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形日记:节食是否能控制体型?提防“饿胖”情况出现
"减少食量"或许是史上最盛行的控制热量摄入的方法,毫无疑问。相较于"多运动"来说,"节制口腹"似乎更为便利,只需稍微狠心一些。此法的理论基础显然是难以驳斥的——只要身体吸收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即能实现收支平衡,控制体重便只是个时间问题。少活动,热量消耗较少,不要紧,只需控制饮食量即可。

看上去很简单,对吧?然而,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简单,那世界上哪还会有肥胖的人?真相往往并不轻易。
若你指望通过节食始终保持减重,真的太困难了!
控制热量摄入并不像外表看起来的那么轻松。尽管你可以对自己严格要求,但"热量支出"和"热量摄入"并非完全在你掌控之中。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已经把诸多琐碎的事情都交由大脑全权处理,例如呼吸、心跳,甚至体重。经过多次竞争,那些幸存下来的大脑已经掌握了一整套控制体重的技能,它们不断监控着身体内的热量平衡,每时每刻。

然而,大脑的目标并非保持苗条,它在体重管理方面只有一个原则:稳定。通过调节身体器官对热量的吸收和消耗,将体重和脂肪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稳定是关键!不希望你瘦到抵抗不了饥荒,也不愿你胖到无法躲过猎食狮子。所以,对于多数人而言,成年后的体重相对稳定。正因如此,科学家才投入大量研究,以了解身体内热量平衡控制机制的奥秘。
那么,大脑究竟认为我们的体重应该是多少呢?这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况和生活环境。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试图找到确切答案,但至今仍是个复杂的问题。
亲爱的大脑,你希望我达到何种体重?请给个明示!

或许你听说过体重设定点(set-point)理论,这是科学家在发现我们的体重非常稳定后提出的假设。理论认为,下丘脑中储存了关于"我应该有多重,应该储存多少脂肪"的信息。因此,当体重和脂肪含量偏离这个设定点时,下丘脑会调整新陈代谢,以使身体回归原始设定。这一理论解释了我们难以减重的原因。
尽管你减少食量,大脑会使你更有效地吸收和储存热量!
在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下丘脑是控制食欲、饥饿感和热量平衡的核心。然而,随后科学家发现,大脑不仅仅依靠调控热量平衡来对抗节食,下丘脑并非独自作战,还需要与影响感官(视觉、嗅觉、味觉)以及情感(喜好、渴望、想象、记忆)的其他神经系统共同合作。当我们决定通过饥饿来瘦身,然后试图保持这种状态甚至继续减重时,大脑中的这些"合作伙伴"会在幕后全力以赴,采取多种手段破坏我们的控卡纤体计划。

如果你计划减少食量,大脑会让你更快感到饥饿和渴望!
什么,你说你足够残忍,愿意进一步减少食量?别忘了,下丘脑不是单打独斗,大脑中还有影响五官和情感的成分。

总之,减肥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还是对大脑的挑战。大脑会竭尽全力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这意味着减肥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因此,找到一种科学合理、健康的减肥方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