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丁丁与二战战机(4)

2022-09-14 20:54 作者:元帅哲哥  | 我要投稿

贝尔P-39型战斗机 (Bell P-39) 

贝尔公司的P-39“眼镜蛇”战斗机,是战争期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飞机。作为一种尝试,该机将发动机放在座舱后面,通过一根延长轴驱动机头的螺旋桨,座舱布置相应靠前,从而改变了飞机的构造。该机装有4 挺机枪,在发动机延长轴内还布置了一门37毫米机炮,在二战中这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强火力。该机还采用了前三点起落架,可能又是单座战斗机的第一号。


P-39并不受美军欢迎,被认为不适合空战,它被作为军援送给了苏联。在苏联战场上,P-39 相当争气,捷报频传。由于P-39装备了大口径机炮,单发命中带来的破坏威力给苏联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在东线常常担任对地突击任务,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幅画中,丁丁扮演的美国地勤拿着一根长长的传动轴,前端装有螺旋桨,应该指的是P-39独特的设计。


寇蒂斯P-40型战斗机 (Curtiss P-40) 

虽然P-40不是当时美国最更先进的飞机,但可以较快地投产,价格也相当便宜。美国称它为“战鹰”。因为欧洲战事吃紧,英国转买了原先法国定购的P-40出口型霍克-81A(英国称之为战斧式-Tomahawk)。英国移交给中国的100 架P-40C(战斧IIB),被部署在中国云南,并由著名的“飞虎队”用于抗击日本。由于战术得当,所取得的战绩比当时在菲律宾作战的美国陆军航空队要好得多。这次丁丁以中国军人的形像出现,画中的这架飞机也采用了“飞虎队”的涂装。说明P-40在中国抗战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格鲁曼F-4F型舰载战斗机 (Grumman F-4F) 

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国海军不得不以在速度和灵活性皆处于劣势的F2A“水牛”和F4F“野猫”对抗日军的零式战斗机。F4F“野猫”,这种短粗的小飞机是美国海军在战争头一年的主要战斗机。“野猫”式战斗机随同航母编队转战珊瑚海、中途岛、所罗门群岛等等战场,为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F4F不是“零”式战机的对手,但生存能力还是较强的。由于它坚固的结构和质量,使飞行员在危机中往往能安然逃脱。当1943年被F6F“地狱猫”取代时,F4F继续被轻型航空母舰使用直到战争结束。这次丁丁和白学仿佛在太平洋的小岛上,躲在树下观战。


洛克希德P-38型战斗机 (Lockheed P-38) 

P-38“闪电”战斗机,由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P-38被广泛应用于太平洋战场,最著名的战绩就是在布干维尔岛上空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并使之毙命。P-38拥有许多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优良特性,高速度、重装甲、火力强大,太平洋战场上众多的美军王牌均驾驶该机。日本飞行员对P-38 又恨又惧,称之为“双身恶魔”。然而,它在欧洲战场却不太成功。欧洲的空战多发生在高空,P-38没有足够的暖气,机舱内非常寒冷。在长距离的护航中常有驾驶员冻伤和疲劳失去意识的例子。机动性也不够好,在同Bf 109和Fw 190的格斗中常常处于下风。画中的丁丁完成任务后,竖起大姆指称赞“闪电”的性能出色。


共和p-47型战斗机 (Republic P-47) 

相对“飓风”和“喷火”战斗机来说,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的P-47“雷电”显得五大三粗,开始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甚至被飞行员拒绝使用。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很多飞行员就喜欢上了它。虽说“雷电”形体较大,灵活性也确实不如Me 109等,但它的发动机劲大,火力猛,生存能力强,只要不是要害部位,即使挨上几十发子弹也不碍事。而且俯冲性能好,在空战中只要抢占到有利高度,对敌机的俯冲攻击是很容易得手的。因此,P-47 一经使用证实其优势后,便受到了部队的欢迎,订单不断涌向共和飞机公司。各型“雷电”飞机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在欧洲和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少数几种曾大量生产并屡立战功的著名战斗机。


北美P-51型战斗机 (North American P-51) 

P-51“ 野马”,二战中盟军最优秀的全能活塞动力战斗机,也是盟军空权的象征,击落了4950 架敌机,占USAAF(美国陆军航空军)在欧洲上空击落总数的48.9%,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另外还击落了超过230枚V-1飞弹,甚至还击落了德国空军最精锐的喷气式战斗机。战争中美国总计生产了15575 架的“野马”,仅次于P-47“ 雷电”,另外澳大利亚按许可证生产了100 架。由于生产数量的庞大以及卓越的设计,“野马”战后在一些国家一直服役到1980 年代,并且民间至今还保有150 余架能飞的“野马”,使我们能时常看到这种二战名机的身影。画中丁丁接到紧急起飞的命令,正奔向自己的座机。


诺思罗普P-61型夜间战斗机 (Northrop P-61) 

为夜间作战设计的第一架美国夜间战斗机——P-61,有中型轰炸机那么大。装两台2000普-惠“黄蜂”发动机,有装在尾撑上的双方向舵以及前三点起落架。根据它漆黑的外表称这种飞机为“黑寡妇”,它于1944年中服役。在大战的最后一年,“黑寡妇”飞机作为陆军航空队标准夜间战斗机。那时,轴心国处于守势,同盟国也就没有遇到过饱和轰炸袭击。P-61通常独自出动去伏击各个敌方袭击者,或者作为轰炸机在夜间袭击敌军。世界上现存的“黑寡妇”只有两架,其中一架就保存在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中。丁丁正在绘制飞机的设计图,桌上还放着一只“黑寡妇”蜘蛛的标本。


道格拉斯A-1“天袭者”攻击机

A-1攻击机(英文:A-1 Attack aircraft,代号/绰号:Skyraider,A-1攻击机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现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研制,1945年3月18日首飞,1946年开始服役,作为美军舰载攻击机,一直使用到越战还在执行战斗任务。A-1攻击机为平直翼单座单发气动布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主力攻击机SBD开发的后继机种,其采用了活塞动力、螺旋桨驱动,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建立了战功,赢得了“天空袭击者”的绰号。图中丁丁身着美军航母降落引导员服装引导舰载机降落。



注:文章中的图片出自埃尔热工作室的插画《战航空发展史1939-1945》

丁丁与二战战机(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