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漫橘林路》第十三章 新合作,新启程 13.1 与楚风的合作
[迷鹿遇森迷路遇森·个人原创小说]《曼漫橘林路 》(正式用名) markdown 版本 2021年3月8日 Bilibili 发布连载



《曼漫橘林路》第十三章 新合作,新启程
13.1 与楚风的合作
在林墨桔陆曼其他们开学不久后,他们和楚风又见面了。那个邻校的学长,之前特意请求见上林墨桔他们一面的学长。
只不过这次,不是缪洁姐转达的信息,而是陆曼其告诉她的。
陆曼其:
“楚风学长今天会来,应该是有事情要谈。”
那天中午陆曼其去接林墨桔下课的时候这样和她说。
楚风找他能有什么事呢?应该是和早餐屋有关。他们也不过是大三的学生,一时半会还不会进入社会,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成就,如果他是想找他们做项目的话,时间方面经验方面都是不太可能的。他们之间唯一的交集,也就是早餐屋了。那天中午,陆曼其和齐安他们说了自己心中的猜想,希望大家也有点心理准备。
林墨桔:
“那你安排好时间吧。”
不管所谓何事,人家既然来了,就是客人。怎么着也不能怠慢了人家,具体的事情到时再说。
那天晚上,林墨桔他们见到了楚风。挺长时间不见,也不觉得陌生。知道楚风的来意之后,林墨桔知道,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一时之间是不可能解决的,这么多人在这也不可能很快答复。
楚风:
“请你们商议之后再答复。”
因为是和陆曼其他们严重相关,这件事情,楚风觉得很有必要亲自来一趟。而且他并没有打算尽快得到答复,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当然,他也不希望这个时间太长,毕竟自己也需要时间着手准备。
陆曼其:
“好的。不管怎样,还是谢谢您了。”
林墨桔:
“楚风学长,我们先去图书馆了,就不多陪了。”
听说他今晚还要回去,林墨桔希望留一些空间给他们聊聊天。
楚风:
“没关系,你们去吧。”
林墨桔带着蓝靛青去了图书馆,陆曼其则留下来和楚风聊了会天。这种重要的事情,还是留给男人们比较好,另外林墨桔他们还不熟悉其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利益或者风险。
陆曼其说得一点都没有错,靠的不是直觉,而是推理与判断。楚风是为了早餐屋才来找他们的,希望能够合作,合作进一步开发早餐屋。楚风希望自己的母校也能够有一间这样的早餐屋,毕竟近水楼台,从友谊之校引进早餐屋,也算是情理之中。
城市的工作生活让楚风感觉很累,内心的渴望一直在叫嚣。他希望找到一个出口,找到一个生活工作的乐园。他想到了陆曼其他们的早餐屋,意识到自己当初看到这间早餐屋时内心悸动的原因。学校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那里,自己也许能够有一番作为。虽然最终的结果难说,但是楚风决定尝试,尝试一些其他的可能,看看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楚风决定开发、拓展学校市场,他希望每个学校都能有这样一间早餐屋,每一个城市的学校都能够有。去告诉他们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又不仅存在或适用于校园。楚风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学校主题连锁,当然如果项目和面积能够合适的多一点,会更好。
这次来到早餐屋,这里始终保持着原始。清静而非过多热闹。能够保持初心,关注细节,而不将目光焦灼地放在营利上面,着实能够考验一个人的耐性。他们还是学生,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他们依旧选择锻炼自己的心性,这一点就是难得的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们并没有因为大家都是学生,就将品质服务环境等降低,反而愈发的要求严格。这就像是人,相处时间久了之后,一丁点的细节都能够引发不满。想要消除初期的美好的忽略,只能够更加认真,更加严格,做出比始终如一还要好的东西出来。
原本的纯粹相见,谁能想到会引出一个合作项目呢?楚风知道这件事情必定不能速成,也不适宜速成,即使已经有了陆曼其他们的“先例”。楚风给了陆曼其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商议。其实市场上相似的东西,或者跟风进而抢占市场的事情,很常见。当初邻校建议他们再开一家的时候,陆曼其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最终放弃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做,也不打算做这么多。同样的一件事情,做一次,做一件,看自己能够做多好,坚持多久,这才是他们的主题。无谓的扩展只会适得其反。
楚风提出合作意向的时候,陆曼其他们觉得可以考虑,说句现实话,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就算是楚风不跟他们打招呼,也不会怎样,最多,这人,不交罢了。打官司吗?谁有那个闲情逸致呢?恐怕不到那步,两个学校就会出面私下协商解决而不想影响两校之间的情谊和声誉吧。人,除了做事要成熟,思虑周全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品行端正,手法光明。关于具体的合作方式,是出资合作,是授权,还是买断,他们都可以考虑之后决定。每一种方式都有着不一样的利弊。当然,他们还是借了两校友好扶持的名头,给足了学校面子。
