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分钟讲清楚从infp与isfp,小蝴蝶与艺术家的相同与不同,更好的定位和了解

2023-06-12 15:30 作者:STAGFLATION1  | 我要投稿

一、概述

由于内向低调,所以网络上能获取的样本不多,

ISFP——探险艺术家

友善、仁慈和矛盾主义

矛盾和讨好型人格

敏感型、情绪的内化

追求意义和价值

探索遗书的真谛

悲观和完美主义特质

INFP——流浪艺术家

共情、独处和忧郁主义

让梦想照进现实的魔法师

高敏感的情绪感知力

慈悲的济世情怀

真诚地疗愈他人

纯真与善良

骨子里的唯美和忧郁


视频针对ISFP和INFP的进行比对,尤其是艺术方面的比对进行分析


防杠声明:由于ISFP网络上比较低调,收集样本有限,本视频难免有些刻板印象。


二、共性

(一)性格

ISFP与大多数IXXP人一样,以缺乏果敢与避免冲突二著称。

原因: ①FI功能不愿意伤害别人的感情;

②坚定的表达需要外向的判断功能

补充:ISFP的外向判断功能Te是第四功能,是弱势功能,所以ISFP会避免直接向外表达自己的判断,反而可能更愿意去接受别人的判断,再用自己的Fi功能区处理对这些判断的感觉,或者用实际的行动去面对Se

(悄咪咪怀疑一次自己的ISTP,感觉自己不喜欢避免冲突,唔,看到弹幕有说ISTP除外,最果敢,咱也不懂)

ISFP和INFP型人格一样,也倾向于用消极和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ISFP和INFP的第一、四功能一样

第一功能(主导功能)——Fi(内倾情感)

情感内向,沉浸自我

期待寻找价值与意义、充满共情力和同理心(Attention to social ethics and values, attention to self-emotion, appear cold and indifferent)

与Te功能对应——共情力

第四功能(劣势功能)——Te(外倾逻辑)

外向判断、掌控客体

期望世界按照既定的规则和逻辑运行,具有很强的整理能力。(Direct orientation to the objective world, forming 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 )

与Fi功能对应——逻辑性

Te功能是弱势功能,所以他们不会拒绝也不会吵架。(不过我感觉其实吵架能解决很多不理解和矛盾冲突)

(二)Fi功能

Fi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理性功能,理性主要来源于他们会精准判断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体系。Fi人的价值体系会非常的细分。

INFP和ISFP均为Fi人,Fi人追求的是价值意义和思考,需要生活有意义感,为了所追寻的意义感,甚至不惜自我牺牲,为了国家、为了独立、为了平等去牺牲。具有Fi带来的喜欢和谐和宁静,也有所有Fi人都有的非常高程度的个人主义,比如注重隐私,不喜欢别人研究自己。

(emm,我对于ISFP这一个人格观察了好久来着,搞得现在B站给我推的全是ISFP的视频,就连我本人的ISTP视频都不推了,结果视频最后忽然告诉我Fi人不喜欢被人研究,emm,从Fi的共情角度出发,她应该会理解我的吧,我也是想在之后的相处中不惹她生气是吧)

Fi人思考非常多的东西诸如以下↓

①怎么样能让全人类过得更好?

②怎么样能够获得尊重和自由或者是权利的平等?

(惊!本Ti人表示,自己经常会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但不会思考怎么做,因为想出来了怎么做,我也会懒得去实践其可行性,所以会觉得没啥意义)

平时见到的ISFP一般都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性,一旦有人践踏他们心目中的价值观或者到了危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挺身而出牺牲自我。

两个显著的特点:

①她们所相信的价值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伦理标准,他们会去设定一个道德标准并去践行,这个道德标准时无上且高尚的,践行过程中甚至会带动大家一起来遵守。

(所以ISFP才会因为别人对于道德标准的违背格外生气哈,其实我也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但我自己都不一定能耐得住诱惑去完美地践行,很多时候都在违背之后自我忏悔与反省,所以我不会在乎别人能不能符合我的道德标准去做事,也不会带着别人来遵守,果然ISTP和ISFP之间不能完全地换位思考呢!)

