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事件的舆论场:事实,情绪,法治和性别对立
唐山案件已经两天了,但讨论似乎越来越远,有人喊打黑有人喊法治,还有更多人在性别对立的方向上一去不回,但很少有人能说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性别对立,他们的区别在哪,我们大众又该怎么办。
1 什么是事实?
2022年6月10日,唐山一烧烤店,多名男子对正在用餐的四名女子中的一人进行骚扰并殴打对方。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就是事实。
那么问题来了,在报道事实过程中,要不起强调犯罪者受害者的性别因素?
答案是要,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关系这些本来就是案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杀医案,杀妻案,未成年人xx案,老人碰瓷案,
你会发现大众对于案件的理解,以及传播层面乃至法律层面对于案件的分类,都是建立在这几个元素上的。
所以有人说,不要性别对立,以后报道案件不要强调性别,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事实报道中标明双方的性别职业年龄等元素是合理的。制止性别对立的方法并不能通过这个来解决。

2 什么是情绪?
说完了事实,再说情绪
一个规律是,在绝大部分社会事件的信息传播中,事实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情况下,传播的主体都是情绪。
多名男子骚扰并殴打女方是事实。某博主说她感到恐惧是情绪。
情绪不一定和事实有相似之处,很多时候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
事实是女子吃烧烤被打,但大家说的是自己坐电梯觉得恐慌,你觉得这完全两码事,但后者觉得自己和前者就是一类人。这个情绪上的共鸣,就叫做“共情”
所以,很多女博主说恐惧,是不是性别对立?
答案不是,这是在表达情绪
有COS博主时尚博主颜值博主们说自己也经常被骚扰被跟踪,是不是性别对立?
也不是,这还是在表达情绪,甚至可以说这是在表达事实,因为她们真的被跟踪被骚扰过。
那有人问了,那些自媒体发图大肆渲染,被打的是我,被骚扰的是我,躺地上的还是我
这总是挑起性别对立在打拳了吧
严格来说,这依然不是,因为这依然是在表达情绪。
目前很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们,基本都是强调情绪的路线,情绪更能打动读者。
3 什么是性别对立?
那么,什么才是性别对立?
双标才是
除了身体生理这些基于事实上的差异外,
对于不同性别使用不同标准,这才是引发性别对立的明确定义,
比如说,今天一个案件受害者是女性,那我认为必须要强调性别元素,这是结构性压迫。
那么明天有一个受害者是男性,是不是也要强调性别元素呢?是不是对男性的结构性压迫呢?
事实是邯郸近日真有一个多名女生群殴男生的案件,这是对男性的压迫吗?

你会发现她告诉你是这是校园欺凌案件,和男女无关,不应强调性别。
那还是同一天,有另一个北京的案件,一女子杀害了另一个女子,这个要怎么说呢?
你会发现她的答案又变了,这两个人是同事关系,所以是职场案件,不应强调性别
理解了吗?
男生被女生围殴,她告诉你是校园欺凌,不应强调性别
女性被女性杀,她说是职场案件,也不应强调性别
蹒跚学步的男孩被女子杀害呢?她说这是孩童安全问题,还是不应强调性别
也就是说,所有案件,只要性别组合不对,都算错误答案给你排除了,都不应该强调性别
只有女性被害且加害方是男性的时候,她才告诉你,我们应该强调性别,
然后积累多了,她表示,看,男性天天在害女性,这还不是结构性压迫?
这就是为什么唐山案在舆论场上从一个涉及黑社会的打黑除恶治安性案件,变成了基于性别的性别案件。
理解了这个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人发北京案和男生被围殴案,对面就觉得这是在对冲女性案件,
因为只要把这些案件摆在一起,你就会明白,好人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坏人同样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
所以要解决问题,必然不应该从男女视角出发,而应该从好人和坏人的视角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如何治理校园欺凌,如何规范现代职场,如何加强基层法治打黑除恶等实际层面解决。
大量真正信息,会稀释“只有女性被害,且受害者都是男性”的信息茧房,自然就会被认为是在对冲是“对女性不友好”,是“大是大非前居然在讲道理”
现在你理解了吗?什么是性别对立,就看有没有双标
某时尚博主,非常前卫,天天发金发碧眼的比基尼女模特,这是在物化女性在引发性别对立吗?
显然,这不是,因为她发美女,也发帅哥,你可以说她过于前卫,但显然不能说她性别歧视性别对立。
某国学博主,非常保守,天天给你念古文,他觉得女性应该多穿点,这是在规训女性引发性别对立吗?结果你一翻,他不但觉得女性要多穿点,还觉得男性染发是奇装异服大逆不道,他的保守是男女一视同仁一起保守的。你可以说这是老古董甚至管得多,但不能说他歧视对立,因为他从始至终,在用同一套标准。
再假设今天有一个博主,专门从事职场歧视曝光,每天都发布女性招聘被歧视的信息,大家觉得这太敢说了正义之光。
然后有一个男生投稿,去应聘公关岗位被拒,对方只要女性,觉得被性别歧视了。
然后那个博主告诉他:这里只发布女性被职场歧视的信息。
你认为这是否在挑起对立?
——有的正义叫选择性正义。
你应该有答案了。
那有人问了,我就做一个女性媒体或者就报道女性歧视信息呢?答案是只要明牌就可以,这叫细分垂直领域。
但你不能占着为所有人说话的位置,却只选择性报道某个群体信息,这会在所有人中制造区分和矛盾。
那还有人问男女跑步标准不一样,算性别对立吗?
不算,因为刚刚说了,所有人都承认,男女身体真的不一样
4 无冕之王
所以媒体为什么被称为无冕之王,因为媒体要改变你的观念和认知,实在是太容易了。
低级媒体,一半真一半假
中级媒体,十句真一句假
顶级媒体,我只选择性报道真的那部分
无冕之王:我发誓我完完整整报道了全部的事实,没有任何扭曲,没有任何编造,更没有一点选择性报道,每一个字都经得起所有人的考证。你就算把当事人亲历者找过来,把现场录像视频翻出来,他们都会说我报道的好。
但我没有告诉你,今天的十个事件中,我只报道了这一个。我掌握报道哪个新闻的权力。
什么叫无冕之王,这才叫无冕之王,那些弄虚造假瞎编的,只是拙劣的模仿者。
比如今天有人发的这个,一个鞋胶案,强行突出性别元素想作为男性害女性案例,结果被人直接打脸。

