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与歌是什么关系——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

2020-11-16 13:12 作者:萱草诗教  | 我要投稿





诗与歌是什么关系

——萱草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



很多诗人都是音乐爱好者,喜欢各种自己喜欢的音乐,诗与歌有着难舍难分的复杂亲密关系。

我喜欢的也很多。小时候偶尔从广播喇叭里听到的外国古典音乐总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听到仍能回忆起那时候随父母下放的场景,而音乐一如既往的高深含蓄而美丽,滋养着我贫瘠的童年和成长的岁月。







可以说诗与歌是脱不开干系的,诗歌里的音乐美常常使得诗可以轻易被朗读和转换成歌词。

歌词比诗歌更浅白、易懂、便于表达和传唱,而好的歌词一定有着诗性的成分。

我初写诗的时候常常喜欢听着音乐写,音乐可以打乱日常生活的局限思维,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自由。







因此,当我在音乐中写出诗歌篇篇的时候,就更离不开音乐和歌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我曾经忽然开始淘古典音乐的碟子,觉得只有古典音乐才耐听。我在马鞍山那座小城的一个叫“爱乐人”的书吧出没。喜欢爱乐人这个称谓,后来女儿在杭州参加“爱乐天使合唱团”也是因为这个“爱乐”的字眼。







我们在一生中与艺术的邂逅往往非常神奇,你会忽然间顿悟或被指点,对于任何一种艺术的迷恋往往源于生活中的机遇,也可能是上天的恩赐。

读了一本《莫扎特传》使我走进音乐的殿堂,我记得生命中最痛苦难捱的时光都是肖邦的音乐陪伴我度过——在如水倾泻的月光屋子里,肖邦无处不在,纤长的手指印下永恒的文字,那是他的钢琴诗篇。夜曲一首接着一首,那些迷惘彷徨......我从混沌中苏醒,觉悟......







欣赏音乐的美更利于理解诗歌,走进诗歌。诗歌可能要抽象些,但它是音乐与歌的具象描述,有时候还会更多。因此我又有了听着音乐描述音乐的爱好。

在喜多郎的音乐里,我会在丝绸之路上漫漫远征,恍惚走进茫茫大漠,随古今中外的驼队探寻另个世界的奥秘。我写下了自己的想象所见,便是诗。







诗,似乎是可以信手拈来之物,又稀罕在它的可遇不可刻意求之。诗歌的伪装和虚假一览无余,无法不显形,所以诗歌是最真的。音乐也有高下轻薄深浅之分,也源于与诗歌近似的艺术哲理。

诗与歌里共有的音乐感使得它们能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话、吃饭、喝茶,好比一个是严肃内敛的兄长,一个是调皮活泼的弟弟。他们都是真善美的孩子。







一切的艺术都有共通的源头,但他们性情各异,舞蹈放任而欢乐,雕塑静默而哲思,绘画用身体说话,戏剧更与群雄媲美,电影拿技术做梦,只有音乐是逃脱藩篱之外的逍遥子,江湖浪人,随心所欲而不理会“世俗”,只有它是离诗最近的。

歌是乐曲的某种诠释和外化,但远远不够,一首乐曲可以填很多词,当然一首好词也可以谱曲种种。







我们说诗与歌,说的是它们的传承性,都是一种可以流传的民间艺术。民歌,民歌样的诗,最易被人们喜爱、记住和传颂。

我喜欢俄罗斯叶赛宁和西班牙洛尔迦的诗歌,也是这个缘故。







很多现代民谣都很诗化,是一种现代诗歌的摇滚化和民歌化,贴近人们的生活,促人思索,反复咀嚼玩味,是美的,诗的,歌的。

由诗到歌,由歌到诗,由文学到艺术,由诗歌到音乐,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好比我们学过的“通感”一词。







我喜欢可以读的诗歌,所以我写诗的时候是能够“听”到它们的,它们像一群爱跳舞的小生灵,动动胳膊扭扭腿,随时跃跃欲试。因为我喜欢将美好的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所以我离不开乐音的“伴奏”,这种乐音有时候是用文字烘托的(如押韵和“音符化唱写”),有时候是营造一种意境使然,诗的词句组合与音乐的音符串接一样,有时候只可意会,创作者在大量的练习和浸淫之后,随性挥就。







做一个诗歌爱好者,做一个音乐爱好者,有时候写写诗歌,有时候写写音乐,人生就真的浪漫了,而且是一点一滴的浪漫。


2020.11.15







听法国香颂「玫瑰人生」

(诗文/萱草)

 

 

