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双标-TSA

2022-11-12 17:58 作者:云柏奥-少峰  | 我要投稿


之前发过几期免疫荧光的推文,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原理和一些实验步骤,不过之前发的是荧光标记二抗的步骤,今天再发一期基于TSA技术的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双标。回顾请点击: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多标

图片


01基本原理 

酪酰胺信号放大(TSA,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技术是一类利用辣根过氧化酶(HRP)对靶蛋白或核酸进行高密度原位标记的酶学检测方法。


此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酪胺Tyramide的过氧化物酶反应(即荧光标记的酪胺盐在HRP催化H2O2 下形成共价键结合位点),产生大量的酶促反应,该产物能与周围的蛋白残基(包括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残基)结合,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形成大量的荧光素沉积,实现信号放大。还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免疫标记,使用不同的荧光酪胺实现多重荧光染色。


简单来说,用这种方法做多重免疫荧光是利用二抗上带有的HRP(而不是直接偶联荧光素),来催化后续添加入体系的非活性荧光素。荧光素在HRP和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被活化,跟临近蛋白的酪氨酸残基共价偶联,使得蛋白样品与荧光素稳定结合。


然后微波处理,前一轮非共价结合的抗体被洗掉,共价结合的荧光素还留存在样品上。再换个一抗来第二轮孵育,周而复始。等到所有抗体孵育结束,荧光素都结合好后,最后去检测结果。


图片


02优势 

首先当然是信号放大啦,TSA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用传统方法无法检出的低丰度靶标。基于酪酰胺的信号放大技术能够提供极强的敏感度、检测极微量的目的抗原。
其次是省心,由于每次体系中都只有单一抗体孵育,因此无需担心抗体交叉反应,以及一抗二抗种属匹配问题,同源异源都一个步骤,大大减少了实验设计时不同种属抗体选择匹配的限制。但是节约不了时间,每个一抗都是要4°过夜孵育的。
再次是能大大节约一抗,因为是信号放大技术,为避免背景荧光过强,所以一抗稀释比是常规建议稀释浓度的5-10倍。
最后是能实现多重荧光标记,可同时进行五个颜色通道以上,这是传统间接荧光法染色和显色法多重免疫组化所做不到的。这种方法能真实反映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极大地节约珍贵的样品。

图片


03实验步骤

具体步骤为图片(下载看更清晰)

图片
图片


  • 注意事项

1. TSA试剂室温融化后,使用离心机进行短暂离心,干净吸头吹吸混匀后取用。

2. 与荧光二抗相比,TSA试剂盒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强的信号。因此一抗使用浓度需降低,一般在抗体说明书建议的稀释比基础上再扩大5-10倍,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导致的背景荧光。建议设置一抗梯度浓度获得最佳效果。

3. 如背景荧光较强,建议增加组织自发荧光淬灭步骤。

4. 荧光Tyramide的建议稀释比是1:500,可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稀释比例(建议稀释比例范围1:200 - 1:1000)。

5. 如进行多重荧光标记,建议先孵育多抗,后孵育单抗;先孵育低丰度目的蛋白对应的抗体,再孵育高丰度目的蛋白对应的抗体。

6. 表达最强的指标用最弱的荧光,Cy3强于FITC,所以最强的用FITC 标记;

7. 表达弱的先标记,即在加抗体时Cy3标记的最先加进去,防止串光;

8. 操作时请穿实验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图片


  • 常见荧光通道


图片


以上就是小诺关于石蜡切片免疫应双标的一些经验分享,如有疑问,欢迎加下图微信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当然,看完如果有收获,也欢迎关注转发,我是小诺,一个讲干货的实验员!咱们下期见!


更多信息,请加下图微信详询。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双标-TS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