真正顶级的无冕之王不会这样瞎编,在他的报道里你找不到一个错误。
但他不会告诉你,长久以来,他只发女性受害的新闻。
5 什么叫女权
但无冕之王,并不是性别对立的根源,强如无冕之王,在真正的真神们面前也不过是传播的工具罢了。
在无冕之王之上,有一些“真神”,叫做“思潮”,女权和性别叙事,就是这样一个思潮。
媒体会选择性突出报道女性受害的新闻,因为女权思潮告诉他,这是正确的。
什么是女权?
当前国内女权,属于世界女权体系中的女权2.0派系,这个思潮的核心观点就一句话,
——男性原罪论和赎罪券
因为欧美曾经的女权1.0已经被完全平等法打败了,你说男女平等,我就完全平等,吃饭都必须AA。
于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2.0的男性原罪论
我追求的确实是男女平等,但是你们男性是有原罪的,在过去的千年历史中,男权社会压迫了女性,所以为了给长久以来的男权社会压迫买单,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特权并补偿。
男性里出现了犯罪分子,这是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罪证,所有男性都要反思。
女性里出现犯罪分子呢?这是男权社会压迫女性导致她犯罪!男性更应该集体反思你们是如何把女性逼去犯罪的。
A公司男性高管多,这是男权社会压迫女性职场空间,必须要多补偿女性。
那B公司女性高管多呢?要补偿男性?NO,顶着男权社会压迫都能升职,这说明女性更优秀!所以更应该多提拔女性。
这不叫双标,这叫性别困境!
而选择性传播女性被害新闻,就是这个理论的组合拳之一
一年1000起凶杀案,直接用性别筛选,把刚刚说的男杀男,女杀男,女杀女这些错误答案丢掉,就选男杀女的,假设有300起。
接着选择性的对这些女性被害新闻密集渲染,一年300起,平均差不多每天一起,看,女性天天都在被男性杀害没错吧,这还不能证明女性被压迫吗?
当大众的仇恨和愤怒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再拿出这套理论体系,“你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男权社会压迫”,“男权社会每天都在压迫女性”所以哪怕你要求对方买单,也只不过是讨回了利息,你依然是光荣的独立女性。
任何反驳这个观点的人,麻烦你掏出良心看看热搜看看事实,难道女性不是每天都在被压迫吗?
管你是大明星也好,熟读法律的律师也罢,在这种政治化的思潮面前,都是螳臂当车。
而证明了男性原罪论,接下来才能开启赎罪券
你会发现各种女权内容,无论怎么叙述女性受害信息,最后都会转进到强调一点,你必须得承认,自己是男权社会下有特权的人。
你是有特权的男性,所以为了补偿女性,你吃饭得主动买单。
你是有特权的男性,有经济优势,所以为了补偿女性,你节假日得主动送礼物。
你是有特权的男性,不会遇见那么多糟心事,所以你得额外照顾女性的情绪,提供情绪价值
这个赎罪券不止可以向个体卖,还可以向公司企业卖
你们是男权社会下充满男性凝视的企业,所以为了补偿女性,岗位得优先女性,高管里必须有女性
你们是厌女社会中的公司,为了证明自己不厌女是正常人,你得接受我们的培训经过我们的认证
当然,女权思想培训和女权认证都要钱,但这是你们应该付的
只有经过全国牙防组认证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国外就这么做的,这是真的可以凭空变钱,赚大钱的操作

