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老阿姨 之 查合理还是查合规

如果某项业务流程合规但价格疑似不合理;
如果某项业务价格合理但流程不合规;
作为内审人,哪个才是工作重点?
有人说流程不合规肯定是缺陷,做实的缺陷,提了不会错;况且有时候价格是否合理涉及专业性,难以下决定;
但是内审老阿姨根据数年的经验,想说重点在合理。
原因很简单,一是如果你的报告每次都是流程不合规,在这个结果为王的时代,不但管理层听厌了你的报告,可能办公室同事们都边缘化了内审人;二是长此以往,业务部门在了解了流程规则之后,主动“违规”达到目的。甚至嘴角一斜对审计人说:“我们所有的业务操作都是按照流程要求,肯定保证合规,但我们不能保证价格一定是合理的。”你说气不气人。这时候,如果审计人以业务操作“不合规”为由下结论,那和业务部门的矛盾肯定是无法调和的。闹上个三天三夜,管理层还不想听。

流程不合规价格合理,怎么看?本阿姨观点:不能因为流程的枷锁束缚住效率。流程不合理但价格合理,OK,不提这个缺陷又如何。借着一杯酒的欢乐时光,提一下今后流程的要求,顺便与业务部交个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呢。
流程合规价格不合理,怎么看?本阿姨观点:找出不合理的项目,使之逐渐合理,才是内审人对企业的价值;
如何判断合理?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核心价值。
如果是一个标准产品,比如一台电视机,什么型号配置在购物网站上一搜就能大概了解价格区间。
但是如果是非标准产品,这个结论可能不太好下。
比如有一个企业,采购叠加了许多采购条件的,导致每个供应商都不能完全满足。满足价格的不能满足供货周期,满足供货周期的价格不是最优,最后如何取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制条件?
无论你是一名外审转内审,还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甲方内审,保持业务的好奇心与不断地杂学是一项基本功。无法判断非标产品价格的合理性?没问题,今年就不提缺陷呗,今年的任务就是学,学习工程,学习电商,学习一切你所不知的新事物。学了两年总有些心得,再去审查是否合理,也犹未为晚。你需要做的是合理安排工作,保持每年都有滚动的学习项目,和滚动的审计项目。
都说千万不要把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十年。本阿姨很反对万事缺陷归类为流程不完善,财务记账不精确。
先说合理,再说合规。让内审人越做越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