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用点凑数的

2022-03-15 23:54 作者:㐃1414213562373㐃  | 我要投稿

IT之家 3 月 15 日消息,据中国科大官网发布,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与多伦多大学 Oleksandr Voznyy 教授合作,在胶体量子点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在量子点合成过程中引入晶格应力,调控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获得了具有高度发光方向性的量子点材料,此材料应用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中有望大幅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Science Advances 8, eabl8219 (2022)]。

外量子效率(EQE)是 QLED 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因此一直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然而随着研究的推进,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已经趋于极限(100%),这时若要进一步提升 EQE 须从外耦合效率角度入手,即提升器件的出光效率。在提升外耦合效率方面,外加光栅或散射结构的方式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并带来诸如角度色差等问题。基于此,不增加额外的结构而是使用具有方向性的发光材料,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 QLED 中使用的量子点材料并不具有天然的发光偏振,针对这一点,研究团队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设计,在核-壳 CdSe-CdS 量子点制备过程中引入不对称应力,该应力成功调制了量子点的能级结构,使量子点的最低激发态变为由重空穴主导的面内偏振能级(图 1)。

不用点凑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