋精应道:“原来如此。只是我之虚境,荫蔽他人,你之虚境,取悦他人。虽道之不同,犹殊途同归,但世人所见之虚境皆由心生,因人而异。虚境之意并非做法者逞凶作恶,想道兄也明白这个道理。今日与道兄相遇,也算有缘,你我既言休战,在下也斗胆祈望兄台放下执念,不知兄台可愿意?”

 

灵镜仙未有作答,只是接着茅屋精的话说道:“你之庇护,不知可否也方便于我?”唯恐茅屋精不解其意,灵镜仙继续解释道:“不瞒你说,我之修习,免不了耗人精气。即使是修得人身之后,还需时时以人气固形。故而我常常以卖古镜为由,诱人照镜,勾魂摄魄,以资修炼。由此身边常绕一股怨气,以致后来不慎被好事者拿住,那修道者以我残生害命为由将我送去中正所压在无望崖下。今虽侥幸得以脱逃,却因抵御无望崖神力,许多年吸聚的人气几近耗尽,故而与你斗时,力有不支。我虽逃离无望崖,但唯恐后有追兵,还望先得个落脚之处,你既自言荫蔽之所,想必也不会将道友拒之门外。只要先得个安身之所,其它事宜都好商量。”

 

茅屋精笑道:“若在从前,兄台莅临,蓬荜生辉之举。只是如今我已是有主之屋。兄台想要借住,还得问过我的主人。”

 

那土地才讲到这里,哪吒便打断道:“先前说是荒野茅屋,不受你管,如今又说是有主之屋,其行受人指使。怕不是你为免理事失职之责,在这里满口胡言,欲诓骗我们。”

 

面对哪吒质责,土地仍不慌不忙的答道:“三太子勿躁,其实这屋主就是石崇。若细究起来,这石崇也可算是倥侗仙子同来自中正之地的故人。”土地看着一旁的不语,继续说道:“石崇初来之时,也与茅屋精起了冲突,只是石崇擅文火,他以文火之攻降服了茅屋精。此后便居与此地,做了茅屋的主人。不久那人间的官头田东传便与藏仙楼暗中勾结,送流民来此与茅屋进食。此事或互有牵连。今诸位上仙至此,也正好铲除此恶,还此地一个清净。”

 

哪吒道:“杨戬大哥若是在此,我与他真火神火齐攻,可教这妖精灰飞烟灭。只可惜大哥暂往天上去了,不晓得几时回来。土地公公,我且问你,你观察这精怪良久,兴许还知晓它有无惧怕真火神火之外的弱点?那灵镜仙因怕有追兵,故委而求全,妄图一个藏身之所,不知他又躲在何处?”

 

“这妖精惯擅幻境之术,门庭开敞,勾人入内而食。因其未化人形,本体乃是茅屋,如从外攻,可用真火燃其形,神火灭其神,如此才会将作为脊骨的蓬莱仙藤火化,。凡会这二火其一者,不能彻底歼灭这妖怪,否则哪怕外表成灰,仍遇水再生。那石崇使得三昧文火,火法介乎于真火神火之间。故而只能压制住茅屋精。细烧慢灼下,那茅屋精虽不至于丧命,却也苦痛不堪,更难有还手之机。处于下风的茅屋精佯装不支,假意求饶,并许诺让那石崇落脚,只是提了一个不许再用文火的条件。石崇也欣然同意,心底却是明白茅屋精不过是想诱他入内,再毙其命。但石崇不露声色,并未道破,反而将计就计。待石崇进入屋内之后,他如约未使文火,只施放了一只蛭虫,那蛭虫自己寻找并吸附于藤梁之上。茅屋精最大的弱点,就在于其内支撑的那根蓬莱仙藤化作的藤梁。若有人之其内施法用火攻,只要不是凡火,都可以轻易将其付之一炬,更遑论本就可以压制茅屋精的文火,或可剿灭它的真火神火了。只是茅屋精赌的是它的幻境之术,能够困住石崇,并于石崇发现它的弱点之前先行将其消灭。它哪晓得石崇更高一筹呢。在茅屋精运功欲消灭石崇之时,那蛭虫便开始啃食藤梁。茅屋精一阵痉挛,无法继续运功。而当它放弃做法之时,那蛭虫同时停止了噬啃。自此,石崇拿住茅屋精的命脉,做了它的主人。茅屋精虽败阵下来,却也学到一手,为防有相同控火的敌手来袭,茅屋精从阴阳两界处采摘了数盏幽冥冷蕊花灯,将之悬于屋外四周,作为外部御火的防护。因此就算同擅真火神火之人,想要从外部剿灭茅屋精,都十分困难。唯一的方法就是进入屋内,以法术生火,烧,趁它怠惰之时,由里及外烧它个措手不及。如此来个里应外合,或有胜算。”

 

土地说罢,看众人两两相望,为制服茅屋精显露出些许为难之色,便作个揖,闪身先去备了些山果泉露来奉上,随后待不语她们暂歇商量之时隐遁离开,忙自己的事务去了。

 

哪吒伸手拿了个果子,因见着不语不言不食,哪吒本想递个果子给她,却又不好开口,便自个儿先咬了一口果子仿佛自言自语的问道:“那土地说石崇擅文火,又是姐姐故人。不知他是何来历,有这般本事降伏茅屋精?”

 

不语稍叹口气,这才心事重重的简短叙述了石崇的故事。


弑神封魔传之(五)山外青山楼外楼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