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军队】曾使用过的一二战枪械
托尔尼系列要缓一缓,本来2已经写了一千五结果没写标题电脑关机直接没了哈哈,就先更一下这个系列。本文聊的基本都是军队(注意哈)大规模装备的。(要聊苏阿的就花了)
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阿富汗皇家陆军的装备基本上就和不过时不沾边。大量二战老式(甚至一些二战前)的武器还在北使用。阿富汗在1920 年代才开始建设现代化与标准化的军队。他们的军队因军服装备与钢盔而被一些欧洲人称为“东方普鲁士军”

步枪与卡宾枪:
尽管德国和英国都来“忽悠”过,但阿富汗在一战期间始终保持中立。战后,阿富汗开始了军队武器装备的标准化的进程。在20年代初期,他们从英国购买了大量P-14步枪。


恩菲尔德 P-14栓动式步枪是英军在一战开始时装备的一款制式步枪(主要还是老李)。内置弹仓可以装5发.303弹,上一填五可以到6发。

它重4.17公斤,在一名优秀的神枪手(许多阿富汗士兵/人曾经是,现在仍然是)的手中,P-14 可以准确地击中大约 800 码外的目标。P-14在此后的大约二十年(1920-1940年代)的时间里一直是阿富汗的标准步枪,其中一些在 1950 年代仍在库中作为预备役部队的武器。

除了 P-14以后,阿富汗还从英国购买了一些马提尼-亨利 Mk2 卡宾枪。据推测,这批是用.303弹的。马提尼-亨利 Mk2 卡宾枪在阿富汗军队服役时就已经过时了,但可能他们是因为便宜才买的。。因为英国人在一战后就不再使用它们了,库存/二手货大大滴。


上面两张图展示了两款马提尼亨利的差异,主要在于两者的通条和对护木位置与长度的改动。

与 P-14 一样,马提尼亨利直到 1940 年代仍在被阿富汗皇家军队使用,此后,其中的一些被移交给了警察,或被国家政府“赠予”农村部落首领。这些古董断断续续地出现在1980 年代与苏联作战的sheng战者的手中。
在 2000 年代M国开打阿富汗战争期间,其中三支枪是从ta li ban手中缴获的——但不清楚它们是来自阿富汗的原始库存还是“开伯尔山口枪”(当地仿制品)。

底下这两张是带鼠兵缴获的:


二战期间,各方(苏联、德国、英国,甚至日本)也都试图拉拢阿富汗,但该国再次保持中立。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他们从二战后的英国购买了大量各种型号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这些库存也大大大滴有~~),以取代 P-14 作为阿富汗步兵的主要制式步枪。

他们虽然有使用了李恩菲尔德No4 mk1型步枪,但更为常见的是SMLE系列,与它们一起被大量进口的是和它们配套的刺刀。

与 李恩菲尔德No4 mk1型步枪一样,SMLE系列的步枪发射的也是.303 英制弹药筒。

SMLE系列使用10 发弹匣(双5弹夹供弹),在 900 码外相对准确。SMLE在 1940 年代中期成为了阿富汗皇家陆军的制式步枪一直到1950 年代。此后它仍然被广泛使用,直到 1970 年代仍被二线和地方民兵部队使用。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阿富汗进行访问。旁边的阿富汗士兵配备了李恩菲尔德NO1 Mk.II步枪和P1907 Mk.I刺刀。当艾森豪威尔受到手持二战英国步枪的头戴德式钢盔部队迎接时,他感到惊讶。

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大哥的援助与自家的钱包鼓了后)恩菲尔德系列的步枪最终还是进入了阿富汗的后备军械库/给民兵/卖了。

1979 年苏联侵阿时,这些二战时期的枪支很快被shen战者组织缴获/收集,并成为抗苏”阿军“在1979-1988 年的”中流砥柱“(指武器里的)。

即使在他们缴获的AK-47时,但由于恩菲尔德仍因其准确性(射手好,ak精度没那么差)而广受欢迎,而且英国 .303毕竟是全威力的弹,打防弹衣的能力也比7.62x39(中间威力弹)好。

李恩菲尔德No4 Mk.I型步枪 和其他SMLE系列的枪在整个苏阿战争期间一直被使用,甚至到了 1990 年代的nei战和他们与塔liban的战斗中(他们自己也使用了一些)。在 2001 年美国侵阿期间和那之后,我们仍然偶尔会在网上刷到xxx在阿富汗某处缴获了”老李“。


苏式步枪:

在和”老大哥“关系好后,阿富汗有了一批二战(苏联的)剩余枪械,其中苏联的莫辛纳甘取代了李恩菲尔德步枪成为阿富汗皇家陆军的制式步枪。莫辛纳甘是在 1950 年代后期被购买的,其中一些是用 350 万美元的苏联武器出口信贷购买的。

莫辛纳甘M91/30 步枪,连同其他几款莫辛纳甘(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pu/pe/pem)、短管卡宾枪(大几率m44)等等)在 1970 年代一直在阿富汗皇家军队中使用。

莫辛纳甘是阿富汗皇家陆军最后装备的栓动式步枪;AK-47 突击步枪取代了他们。当苏联于 1979 年 12 月入侵阿富汗时,大量莫辛纳甘仍在储备库存或军火库仓库中。它们最初用于 DRAA(阿富汗m主共和国军队;1973 年后的共和国军)和二线部队;直到这些部队有足够的 AK-47(以及后来的 AK-74)可用才被替换掉。