在做最终的决定之前,陆曼其他们先分析了利弊,和需要做的事情。虽然在接触中觉得楚风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但是毕竟没有长时间接触过,更不能说多了解了。陆曼其他们又对楚风的背景做了细致的了解和调查。除了对这个商业伙伴和合作项目进行了分析之外,陆曼其他们还网上调查了一些合作注意事项,其中还包括向父母的咨询。为此,陆曼其还专门回家了一趟,和父母好好进行了沟通,尤其是他的父亲。他们这些经验还是很多的,社会阅历也丰富。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陆曼其他们,包括林墨桔的意思就是,借此机会,学习学习,并且尽可能多得去吸收,去经历,获得更多的经验总结。
陆曼其打听了一些楚风的事情,听说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算挺有名的。从同学们口中,陆曼其还是能够了解到一些八卦的。另外通过拜访一些老师和教授,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还在,陆曼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回到家之后,陆曼其的父母知道了这件事,严肃了起来。他们知道或许当时陆曼其他们创业还像是小孩子在玩,增加点经历,那么现在他们已经足够认真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每月的收入以及详细报告,他们都有看,他们有着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做这一件事情,而不仅仅是玩玩。他们给自己的定位也很高很明确,不仅仅是挣钱。他们着重于分析以及整个项目的管理。不用再等到他们毕业,也不用等到他们工作,更不用让他们工作几年看看,现在的他们已经可以接收相关的磨炼了。周五晚上就回去的陆曼其,直到周日晚上才回来。他的父母,尤其是父亲为他上了很好的一课。他还跟着父亲一起去了趟公司,见了客户。也算是临时抱佛脚的感受了一番。就算是闲聊时的谈话,看似平常随机,其实也决定了印象,成为考量因素之一。真正无关紧要的话,不会出现在他们这个层次的人口中,并非刻意思虑,而是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说话方式和思考方式。
陆曼其询问了自己的父亲,关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了解的并非是表面的金钱交易,而是背后可能存在的种种社会上的现状,真实存在的现状。他想通过这次事情了解到更多的关于社会上的信息,虽然他们之间的情况都了解。最终,陆曼其的父亲没有进行任何的干预,完全放手,将思考权和决定权交给这个他很放心且正在长大的儿子。他相信这也会是自己送给未来儿媳林墨桔的一个礼物,他的儿子,一个优秀的男人。
最终陆曼其他们决定采用买断的方式,楚风可以在他们学校之外的任何一所学校进行类似项目经营,只需提供一定的资金用于这个项目经营的允许。其实这笔钱,相当于是友情诚意金。做人做事方面,都达到了让人满意的效果。陆曼其他们学校是他们的母校,也是早餐屋最初建立的地方,这种主权和权威,当然不能够随意割让或者被挑战。楚风的第一个试验点当然是他离开了十多年的母校,这个项目得到了三方(陆曼其他们,楚风的母校,陆曼其他们的母校)的欢迎和支持。
楚风给陆曼其他们提供了一笔不算多多也不算多少的诚意金,这个数目也是陆曼其他们商议之后的决定,当然也不可能多要,否则就太为难人了,像抢一样。陆曼其他们的意思很明显,收,不多收,大家做个朋友,以后有需要合作的地方再进行合作。
再说了如果楚风能够帮助他们扩展,并且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他们也是能够近距离地看到它的成长的模样的。如果他们以后真的还有兴趣继续做这件事情,和楚风友好良性竞争,总比恶性循环好。和一个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总不如选一个可以好好交流的。他们不参与也不阻碍楚风对这个项目的扩展和改造。
陆曼其知道,人有时候不应该那么贪,急功近利,可以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让它自然成长。更何况他们现在重要的精力还是在学习上,在他们对未来的保障上。古语云,成家立业,陆曼其不想打破成了一半的家,更不想空想还未去立的业。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吧,没必要把修正变成主途。
当知道陆曼其他们的想法和意向之后,楚风非常的高兴。从接到陆曼其的电话的那刻起,他就一直按捺着自己的心情。因为陆曼其在电话里说:“楚风学长,有时间吗?我们见面详谈吧。”
他们约定了见面时间,也都如时赴约,谈话很愉快。惊喜和意外的是,他没有想到陆曼其他们准备的是那么充足,考虑的是如此合情合理。直到那一刻,楚风才明白早餐屋的存在,存在的意义,以及支撑它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是陆曼其他们自己,早餐屋是他们的显化,相当于是一个外在,支撑外在的自然是内在。他们不会让它们腐朽,他们尽力去给它们更加完善的生存土壤。尽管它们也存在着竞争,会进行优胜劣汰,但是如果不这样的话,它们又怎么更加美好呢?
