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章 州平特访诸葛庐 竹屋做媒黄月英

2023-08-01 23:02 作者:夫君的睡姿那么美  | 我要投稿

   一晃,我已经在南阳孔明家待了半月。正巧不巧,我来三国的那天,见到孔明的那日正好是初一。今日正好是十五。夏末初秋,正午十分炎热,早晚却分外凉爽。

    这位流芳百世的旷世奇才,日日夜夜都捧着本书,坚信与努力确实不负盛名。我每日醒来都大约已是巳时,上午九点多。而我都是在他那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书文中醒来的。有时候觉得清晨耳闻孔明先生亲自朗诵贤者智士之书,确实是 一件极其风雅之事。他的声音雄厚而温润,铿锵有力且顿挫有声。有时他还会时不时弹奏些古琴曲,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在那个时代只学过一些古筝,并未学过弹琴。不过这婉转如御风拂柳,沉静似高山深谷,清脆若百雀啾鸣的琴音里,我能 知道,御风拂柳是他温润如玉的处事方式和彬彬有礼的待人态度;高山深谷是他揽天怀地的理想和寄心山水江山的抱负;  百雀啾鸣是他虽志在庙堂情系百姓却不图功名利禄的淡泊情怀。

    我今日起得早,因为昨晚又梦见了我喜欢的那个人。梦中的他说自我走后非常想念我,如果可以他希望重新来过,不想再失去我。

    呵呵,笑话。他算是我的前男友吧。欺骗我的感情,我干干净净一个姑娘却因为他而“被小三”。我真的没有办法承受那一切。不过如今想来,却已经是前尘往事了吧

我煮了粥,给诸葛亮送去。

 “今日,你起得比寻常早。”他放下书,接过我手中的这碗粥。

  “孔明先生作为这里的主人天天早起,我也不好意思睡懒觉。”

    “这是你做的?”诸葛亮尝了勺粥。

    “不然呢?这里就你我二人,不是你做的,自然是我做的了。”我撑着头看着他喝粥,也看着他的嘴皮子一闭一合地蹦出两个字

    “难得。”

    几日的相处下来,发现其实他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冷,有时觉得他只是个读书人,可是他身上总透露着读书人身上没有的英气。

 我与他的相处算不上有多好,却也不差。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有时我会羞于跟他说话只因认定自己有那个时代与生俱来的傻里傻气。生在和平年代的我怎么能体会战乱给百姓带去的疾苦。都说安逸惯了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我跟孔明一比较,就觉得自己确实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命。闲来无事,帮诸葛亮整理书籍卷册,偶尔学着写几个篆体,以后也好在三国混用得着。

他对我嘛,说不上来哪里好,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好。有时候跟他说话他只顾一边看书,回我“嗯,嗯,哦。”于是只要他认真看书的时候我就不再去打扰他,免得讨嫌。有时听他弹琴,觉得好听,便跟他扯伯牙子期知音难觅的典故,或谈及一些我也知道的历史事件时他倒是能够露出几分赞许的神色,还有眼睛里一抹我看不懂的东西。

    正午十分,诸葛亮一位好友博陵崔州平来访。暖阳透过沙沙扇动的树叶,将草庐笼罩起来。草庐旁一棵香樟古树郁郁葱葱。树下,一位曼妙的女子正以书遮脸,呼呼大睡。

一位身材纤瘦,长相格外清秀的公子扣了扣草庐的大门“不知孔明可在否?崔州平到访。”

    在一边耕地的孔明闻声开门“原来是州平兄啊!请。”

 “孔明兄,别来无恙啊。”崔州平边走边问孔明“那位在树下打盹之人是何人?”

 孔明微笑道“一位借居草庐的姑娘。

 崔州平眼神突然露出玩味,嘲弄孔明道“姑娘?借居草庐?”

孔明见他如此,便笑出了声“人家跌伤于林间,幸我那日巧遇,否则怕她早已饿死山中。你可别打趣我。”

“哦原来如此。因而那姑娘无论如何都要感谢恩公你的救命之恩,于是以身相许?”崔州平坏坏一笑。

  “你这人哎。”孔明摇头叹气。

 “那姑娘住几日了?”

  “已有半月。”

    “半月!什么奇女子能让孔明你留居半月啊。”

 “她腿伤未愈。”

 “哦?。网”崔州平话未讲完,只听得门外传来甜美动人的声音。

 “孔明。。我睡梦间依稀看见有贼人闯入你屋中!”我刚刚睡醒之际加上我认为的情急之下把先生二字省去了。

  我说完就进了屋子,见有一眉清目秀的公子与孔明对坐在桌案前,案上香茗袅袅,清新宜人。嗯,是客人,不是贼人。

 “嗯。。那个。。我看错了,我梦游,梦游。还请公子见谅。”我镇静而不是风范地朝崔州平拘了一个礼。

  他回礼道“在下崔州平,孔明之友。”

  我道“公子相貌清秀,必定亦是位高尚的文人雅士,不然就是智士能臣,一看便知是孔明先生之友。”

  崔州平本就欢喜的脸上笑得更是灿烂了。

 “小玉不叨扰先生公子谈话了。”说着转身离去。

  屋内

 “梦游竟也能说出这许多夸我的话,确是位奇女子。”崔州平笑道。

 孔明扇了扇羽毛扇,笑着摇了摇头。“州平兄此番前来可有要事?”

 “正是。沔南名士黄承彦想要将其女儿许配于你。”崔州平喝一口茶道。

诸葛亮眼光下视,轻摇羽扇。

 “小弟认为孔明兄既寄心于大事,娶妻这等事自然要慎重考虑。”

 “黄承彦。。容我想想。“

这屋子并不是很隔音,在草庐外扫地的我好巧不巧地听见了“黄承彦“这三个字。

 黄承彦,三国时期名士也。且他最著名的身份是诸葛亮之岳父。

 忽作大风,把我好不容易扫成堆的垃圾吹起来,树叶灰尘卷到我脸上,凌乱了丝丝鬓发。

反正他的妻子的确是黄月英。

“小玉姑娘,替我去煮壶水。”孔明走出竹屋对我道,看见眼前的女孩撑着扫帚,眼神放空的模样不由得嘴角上扬。

崔州平此时一盏香茗入喉:“话说这茶真是香气袭人,回香无穷啊!回头孔明兄送我一包。可好?”


第二章 州平特访诸葛庐 竹屋做媒黄月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