②有深刻的共情力。

别人和你说了一件非常惨的事情,实际上事情已经过去了,当事人产生了情感隔离已经感受不到痛苦了,但Fi人听到你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反而会喜怒哀乐,情绪波动很大。(Fi从不在人前哭,emm,感觉这个话是针对女孩子说的吧,男孩子在普遍的教育理念下基本都不会再人前哭)

Fi人都能感受到对方深层次的情感,这就和Fe人是有区别的,Fe也有很深的共情力,但他们是察觉别人的情感,并且针对整个氛围进行安慰的,这是情商的表现,但Fi往往会对此表示无措,因为她们的情感实在是太过深刻了,没有办法表达出来,会显得麻木不仁,其实是在压抑自己,不让自己产生情感的崩溃。


三、不同点

(ISFP和INFP之间的不同点,INFP用绿字标注的

不同点1:是否具有矛盾性

ISFP被公认是最矛盾的一种个性(看出来了,不然做题也不会都选中立,思考模式应该就是,左边也对,右边好像也对诶,所以中立吧哈哈哈)

他们非常喜欢旅行,但不会付诸实施(本ISTP表示感同身受),对社交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别人邀请的时候他们会欣然接受。

懒得去保持和旧人的联系,但喜欢被人联系。(所以ISFP不喜欢删人好友哈,明明都不想搭理我了,就是不删好友,看着我骚扰她)

如果问ISFP人一个事情的观点,她们会回答是这样,但似乎又不太确定。

ISFP人觉得别人有什么事情做错了的时候,通常也不愿意和别人发生激烈的冲突(所以我诱导她回我消息的方法往往是一种贬低,当然,一般贬低行为也是情绪失控的结果,但她有一种近乎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和反击机制,虽然她好像挺生气的,但我看着回复还挺开心的,毕竟道个歉,说我理解错了,一般也都能接受,总比她啥也不回复强一点)

她们也很喜欢制定计划,但计划就只是计划,很少按部就班地执行。(可恶,本ISTP也被真实到了,但有计划完成不了效率还是要比没计划要高亿点点的)

不同点2:对弱势功能Te的掌握不同

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从Fi到Te的循环上。

ISFP和INFP之间的区别

INFP的第二功能和第三功能分别是Ne功能和Si功能,这就能够使到它的第四功能Te功能得到修炼,产生一种逐步的迭代。

ISFP的第二功能和第三功能分别是Se功能和Ni功能,这两个功能会加快这个循环产生的过程,Se功能的显示信息搜集能力太强了,所以可能会“走火入魔”,导致Te功能蹦出来在前三个功能里乱窜,所以会比较讨好,且个性不太鲜明的原因。

不同点3:二三功能区别

ISFP的矛盾个性在网络上的体现就像是非常想要参与大家,但又注重隐私不想被曝光,这使他们显得非常低调,存在感也低。

但对比来看,INFP很多时候也会这样,但他们Fi和Ne功能启动以后,他们会发现网络世界的美妙,会不管不顾。

ISFP是用Se功能为辅助功能,Se功能不比Ne功能那样热衷于向外探索,旅行和流浪,而是踏踏实实更加关注眼前的现实,所以他们更可能是沉浸于现实和生活中,甚至可能忙个不停。

不同点4:ISFP和INFP艺术家类型区别

二者都是公认的具有艺术家气质的人格类型,也是艺术家大量涌现的人格类型,但二者对艺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INFP更喜欢抽象型的(二次元,小说等等),ISFP更喜欢写实型的。

ISFP五感很发达,喜欢美食,所以也喜欢烹饪,声控,喜欢视觉冲击力,喜欢非常强的色彩作用,唔,或者说其实会比较涩?(emm,这是Se功能带来的么?听朋友提到过,ISTP其实也很喜欢这些)

不同点5:外部表现

ISFP人很多看起来也会呆呆的,但实际反应会快很多,也能展现丰富的肢体语言,兴奋起来也可以变得手舞足蹈。

INFP人很多都慢慢吞吞,肢体语言不太丰富,经常给人感觉像是呆若木鸡。

ISFP对于美食和娱乐很感兴趣,但INFP人更关注人性、理想和意义等在ISFP眼里看起来摸不到头脑且抽象的东西。

ISFP在Fe不成熟的时候会因为操作这个功能不当而翻船,体现在可能会匆忙选择一个职业,或者人际关系不成熟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冲突,人际关系不会处理的时候会拼命地内耗。