当然,赎罪券这套体系,卖法不止一种,比如媒体上的操作是
你是有特权的男性,所以为了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你得多多转发我女性主义文章
不转不是正常人
这就比是中国人就转厉害太多了,你那是求着大家转,我这是站着把钱赚了。
也就是说,只要骂男性谴责男性,这种思潮能让所有信徒得利,你觉得她的传播会怎样?
“谁的天国入场券便宜,谁就能拥有更多的信众”
所以为什么死活都要强调是你们所有人的错
只有你承认错了,才能开始卖赎罪券,所以必须要论证出你们是错的为止。
你要说这是治安案件,是这些人是坏人,不是所有男性是坏人,那你肯定要被喷。
不能证明所有男性是坏人,论证不出男权社会压迫,是无法卖赎罪券的
所以一定会告诉你,有特权的人是无法感知到特权的,这是社会对女性的结构性压迫。
你承认那就是厌女,你不承认那就是厌女而不自知。总之这是结构性压迫不允许反驳。

当然,作为思潮必然有对立面,国外也会反击,各国有各国打法,
比如日本是躺平,你说有罪就有罪,我不但有罪我还是废物,好了我可以回去躺着了吧,反正我既不结婚也不工作,你论证半天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韩国是魔怔对轰,你说官媒照片男性多是压迫女性,那好啊,照片里女性多就是压迫男性,来,所有照片一个一个数,保证必须完全平等。一个你要数多久,我就陪你数多久,数到所有媒体所有大众受不了,大家都觉得这个观点是魔怔,甚至女性群体都觉得再这么数受不了为止。
欧美则是LGBT流,你被男性压迫那找男性去,我不是男性,我是心理认同女性群体。所以你被压迫了我也被压迫了,并且我还是素食主义和有色人种,我被压迫是你三倍。
根据你自己这个被压迫要全社会买单的逻辑,你还得倒贴我钱。好了别废话掏钱吧。
你说凭什么啊,你又不是坏人为什么要你买单?
我这套逻辑从头到脚都是跟你学的,全是你自己的理论,你敢否定试试?你是不是反对女权和政治正确理论?
你说没做手术不算LGBT,天啊,男人没资格定义女性不正是你们说的吗?怎么现在你们来指导跨性别了?你是说之前的女权理论在扯淡吗?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说好了谁惨谁有理,那就得严格按照这个来
罗琳被喷就在这里。
魔法打败魔法之所以有用,因为对方真的无法反对自己理论。
详细介绍,可以看之前的《性别战争三十年》《性别战争三十年-欧美女权的魔法战争》
6 法治
至此,
什么是事实,谁在阐述事实
什么是情绪,谁在表达情绪
什么是性别对立,哪些是正常情绪哪些是性别对立,谁在引发对立
还有各位无冕之王们都在干什么
你应该能理解整个事件的舆论场中,各种名词以及各方情况了。
有句话说的好,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是可以联合的对象,这个问题很重要。
也只有理解了这些后,你才能看破所有的迷雾,真正开始思考属于你自己的问题:
抛开性别叙事男权女权那些空泛的理论和帽子,从现实出发,从你个体自己的利益角度仔细想思考,真正能解决你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A 痛斥男权社会压迫 B 骂男人 C 呼吁法治
是法治,对吗?
公平的法治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
任何思潮,不论吹的再天花乱坠,都要回答现实的问题。什么理论,脱离了生产力的支撑,也终究会沦为可笑的把戏和自说自话的空中楼阁。
我的理解是,一个方法真给女性带来了好处,提升了生产力的发展,那才叫女性主义,解放了妇女利益。
而不是我狠狠骂了男人,就是女性主义
PS:
至于还有的骂战狼的,我们明确一下,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战狼是一只中国特种兵,保护战友遗孤打击黑社会,并且在异国他乡冒着生命危险大战一堆恐怖分子最后救出了战乱中的同胞。
如果真要说有谁在现场能解决问题,我觉得还真就得战狼
然后,现在的情况是,你一边骂战狼一边骂为什么现场没人出来帮忙,是这样吗?
你不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