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女子经常低热、恶心、乏力,竟是自免肝悄悄“捣鬼”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非传染性肝病中一类重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它是一种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对自身肝细胞或胆管细胞的一种“自相残杀”式的病变,当免疫细胞紊乱无法分辨敌友,人体健康的肝细胞就成为消灭目标,自身免疫紊乱后导致肝细胞损伤,损伤一定程度导致肝硬化。这种疾病以女性发病为主,严重危害着女性朋友身体健康和生命。

张女士,女性36岁,身体一直很好。去年公司安排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去医院做了一部分检查没找到原因,身体无任何不舒服就没放在心上。然而,今年以来,人感觉比较疲劳乏力,今年体检发现转氨酶进一步增加。这次王某有点担心,为什么没啥症状,转氨酶却一直在上升呢?于是,再次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告知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肝炎。

为了得到更好地治疗,张女士通过多方打听,找到肝病专家刘黎主任,刘黎主任在了解到王女士的来意后,立即安排护士带其去做全面的检查。根据仪器检查的结果与她的身体情况,随即肝病专家刘黎主任给患者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平衡免疫。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患者康复出院,本次为第三次复查,结果良好,病情非常稳定,肝功正常,肝硬化也得到控制,逐渐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在已经基本回归健康生活。

刘主任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肝病,发病原因不详,发病原因与自身免疫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上最典型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四种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病时往往会有一些肝外的表现,比如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延误了本病的及时发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因此被称为中老年女性的健康“杀手”。患者病情多数呈缓慢发病,少数可呈急性发病。病情发展到肝硬化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身免疫性肝炎善于伪装,不动声色地吞噬肝细胞。患者初期只是觉得乏力,化验检查为转氨酶升高,发展到一定时期会有黄疸,此时可能已经为严重肝炎甚至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