Te功能由于不是特别好掌握,所以,如果ISFP过于强调该功能,会导致Se和Ni得不到发展,没有办法去探索外部的世界,潜意识被屏蔽,会反过来压抑自己的Fi,变成一个Te人,Te过强可能会导致教条且死板,所以需要在自己的主导功能Fi和弱势功能Te之间建立好平衡。

一直利用Te其实会让ISFP人自己觉得不舒服,Te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对于规则的遵守上和负责任上,但容易因为尽职尽责,以至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和体验生活(Se),但负责会被认为是正面的美德,人也会因此得到一定的认同感,所以容易让自己无法意识到过于沉迷责任感对自己是不健康的,会压抑自己的Fi功能。

但INTP的内耗往往是Fi功能导致的,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特别像一个Te人,但会本能被Te人所吸引,在Te功能不成熟之前,也不会刻意去操练。

不同点6:是否会有深刻的情绪体验

INFP人会有非常深刻的情绪体验,甚至会emo。

ISFP没有什么特别喜欢或者讨厌的情绪,很少会有深刻的情绪体验。而且Fi功能和Se功能对撞之后,想象力空间也就消失了。如果被问到最近有没有?她们大概率就只会眨眨眼,想半天然后摇摇头。(少,但不是不会有)

ISFP偶尔会因为一些点雷霆大发,但后续也经常会为此感到一些内疚,

没有INFP的冷漠,但都属于是高敏感人群,也更加擅长琢磨人的表情。


四、表达一下个人的小情绪

先做个免责声明,我这不是教别人做事,我就单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了一下怎么做可能会更好,以避免我这样的人对于视频逻辑感到不舒服,不代表所有人,毕竟非亲非故的,考虑到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所以希望评论区多一些人可以适当珍惜一下每个陌生人的真诚,语言可能有些激动,但已经改过一些了,应该不会引起不适。

ISTP挺喜欢挑刺的,但我不轻易去挑刺,挺怕麻烦的,但我整理过程中,的确感觉有些恼火,所以最后给UP总结一点建议吧,感觉up主的稿子就和我现在写的这段话一样,即兴感很强,但逻辑性不够强,对于我这种记笔记去研究思考怎么和ISFP相处的人来说,不太友好了,尤其是up主的内容划分,引导性地把内容进行了相同点和不同点框架划分并进行了思考,内容在讲不同点,逻辑明明划分得也很清楚,但和章节名称不符,再看章节会觉得有点懵,章节和up讲的东西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好像各自成了不同的体系了一样,或者如果章节下有次级标题的话,在讲的时候事先说清楚说清楚这部分要从哪些角度或者方向上去讲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就我来说,因为记笔记要整理逻辑,结果看着看着我就蒙了,说实话,可能如果只是看我还倒还无所谓,但笔记记到中间,我逻辑都是有点乱了,所以整个体验就很差,我一开始是按照章节名称去记的笔记,忽然发现不对劲是后面开始罗列不同点的时候,下意识让我以为是脱离了章节去讲的,而且按我的逻辑来说,我是觉得共性和差异是不好刻意分开去讲的,或者说分开很难讲清楚,所以我其实很理解up后面在不同点的描述里面讲了一半忽然蹦出来一两个共同点,但我做笔记的框架就已经按照共性和差异划分开来了,所以就逻辑的完整性上,我下意识就不知道该把这些内容记在哪里了,最后提到的Fi的一些东西我翻回去写在了上面。

在不同和共性的表达上,我个人会倾向于先针对不同和共性这种宽泛的,方向比较大的东西上入手,先去讲底层逻辑,根据底层原理的内容,结合经验总结划分、细讲想要讲的角度。结合去讲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是我认为逻辑更严谨的表达,up的内容上没有说明划分依据,所以更多的像是一种观察总结,这种讲法没有问题,但内容表达上,一方面框架没有给定,另一方面和章节配合得也不是很好,让我逻辑乱了一下,所以觉得不舒服吧。

当然,我个人觉得这种人格的介绍和描述的长视频,愿意来看的都是愿意好好学习的,如果只是为了共情,短视频往往更容易得到满足,所以长视频还是偏学术一点可能会更吃香啦。

18分钟讲清楚从infp与isfp,小蝴蝶与艺术家的相同与不同,更好的定位和了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