雪中小径

他正打雪野中来
宽沿的礼帽边遮蔽着脸
玫瑰的记忆

雪径里有一只狼
摇着健壮会说话的尾巴

他的狗跟在主人身后
行人误以为是一只狼

多年以后





破旧披肩闪着绛红色
她开始臆想战争

那时她年轻的妹妹替她出征
故事从一个诗人开始

自一个雪天出发
她单薄的衣裙在寒风中
她飘扬的青春和逝去



人们总会怀想

如果犯下天下所有的错
还来得及修补和道歉
因为人生这本书要自己写
旁枝末节不必介意

麦子金色时记得收获
颗粒无收时无忘节省
一杯美酒化解冤仇
廉价的礼物代表尊重



记忆之颜

色彩将你蒙瞎
你以颜料为食
有时也将形混淆其中
上升悬浮,如泡沫无影

去吧!去那个拥有你的世界
还有我给你寄送颜料
将自己和那个世界抹杀
再一点一点洗出蓝味



请抬起你的右手

这儿有你最好的位置
像你的族徽不容亵渎
我们早已准备好朗姆酒
为你和我们共同的光荣

漂泊的船只永远寻找彼岸
这意外的想像多么美好
传说中她头发漆黑迷失
闪电是她偶尔恩赐的语言



奔赴我们的

多少幻想赋予勇气
你嘴角总是挂满轻蔑之笑
巫师也不曾断测你的未来
你行踪不定

给海洋泡沫行同虚无
鱼群失水也难以成鸟
世界奇妙因为无知与未知
爱人怎么你总是行踪不定



音乐之魔

无能为力重又鼓起风帆
梦得拙劣又太直接
跟随着一组绝望的旋律
空享一副惊世迷鸿歌嗓

拜跪在文字魔像前
怎能消褪这片刻的欢愉
唱吧!将乌鸦们统统撵出胸膛
剩下的时光尽管慢慢消受



再会仍将美好

他身穿蓝色燕尾
轻轻吐露最后一个字
舞台亮如白天
演员们像沐浴过的白鹅

他率领这群天鹅骄傲地巡礼
剧院屋顶哗哗哗响雷
天鹅们四散逃逸
他仍站在舞台中央惆怅

2014.2.5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萱作-上海萱诗文化

诗歌创作,戏剧创制,电影书写,艺术教育




萱作诗电影欢迎您!

以电影书写诗歌,视听的文学盛筵!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电影艺术!

 

 

萱作电影书写平台。萱作诗电影是萱作电影书写的实验作品,研究并践行诗歌与电影的融合艺术,秉承作者电影的创新风格,在艺术电影中独树一帜,目前主要开展中国远征军主题和上海诗人影像档案主题等方面的深度实践。与萱作诗歌、萱作诗剧、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艺术教育欢迎您!

诗教弘扬传统,戏剧教育锻塑全人!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审美艺术!

 

 

萱作诗歌戏剧教育平台。萱作艺术教育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开展艺术通识教育和艺术专业培训,是一种张扬“艺术化生存“的全新教育,涵盖美学、艺术学、诗学、戏剧学、艺术教育和美育等多项领域,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提高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

萱作艺术教育以诗歌教育为基础,戏剧教育为应用,目前主要拟包括萱作儿童诗歌教育理论、驻萱诗人专题诗歌讲座系列、萱作主题诗歌沙龙系列、萱作诗歌艺术节、萱作诗剧创制及演出、萱作诗电影书写及发布等六个方面内容,重点培养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的新人。

萱作艺术教育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歌欢迎您!

让诗歌点亮生活,让人们诗意栖居!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语言艺术!

 

 

诗歌,一步之遥——做一个“少年”


像一个孩子那样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内心深处藏一个始终年轻纯真的自我。

当岁月要夺去它们时,勇敢地说“不”,呵护自己一颗“少年心”。

少年心令我们永远向上,不屈服于命运,不肯轻易认输。

少年心让我们与世界同行,将生命延长若干倍。

有了少年心,你就可以走进诗歌了,那是你游弋的天堂。


萱作诗歌创作及分享平台。分享驻萱诗人诗歌及萱友们的诗歌,包括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朗读和诗歌品鉴等。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剧欢迎您!

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戏剧艺术!

 

 

萱作诗剧(戏剧)平台。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研究并践行诗歌与戏剧的融合艺术。融诗剧(戏剧)创作、制作、演出及诗歌剧本演诵等为一体。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文旅欢迎您!

诗意之旅,诗梦人生,按诗里的方式活着!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人文历史!

 

 

萱作文旅策划分享平台。带着诗歌去旅行,与最美好的人文相拥;在旅行中写最鲜活的诗,磨砺感受力和洞察力;过你想要的生活,用诗歌书写人生。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和萱梦诗剧场(萱作诗歌、萱作诗剧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同步打造萱作文化众筹平台,与众多优秀的文艺同仁共同开创中华文艺复兴新局面!让上海有诗,上海有好诗!上海亦有真正诗意的生活!萱作-上海萱诗文化的梦想:让人们诗意栖居!成为上海的诗意文化名片。

 

萱作中国独立诗电影文艺俱乐部源自萱作文化、金融、地产高端分享社群,社群文化“自强不息,义勇忠诚”、“坦诚、友善、互助与合作”,发挥萱作诗歌文化凝聚力作用,搭建金融、地产与文化的桥梁,创新价值,探索实践跨界共享经济,已运营六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诗与歌是什么关系——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