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骨和发际线
额头的位置处于我们眼睛易观察的位置,其形状很直观。额骨中间部分是泥骨,下方眉弓、眉间,两侧下颞线、上颞线,中间额嵴、矢状嵴是支骨,把额骨简化成汉字“山”,那么笔画的地方都是支骨,笔画包围的空白处是泥骨。额骨的支骨在颅骨的移动中身长度不变,在受力后会发生变斜或变正,眉骨和顶骨的移动,会影响到额骨两侧支骨的倾斜角度。随着支骨的移动中间部分泥骨形状呈现8种独立状态:
1左拉伸变长
2左压缩变短
3右拉伸变长
4右压缩变短
5左拉伸变宽
6左压缩变窄
7右拉伸变宽
8右压缩变窄

经排列组合计算总数一共是80种。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额骨每一次移动,从最初状态经泥骨变软后移动止于静止状态,涵盖了从婴儿到老年整个年龄段。人在第一次发育阶段属于造型期变化最大,且容易观察;之后的稳定期的变化比较小,得长期比较观察才能观察出结果。由于过程涉及的状态太多,依次分析也没有太多必要,我们对每次的静止状态从几个可视观察角度进行归纳:
1. 额面左右比例:1.1.宽额;1.2.窄额
1.1宽额:下颞线(眼眶处)两侧正或者外开,眉间平整光滑,那么额骨宽;
1.2.窄额:下颞线(眼眶处)内凹,眉骨中间外凸,那么额骨窄。
2. 额面上下比例:2.1.长额;2.2. 短额
2.1长额:额面的拉伸,分为顶骨向上拉伸和眉骨的向下拉伸两种方向,都使得额骨变长。长额中,眉骨向下发生形变的,额骨的作用力汇聚在中间让嵴发生向下挤压,会使得眉骨成V字型凹陷,额面也变长,此时鼻骨也向下滑,会造就丹凤眼的眼眶。
2.2短额:额面的压缩,分为顶骨向下压缩和眉骨的向上压缩两种方向,都使得额骨变短。
3. 额骨两侧支骨斜度:3.1.后斜额;3.2. 前凸额; 3.3.常规额;
额骨侧面腭颧缝开始到上颞线是一条支骨带,它的倾斜度是一个隐性观察对象,它要结合支骨和泥骨的位置,才能观察出来。它和泥骨的位置位置关系分为两种:1泥骨位置与支骨持平或者低于支骨,则便于观察;2泥骨外凸高于支骨,支骨斜度不易观察。
3.1后斜额:侧面看我们会见到有些人的额头很斜,有个斜向上的坡度。此为额泥骨被拉伸摊平,与两侧的支骨持平或者低于支骨的水平面。伴随顶骨明显后凸,或者顶骨位置高耸,
3.2前凸额:泥骨明显外凸与支骨,往外凸出来一块,伴随顶骨后平,或者顶骨前倾现象。如是顶骨前倾,则顶骨中的泥骨会基本前移并和“V”字型上边缘持平,同时枕骨的竖向支骨也会前倾并和俩顶骨的“V”字型上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
3.3常规额,泥骨一般都高于支骨,但是又不明显的外凸,混合一起不易观察支骨的位置。生活中绝大数的人都这样。
4. 额面泥骨光滑平整度:4.1.光滑额;4.2.凸角额
4.1光滑额:眉间没有凸起,额面光滑平整。很多影视明星的额头都很光滑。
4.2凸角额:分左右额面的外凸,单面外凸会伴随对应侧的顶骨前倾或者朝相反侧偏移,如左边额面泥骨有个凸包,那么会在左顶骨观察到前倾,或者左侧顶骨向右偏移。左右顶骨同时前倾,额骨会凸起来两个角,左右外凸的量大到能用肉眼观察到,那么变成是3.3描述的“前凸额”。
对额骨的分析主要为了用于分析颅骨空间和对称性,同时也是顶骨在前移后带来额骨的变化,用于研究两者内在的联动关系。据观察额面宽、额面长、额骨支骨后斜的左右对称颅骨,它们的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减少颅腔空间的移动。
二、额骨位置与发际线
发际线的位置会随着额骨位置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得长期观察才能看出结果,这个和秃发是性质不同,但是从表现形式来看又有些类似。此处要分析的发际线和生理性秃顶不同,在观察中比较容易混淆。我在文献中找了201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张建中的《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里面对脱发一个分类图。[1]


图中的分类已经把所有秃顶类型都涵盖在里面了,在生活中观察到发际线的位置与额骨的形状有关,头皮是包裹在颅骨外面的一层皮肤,皮肤外面长着头发,当顶骨和额骨发生联动后,发际线会随之发生变动。发际线上移会移至冠状缝的附近的位置停止,或者说“秃”到冠状缝停止,对应图中的M0型、C0型。知道了发际线和额骨的关系,在分析长额时,对额骨位置提供直观的视觉判断。如果发际线止于冠状线,这种秃不应该称为传统意义的秃,而为什么额面的发根会掉落而顶骨处的发根还在,它深层原因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中.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临床皮肤科杂,2014,43(3):182-186
我们针对上述的角度,找些对应的人物来形象理解,不过照片只是选取某一个静态角度,要动态角度来观察去找视频来观察这个人。
1.宽额+支骨后斜+顶骨后凸:安七炫



2长额+支骨后斜+顶骨高耸:闫崇年



3宽额+支骨后斜+顶骨平:徐峥(顶骨的发根还在)


4宽额+前凸额+顶骨倾斜:年画中的老寿星(现实中大学教我们电学实验的老师是这种类型)

5张嘉译+白岩松,这两个人的额骨是左右长短不一致且正好相反。张左长右短,白左短右长。




6短额:袁腾飞

7 额骨周围支骨凸起明显:释明心+小李子(我在一个八九十年代港台片视频中见过中年演员一个额面整个内凹,周圈支骨凸起很明显的一个演员,当时忘记截图保存,也不知道影片叫什么名字,如果谁有见到可以发照片发上来)


8眉骨中间下移:朱 ,总 ,理


9宽额+长额+后斜+顶骨后凸:毛, 主 ,席(这是见到颅骨特性最好与一身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