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精益六西格玛模式,赢在哪里?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医院质量好坏,一般多与这家医院的医生医术是否高明、医院服务是否到位、就诊流程是否简易等等。

其实,自从国内多家医院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后,反倒更让大家明白和理解:从宏观层面的持续改善,到微观层面的精细改善,每个环节都需要建立一种「步骤思维」,并按照每个环节的需求和情况,运用适当的工具加以提升和改进。

品质是医疗行业的生命线,它的品质如何改善与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品牌形象,也与客户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精益和六西格玛,作为最流行的两个流程改进工具,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制造业推广到医疗业,如今俨然成为医疗机构的标配。针对目前大量粗放型管理模式和经验型管理模式,精益和六西格玛对症下药,提供了大量精细化和数据化的管理方法。

精益六西格玛四大要素:
客户至上。根本目标是让客户/患者满意。具体关注质量Q、时间T/速度和成本C,提供更好、更快、更省的产品和服务。
流程改进。就是通过流程的持续改进,来控制变异和消除缺陷,以及聚焦产品和客户在各工作环节的流转,来减少延迟和浪费。
团队合作。通过改变人的行为和态度,使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工作环节上的员工,高效分享看法,共同解决问题。
基于数据。要求所有决策都要基于数据,即判断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只依赖直觉经验或逻辑推理都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