楚风告诉陆曼其他们自己还需要回去做些准备,处理一些事情。既然准备做这件事情,自然地,就不能三心二意,也不打算半途而废,要不然这笑话恐怕两个学校都会笑得尴尬的。陆曼其自然知道楚风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合作方式决定了这件事情是楚风自己独挑,不管怎样,都不会给学校造成什么损伤,但是人都有一种心理,喜欢好的,避免不好的,倘若日后两校在谈合作联谊的事情的时候,这次的项目难免会被谈上几句,好的自然会说好,不好的话丢的只会是楚风母校的脸面。
临走之前,楚风说要答谢陆曼其他们,邀请他们在学校附近吃饭,餐厅也已经订好了。这一顿合作宴,怎么都要吃的。陆曼其他们关了早餐屋,挂上了告知牌,包括缪洁姐也都赴了这宴。这也是大家的事情嘛,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应该见证这一刻,而不是紧靠曾经的投资关系来决定去留。
缪洁姐很高兴陆曼其他们能够进行这次合作,能够走到这一天这一步,能够有如此的发展。这一次的合作宴没有谁觉得谁适合来谁不适合来。说句入情入心的话,就是一顿饭,一顿大家聚在一起展望未来分享喜悦的饭。如果将这份心这份情这份意进行了限制,陆曼其他们也就不会进行这次的合作了,也不会走到今天了。记得上次楚风有心邀请他们吃饭的时候,被林墨桔他们拒绝了,原因是不合适。林墨桔说倘若他们之前就认识,那饭是怎么都会吃的。人家因情而来,自然不能失了情分。更何况还是那么多人,即使再是学生,也不能厚了脸皮毫无羞耻的去。饭谁都能吃,却不是所有的饭都能随意吃。如果真想聚餐,他们自己也可以组织,说不定下次楚风来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做东。只不过这个下次,真正做东的还是楚风,而且理所应当。
其实那时的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决定和合作,竟然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女人,缪洁。
就像那天吃的饭一样,就像林墨桔陆曼其他们的早餐屋一样,缪洁的感情也和饭和饮食有了很大的关联。
那顿晚饭,代表了陆曼其他们的一个新的开始。中国人常说,吃饱了好干活。楚风陆曼其他们自然是吃得愉快,吃得自然,吃得心满意足。按理说,楚风是个男人,应该不太在意一些吃饭的细节或者规矩。其实他本来也不太在意的,直到有一天一个女性朋友对他说,她现在吃饭有点忌讳,不太希望听到一些倒胃口的话或者看到一些不合适的场景。每个人都有自己舒适的吃饭方式,可能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不吧唧嘴,把骨头或者刺吐掉或剔开,但是很多人会不太忌口,喜欢说话,喜欢评价。其实吃饭就是吃饭,不是美食家,不是来吃一口尝个味就走的,如果不好吃不喜欢吃,避开就是少吃点就是。尤其当别人或自己请客的时候,都不太适合说出不适合的话,现在的人太随意了,反倒不在意也忘记了吃饭的真正礼仪。作为请客者,楚风自然会事先选择一家口碑还不错的,环境也不错的店。他会问“还合胃口吗”,不会问“喜不喜欢”,因为两者的差异绝不仅仅在喜好和情感倾向方面。点的东西自然是喜欢吃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喜欢的你就多吃点,不喜欢的你可以一点都不碰。在陆曼其林墨桔他们这里,楚风听不到一点让人倒胃口的话,看不到不适合的举动。
他们对待饮食的心,是那么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