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胃肠医院哪家好,大庆和胃医院正规吗
胃肠病可能是“精神病”
如果说胃肠病就是精神病,你会觉得这太耸人听闻了吗?你会认为这是在开玩笑吗?不过,你若是有过这样的感受——情绪低落或精神紧张时,不是茶饭不思,就是胃隐隐作痛,甚至腹泻腹痛;如果心情好,便会胃口大开,吃得满足又开心——那你就会觉得,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某种角度看却不无道理。
心情差胃“受伤”
胃病与郁闷、压力等负面情绪有关。之所以胃很像一个“情绪器官”,是因为有研究表明,胃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和调节,它和肠道所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
临床上,胃病是精神障碍躯体化表现中最常见的一个症状,甚至可以说它排在身心疾病的第一位。一些有趣的数据和实验也都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理论:二战时期,伦敦的胃病发生率上升6成;有人做过一个残忍的实验,把猴子锁在狼面前,两小时后,猴子因情绪紧张而导致胃部出血。
当然,除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心情抑郁等不良情绪外,有些人因性格多思多虑,也易使胃肠蠕动异常,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状况。
人失意肠也“乱”
除了胃,肠与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肠在人们的观念里,往往是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的,其实它的“状态”并非如此简单,它同时还存在着一个神经系统,医学上称之为“肠神经系统”。这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做“脑肠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此类疾病便是肠易激综合征。具体表现就是紧张或心情不好就腹泻、或腹痛。由此可以说,胃肠是不折不扣的“情绪器官”。
调肠胃需要好心情
长期有负面情绪可导致的胃肠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症状也多种多样,如胃痛、胃胀、早饱(吃一点胃就饱胀得难受)、恶心、呕吐、泛酸、烧心、便秘、腹泻等。不过,情绪所致的胃病,最常见的恐怕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很多,主要与情绪心理因素的影响及饮食生活不规律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种病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那么,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就是在就诊前的半年内,至少有3个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餐后不适、胃痛、早饱、上腹部烧灼感等等,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等,却未发现能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上的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共识,目前对付一些顽固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也往往会用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当今社会压力大:
十二种心理减压的方法 1、开怀大笑,有利于释放压力。 2、如果不能勉强自己大笑,那么适度地保持沉默也有助于降压。 3、听音乐、阅读书报是增长知识和乐趣的最好办法。 4、作错了事安慰自己“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以便继续工作。 5、与人为善,不要怀恨在心。 6、车到山前必有路,今天很快就会过去。 7、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计较结果。 8、不要害怕面对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适当地说“不”。 9、对小事不去计较,装糊涂最好。 10、少戳手机,可以给久未联系的朋友打电话,吐露自己的感受。 11、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12、和好朋友吃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