相反,sheng zhan者 zu织在冲突的头几年也大量使用了二战时期的莫辛纳甘,并且在整个苏阿战争中都使用了这款步枪。在 1990 年代bei fang联盟和塔li ban之间的战斗中都还有被使用到。

2002年年底美国重建阿富汗军队时,莫辛纳甘M91/30再次被选中作为礼宾部队的用枪。
手枪:
除了 Enflieds,还购买了一些二战时期的英国手枪。这些通常只发给官员。

韦伯利的左轮手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曾被英军采用。用英械的“阿富汗”军队也“理所当然”的购买了一批韦伯利左轮手枪(用.38的)。

2001年美军在阿富汗缴获过一支二战时期的韦伯利。就像上面说过的马提尼亨利步枪一样,“开伯尔山口”也仿造了很多韦伯利左轮。

1956 年至 1968 年间,阿富汗收到了几千支苏联 7.62 毫米 TT33 手枪以及改装件。所以这些韦伯利左轮手枪也理所当然的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被苏联的 TT-33手枪(咱们的叫54)所取代。TT-33 发射 7.62x25 毫米托卡列夫子弹,在阿富汗从王国转变到共和国的剩余时间里一直是阿富汗皇家军队的一线制式手枪。

非大规模装备:
在1930 年代至 1950 年代,阿富汗军队的军官接收了一些9毫米的鲁格r P08手枪和 瓦尔特P38 手枪,以及 7,65 毫米 瓦尔特 PP手枪。尽管 TT33 在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不如德国的瓦尔特pp或者p38,但这种半自动手枪在阿富汗军队和警察队伍中的数量很庞大。

毛瑟c96手枪在那里也很受欢迎,不过不是正规军而是民兵和sheng zhan 者。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我国的军工人员参考c96设计的80式冲锋手枪:

80式有相较于c96,更好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还有金属折叠/木制托。

更厉害的还得是这个:一名苏军正在拿他们缴获的67式无声手枪在射击

上面的一些都涉是苏联的特种部队收缴到(我们才能知道的),据他们回忆说他们还遇到过勃朗宁大威力手枪,m1911型手枪以及使用.38Special 和 .357马格南弹药的左轮手枪。
冲锋枪: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阿富汗进口了大量PPSh-41(波波沙)冲锋枪。作为二战苏军的“标志”之一,这款苏联冲锋枪使用 71 发弹鼓,发射 7.62x25 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PPSh-41 取代了在阿富汗皇家陆军服役的所有的卡宾枪和一些步枪。

图中的所有人都配备了PPSh-41(波波沙)冲锋枪,并戴着 M18钢盔

这些PPSh-41一直在阿富汗被使用到 1970 年代,当时阿富汗已经用AK-47 取代了它和莫辛纳甘。与所有其他类型的退役枪支一样,sheng zhan者通过xi击军械库和当地民兵部队pan逃获得了PPSh-41冲锋枪。


这里说的都至少大规模的,在苏阿战争期间还有一些汤姆逊冲锋枪,m3a1“黄油枪”,斯登冲锋枪以及瑞典的卡尔古斯塔M/45冲锋枪。(这些其实不算啥毕竟mp5和乌兹,甚至史密斯威森76型消音冲锋枪都有)
机枪:
关于阿富汗皇家陆军采用的第一款机枪是哪一款已经不得而知了。

有传言说是1920末-30年代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zb26机枪,不过我想着都用英械了。。这高低不得高点维克斯,刘易斯啥的?当然,确实有缴获过sheng战者使用的zb26,不过来源就很复杂了。

至少可以肯定,苏军在苏阿战争期间缴获的不算少

这款外形独特的轻机枪和莫辛纳甘步枪用得都是7.62x54r步枪弹。和上述的波波沙,莫辛纳甘一样,这些DP也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购买的。

尽管DP在苏军中的地位在冷战开始后就被/要被RPD取代了,但是DP在1970 年代仍然是阿富汗陆军的一线装备。一些 DP在 1973 年ge命(变共和国)后仍在被大量使用,甚至在苏阿战争开始时也是如此。

他们穿着阿富汗服装,但根据他们的其他装备和较为浅的肤色,可以怀疑他们是苏联特种作战部队的。

塔li ban 也用我国的对DPM的仿造品(53式轻机枪),上面也有图了。
最后看看老照片:
这张 50 年代后期的照片很好地展示了当时阿富汗皇家陆军装备了那些二战枪械

在第一排,最左边的士兵拿着莫辛纳甘 M91/30步枪(错位问题也有可能是m44),他左边的那位拿着的是苏联在战后研制的RPG-2——今天的 RPG-7 的前身。

前排中间的没枪,他右边的拿着PPSh -41(波波沙)冲锋枪,最右边的扛着的是DP 轻机枪(没有挂弹盘)。其余看着都扛着莫辛-纳甘。所有人戴着的都是德式M18型钢盔。

1980 年 2 月 28 日,在阿富汗赫拉特附近,一名阿富汗军队的上尉(sheng zhan 者)在开小差时与一群pan军合影


哈哈挺没动力更的,数据挺差的好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结尾送小夫(赫鲁晓夫):
1955 年,阿富汗皇家军队在欢迎赫鲁晓夫总书记前访问阿富汗。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