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唐创立者“李渊”,为何被隐藏在大唐阴影之下(二)

2022-02-04 20:39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当然杨广也非常照顾他的表哥,说你可别太冲的太猛,虽然你是神箭手往后撤一撤,让他担任了押粮运草的这样一个后勤保障官员。接下来李渊的职务又是一路飙升,掌管太原、雁门、马邑、娄烦、西河整整五个郡,成为了封疆大吏唐国公,你想想这样一个人物是你随便找几个宫女就给人搞定了,这件事儿本身的可信度就非常的低,而且裴寂和李渊之间的关系是无话不谈,裴济这个人也是野心勃勃久有大谋,而且两个人早早就交流过起兵谋反的相关事宜了,用得着17岁的李世您给他爹来上课,而且史书当中还有记载在李渊称帝的时候,隋朝大将宇文士及来投李渊,就跟裴寂讲说当年的宇文士及跟我谈论天下大事,他指的就是反隋这件事儿,就是他最先跟我讲,我们俩六七年前就讨论过起兵造反,推翻隋朝天下的事情,那时候李世民连十岁不到,李渊就有造反这颗心了。史书上还讲说李世民在太原的时候就开始招揽天下英才,很多人慕名来投奔,很快去形成自己的队伍。

您想想他才17岁哪儿来那么多资源来招揽天下英雄?如果没有李渊的同意,你敢花钱如流水吗?李渊虽然管着太原市唐国公,但是朝廷也对每个封疆大吏派人进行监视,他身边就有人管着他,李渊征兵,包括府内有任何一举一动马上就上报朝廷,所以没有李渊把这些人搞定,在背后支持李世民干这事儿了,这个17岁的孩子无论你是多么天纵奇才,你都做不到这一点,而且史书当中的事儿也并不完全都是真实的,也要认真的分析和鉴别,哪个说的合理,哪个说的不合理。

唐朝的实录当中就这样记载,当时的裴寂想告老还乡,但是李渊那就舍不得裴寂走,说你可别走说公为太师我为太上这句话就有重大的问题,因为记录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武德六年,等到武德九年的时候才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才成为太上皇,称为太上你提前三年就知道玄武门之变了,提前三年李渊就知道自己会成为太上皇了,早早就定好了自己退位的时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儿,这显然是被后人修改,这个修改肯定是三年之后重新修改的结果,这在历史上就叫曲笔,这虽然是基本事实,但有些意思你要不经过分析,肯定就被史书所误导了。

另外记载这些事儿的史书是在不同的时期形成的,旧唐书是五代十国的时候儿,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又是宋朝人写的,这三本书当中很多资料都来自于同一本书,那就是贞观政要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唐朝的天宝年间,也就是唐玄宗统治的时期,距离贞观这个年号也有上百年的时间了,你过了100年,在记录之前的事情的真实性当然要打个折扣。

而且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唐宣宗能够从前期的经验当中获得更宝贵的治国理政的财富,不可避免地把很多事情加到李世民身上。这个从著书的角度来讲也有他的道理,我们说了这么多说史书当中事务也不可靠,然后贞观政要不可靠,其他的这个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也有曲笔的地方,那么什么书籍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还真有一本书叫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叫做温大雅他是李渊身边的贴身将领,相当于机要秘书,所有的战局信息全都汇总到他这里,他把李渊酝酿起兵一直到最后登基称帝357天当中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形成了这本书。他的记录完整性和真实性远远超出同类的作品。而且温大雅这个人别人评价他叫儒雅清闲为一时之盛,所有人都夸他,说这个人非常值得信赖。有了这本书的记录,有更多的学者才透过了大堂的阴影,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李渊的形象。


大唐创立者“李渊”,为何被隐藏在大唐阴影之下(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