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围观“罗志祥”和“窃-格瓦拉”的我们得到了什么?

2020-04-28 17:23 作者:飞碟说  | 我要投稿



各位“吃瓜群众”最近吃得还过瘾吗?

是不是连“瓜皮”都啃得不剩了?

距离“罗志祥”“窃-格瓦拉”霸占热度榜头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这些话题的出现甚至一度缓解了中国银行“原油宝”的黑天鹅事件的热度。


甚至恍惚间,大家对新冠肺炎的关注度似乎也被冲淡了一些,这就是流量时代最真实的样子。

笑过之后,大家都学会了什么?也许有人学会了回去翻男朋友的手机,也许有人学会删除手机里的信息。

 



1.  娱乐至死的时代


媒介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

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电视机的娱乐主导地位,手机等移动端成了我们的“新欢”阵地。

根据《2019年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人均APP每日使用时长长达4.7小时,上班路上刷刷、上班摸鱼刷刷、下班路上刷刷、吃饭时刷刷、蹲坑刷刷、躺床上刷刷,每时每刻,都在刷刷。

如果每条资讯有300字,每天浏览20条资讯,一个月的阅读量能达到18万字。这是什么概念?

《论语》不过11750字,而《三国演义》通行版也不过73万余字。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泛娱乐化的内容中,一笑而过却没任何收获。

 



2.  热爱的,终将毁掉我们


早在1931年,阿道司·赫胥黎就在《美丽新世界》中向我们展示过这样的世界,人们安于现状,享受充斥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世界带来的快乐。

是不是很像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正在面临的真实情况?


原本拿起手机是想查阅资料,不过却被推送的信息带偏了路线,刷抖音、看八卦,回过神来,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我很佩服那些意志力坚定的人,他们拥有极强的自控能力,从不轻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林语堂说过“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当然,现在多元化的发展并不一定只能靠读书才能学习,就连最娱乐化的抖音,也能在里面学习你感兴趣的专业和知识。




3.  正确认识“幸存者偏差”


大众传媒将娱乐无限化的放大,自媒体横行的当下,每个人都能做“批评家”、“表演家”、“美梦家”。

面对成功的案例,顶级流量的变现能力让其他很多人眼红不已,顿时陷入集体的迷狂,大量地、不断地、重复地模仿生产各种浅薄的片段。


醒醒吧,别做梦了。

 他们只看到“一线流量”的成功,却看不到其他前赴后继模仿和追随者的炮灰,李佳琪只有一个、杨超越也只有一个。

不要被“幸存者偏差”蒙蔽了眼睛,感觉成功很容易,因为现实往往很残酷。

尼尔·波兹曼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人们真的会“娱乐至死”吗?

如果欢笑过后留下的只是空虚和麻木,以及对下次更强烈的期待,那这样的欢笑应该是廉价的。

 



4.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What have bee will be and what have been done will be done again.

这句西方的谚语很难找到严格对应的中国谚语,翻译过来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过去发生的,将来还会再次发生。”


人类历史如此漫长,一代复一代,故事无数。

我们很多事情,在外人的眼里,或者在后人看来,根本不过就是一个老套的电影情节。只不过,生活和电影不一样,生活难多了。

写在最后:生活已经不易,无需过多苛求自己,娱乐的“佳酿”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THE END

文:三石




 今日知识点:飞碟说-洗脑

1、《娱乐至死》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

2、4.7小时

根据《2019年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人均APP每日使用时长长达4.7小时。

3、18万字

如果每条资讯有300字,一个分每天浏览20条资讯,一个月的阅读量能达到18万字。

4、《美丽新世界》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长篇小说。在作者描绘的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家庭、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却都消失殆尽,人类的人性已然消泯,成为严密科学控制下,一群被注定身分、一生命运的奴隶。

5、幸存者偏差

又称为 “生存者偏差” 或 “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围观“罗志祥”和“窃-格瓦拉”的我们得到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