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淘汰,绝户再现”:走到尽头的,是这些家庭的血脉
01
有一个谁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万事万物都在相互竞争,为了生存而获取更多的资源。唯有那些成功者,才能得偿所愿。不成功者,就只能被淘汰了。

在上一个世纪,有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科学界的实验,老鼠乌托邦实验。
科学家给老鼠选择了合适的空间,再配上充足的资源,让老鼠在其中繁衍、生存。经历了五年多的实验,最后以老鼠的停止繁衍,逐渐死去,而落下帷幕。
在这五年多的观察中,科学家发现,在第一阶段,由于群体中的老鼠差别不大,所以它们都能找到配偶,顺利地繁衍后代。
第二个阶段,鼠群出现了竞争,强者拥有的配偶多了,而弱者拥有的配偶少了,但群体的数量,还是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当中。
第三个阶段,实验环境中的资源不够了,引发了鼠群的争斗,强弱的差别,越来越大。以至于不少弱小的老鼠,都在孤独和无助当中死去。
第四个阶段,由于老鼠的数量减少,出现了近亲繁衍的情况,所以新生老鼠的存活率,大幅度下降。第五个阶段,鼠群再无繁衍的欲望,实验以最后一只老鼠的死亡,而宣告结束。

02
这“老鼠乌托邦”的实验,让无数社会学家和科学家都不解,明明实验环境中的老鼠,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繁衍,为什么最后还是会走向灭亡呢?
后来,研究者给出了一个答案,种群的繁衍,会从高欲望走向低欲望。随着竞争的加剧,强弱差距的拉大,那残酷的自然淘汰,就不可避免了。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残酷的大自然当中,每一个生物个体,都希望找到强大的配偶。而强大的配偶,数量是有限的。
找不到强大配偶的生物个体,又不想找弱小的另一半 ,避免拖累自己。如此,“老鼠乌托邦”实验的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对此,有人会疑惑,人类种群的发展,是否也跟这个实验的过程一般呢?这个答案,没有人知道,因为未来的事儿,谁都说不准。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竞争的加大,不少人都会被淘汰,其中就包括这些人的基因和血脉。
大自然的生存环境,变得愈发残酷,那它所需要的,自然就是强者的基因。

03
谈到“基因”,我们应该会想到结婚生子。在你看来,这所谓的结婚生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切繁衍的欲望,都跟基因的选择有关。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结婚生子,就是为了开启新一段的人生。
只不过,你想不想结婚生子,那是你的自由,而别人跟不跟你结婚生子,那就是别人的选择了。一只手掌,终究是拍不响的。
有些人想结婚,但他们没有资源,所以没有人瞧得上他们。这里谈到的资源,就是钱财、房子、车子、工作和人脉。
为什么以往的人结婚,不在乎这些东西,而现在的人结婚,会重视这些东西呢?因为以前的人,条件都差不多,心思也单纯,不会有这种攀比的想法。
今天的人们,存在两个极端,有些人越来越富有,而有些人越来越贫穷。对此,又有谁想找贫穷的另一半,而不找富有的另一半呢?
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艰难,这就注定了,基因会让人们选择更强大的伴侣。那相互瞧不起的普通人,都将孤独到老。

04
走到尽头的,是这些穷家庭的血脉。
一、没房没车的家庭子女。
对于婚姻的现状,我们只要了解一下线上和线下的结婚条件,就一清二楚了。没有房子和车子,没有一定的资源,也许连相亲的门槛都够不着。
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宁愿自己一个人过,也不会找没房没车的人。也许,我们会觉得他们很现实。但是,生活如此,又有谁能改变呢?
二、社会地位太低的家庭子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公务员和编制内的员工,都成为了相亲场的香饽饽。这就说明,每个人都想找到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另一半。
他想找强者,她也想找强者,可惜强者都不会找弱者。慢慢地,就形成了强者“强强联合”,而弱者“相互嫌弃”的婚恋现状。

05
三、失去追求,没有欲望的家庭子女。
一个人,如果他能达到婚姻的条件,那他会继续努力,百折不挠。反之,如果他认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这个条件,那他就会选择放弃。
年轻的孩子,之所以越活越低欲望,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婚姻的希望。心灰意冷的他们,除了被生活抛弃,貌似没有任何的选择了。
上文谈到的“老鼠乌托邦”实验,是人类对于老鼠的观察。而人类族群的繁衍历史,又是谁对我们的观察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