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癌症患者需要补充优质蛋白,到底哪些才是优质蛋白?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不论是健康的普通人群,还是患病的肿瘤人群,都格外注意饮食均衡。
其中,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物,也是不少肿瘤患者被建议多补充的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蛋白质才是更优质的呢?

怎么判断哪些是优质蛋白?
虽然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但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质量也有所不同。衡量蛋白质优劣的主要标准有两个:
一是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成分,包括是否含所有必需氨基酸,以及氨基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体需求;
二是蛋白质的可消化性。
1、蛋白质分类
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质和量不同,具体可以把蛋白质分为以下几类:
①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氨基酸种类比例与人体需要基本相符合,人体比较容易吸收。完全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健康,还能促进生长发育。
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蛋白都是完全蛋白质,如蛋类和肉类;植物蛋白中的大豆以及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中所含的也属于完全蛋白质。
②半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基本齐全,但是氨基酸种类比例不太合适,半完全蛋白质多存在于小麦、大麦之中。若是以这些食物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虽然可以维持生命,但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很差。
③不完全蛋白质
不完全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齐全,且氨基酸种类比例也不合适,不完全蛋白质多存在于各种动物软骨、韧带、肌腔和肉皮之中。若这些食物作为蛋白质的唯一来源,不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作用也很薄弱。

人体合成蛋白质需要所有9种必需氨基酸,当其中任意一种必需氨基酸供应不足时,蛋白质的合成就无法继续。
所以蛋白质的质量是由含量最少的那种氨基酸决定,而不是取决于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可以称之为氨基酸的“木桶效应”。含量最少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植物类食物大多属于不完全蛋白质,因此存在限制氨基酸,例如米饭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玉米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等,所以植物蛋白合成肌肉的效果通常要比动物蛋白差。
注意:
虽然植物蛋白大多属于不完全蛋白质,但是它们所缺乏的氨基酸不同。因此,同时摄入多种植物蛋白,能获得所有的必需氨基酸。
例如大米缺乏赖氨酸,但其含有丰富的甲硫氨酸,而除了大豆之外的其他豆类通常缺乏甲硫氨酸,故米饭与豆类(如加入红豆的杂粮饭)的组合就能获得所有必需氨基酸,因此饮食要多样化。

2、蛋白质吸收利用度
那么,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有多少能被人体吸收呢?
对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评估小组在1989年提出了蛋白质质量评估方法,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分数(PDCAAS)值来评估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好坏。
可消化性最高(PDCAAS 0.9~1):动物蛋白(蛋、奶和肉类)、大豆蛋白、乳清蛋白粉。
可消化性中等(PDCAAS 0.5~0.9):其他豆类(72%~84%)、花生等坚果、根茎类蔬菜。
可消化性偏低(PDCAAS <0.5):面粉、米、玉米等植物类食物。

综上所述,蛋、奶及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吸收利用度更高,植物性食物除大豆蛋白和黄豆蛋白之外,都低于动物类食物。
市面上一些胶原蛋白饮料实际上PDCAAS很低,只有0.08,也就是说这些“补品”吸收利用率很低,起不到补充蛋白质的作用,更不必说补充胶原蛋白了。因此,我们在购买营养品时还是需要多掌握一些相关知识,才不容易上当。
【关注公众号:爱递医学汇,了解更多癌症营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