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之后》by阿迪亚香提 序:觉醒不是天堂

序 觉醒不是天堂
觉醒不是天堂。
很多人认为,觉醒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是一个达到后,就高枕无忧的天堂。
而阿迪亚香提以平实、睿智而又现代的语言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我们因一厢情愿而导致的误会。
对于觉醒,他给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在日常状态下的我们,就好像开车在高速路上飞驰,一时的觉醒,就好像我们突然把脚从油门上移开,并且意识到周遭的一切,都无法界定自己,从而停止为分裂的状态添加燃料。
但经历一次某种程度的觉醒后,我们的模式依然存在,我们的小我依然在运作,车子依仍旧会依照惯性继续前进。
我们会情不自禁的通过对想法、情绪以及生活中的一切的认同和笃信来继续加油,直到下一个觉醒的时刻出现。
一次觉醒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我们能够达到的可能性,让我们尝到了高等意识(个人更愿意称之为本真意识)状态的滋味,并且为我们以后的努力提供一个参照点。
觉醒也会带来相应的麻烦,你可能会由此有了优越感,陷入人生失去意义的低迷状态,或是陷入对高等意识状态(本真意识)的执著。
而阿迪亚香提告诉我们,觉醒意味着放弃自己对于一切的执著,不再相信小我编织的任何谎言,哪怕是那些与觉醒有关的谎言。
我们愿意相信那些谎言,是因为我们需要靠他们来加强小我。
当我们这么做时,必然不会具有觉醒所必须的臣服心态(臣服概念可以通过阅读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第十章进行理解)。
因此,想要觉醒,我们还必须具有真正的臣服品质。
阿迪亚香提在书中也提到,觉醒意味着与无法避免的任何事情无条件的合作。
这正是对这种臣服的品质所做的最好描述。
很多人认为,我们所受的制约是我们觉醒的障碍,觉醒就是要将它们清除掉,让他们土崩瓦解。
其实,也正是这些制约,构成了我们的个体性,正是这些制约为我们的觉醒提供了机会,我们觉醒的努力就是要通过挣扎来获得自由,摆脱这些制约的控制,而非要将它们彻底消除。
阿迪亚香提告诉我们,在觉醒后,这些制约,这些模式依然存在。
大师与一般人的区别(我更愿意称之为觉醒的人与未觉醒的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仅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受制于这些制约,而且会在刹那间洞悉到这些都是幻觉,从而彻底看透它们,于是这些制约也会立刻消退。
觉醒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的效果可能会持续一瞬间,它能维持的长度并不依靠我们的意志力,我们无法通过努力来让它延续。
当我们可以不断地做出觉醒的努力,不断的、毫不气馁的一再重新来过,将焦点放在付出努力,而非对结果的执著上,这种心态就是一种觉醒。
书中像上述这些中肯智慧的分享比比皆是。
阿迪亚香提作为一个这条路上的过来人,像个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样,耐心、细致而又慈悲的为我们指路。
但作为一位真正的大师(注:一个觉醒本真的人),他仍旧鼓励我们自己去尝试,去聆听内在的声音,去找到自己内在的指引,独立的走上觉醒之路。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你没有为觉醒付出过真诚的努力,乃至有过某种程度的觉醒体验,那么本书所探讨的一切,都将只是某种理论上的探究,而不会对你有实质性的帮助。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共鸣,有什么样的收获,就是对你修行程度的一个精确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