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日打卡1】教资备考能量包,干货满满,赶紧为自己充能啦!

2021-08-27 15:38 作者:拓知教育  | 我要投稿

1、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教学情况。

④有利于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使家长同学校密切配合。

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2、教学评价的功能:

①诊断教学问题

②提供反馈信息

③调控教学方向

④检验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①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②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③根据评价的主体,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4、教学评价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②发展性原则

③整体性原则

④指导性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

◇5、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①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②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③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④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6、德育的意义:

①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与保证。

②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③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④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7、德育目标:

即德育活动索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①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②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③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④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8、德育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品德心理素质。

◇9、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

◇10、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

③德育内容

④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每日打卡1】教资备考能量包,干货满满,赶紧为自己充能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