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2-03-31 21:52 作者:初登场debut  | 我要投稿

上一次发完了

考戏剧研究生?22年985招生46人,23会不会有你?

一堆同学询问南大戏剧专业的报考情况,实话讲哈,30个全日制,16个非全日制,确实人不少~

并且,我们也安排了南京大学的戏剧专业的考研经验分享课,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安排了南大戏剧专业的基础导学课,没听的想接着听的,国际惯例,找马老师(zebravo2)


先给一个婴儿式指导,看看南大的硕士培养目标等情况

 

1.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招生情况


1.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


初试阶段专业课的考试科目是:

戏剧与影视基础(含戏剧与影视理论、中外戏剧、中外影视);

评论写作


复试

初试合格者进入复试。

复试科目:戏剧与影视专题


2.免试生

“985”、“211”学校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实际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中文专业本科毕业生须补修4学分中文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 A类必修课(7学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②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  ③英语(4学分)

(2)B类选修课(6-9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

(4)D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1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中的首批“985”学校)课程,该课程作为D类课程,计入学分。



硕士生培养


硕士生学习时间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两年,撰写学位论文1年。

硕士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不定导师,实行年级导师负责制。第2学期初进行师生互选,进入专业(二级学科),制定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同时实施三级分流。


师生互选


院研究生办公室向硕士生介绍全系各专业及导师情况,发放师生互选表;硕士生选择适合指导自己学位论文的导师,专业按学生所选导师志愿的次序,同有关导师协商,以确定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确定后,由专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院确认备案。

“师生互选”原则上尊重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愿,但专业也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对“互选”工作进行适度调整。


制定培养计划


硕士生第一学期的培养计划由院统一制定。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院备案。培养计划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网址是:http://grawww.nju.edu.cn/content/py.asp 。


中期考核


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院研究生办公室将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具体办法:


A.考核在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导师、主要任课教师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进行考核,同时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通过课程学习体现出的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对被考核研究生做出结论性意见。中期考核因学习进度未通过者,按规定延期。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初进行。


中期分流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1)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3)终止学业。


论文答辩


(1)开题报告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专业应对硕士生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


(2)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论文撰写达到导师和专业要求,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由硕士生所在专业(二级学科)组织。专业指定专人做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领取、交送答辩材料。专业应为每位学位申请人聘请1-2位与论文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组成3-5人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专家担任。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硕士课程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任课教师

学分

课程设置(转型期/专业核心/方法实践/交叉前沿)

A类

马列文论选读

10284A007

汪正龙

1


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A类

外语


4


B类

文艺学的方法和体系

0501B0200

赵宪章

汪正龙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古文字学

0501B1100

魏宜辉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0501B0900

武秀成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中国文学史专题与方法

0501B0400

巩本栋等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

0501B0500

许结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0501B0600

倪婷婷、王爱松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西方文学批评史专题研究

0501B0700

昂智慧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戏剧理论研究

0501B1300

马俊山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B类

影视艺术研究

0501B1200

李兴阳

3

专业核心课程

B类

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张伯伟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B类

近四百年学术史研究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徐雁平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B类

现代中国与现代文学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王彬彬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B类

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沈阳

3

专业核心课程

B类

汉语史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张玉来等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B类

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余斌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古典美学史专题研究

050101C10

包兆会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C类

中国中古美学专题研究

050101C12

李昌舒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城市文化研究

050101C13

高小康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近现代中国诗学与思想史

050101C15

周欣展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句法理论基础

050102C03

李亚非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汉语语音学

050103C01

顾黔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C类

汉语句法研究

050102C07

沈阳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C类

音韵学

050103C02

张玉来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C类

佛经文献语言研究

050103C10

陈文杰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方法

050103C11

陈立中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语义语法专论

050103C12

马清华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研究

050104C09

程章灿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C类

古典术数文献研究暨中古知识史研究

050104C07

赵益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文学史史料学

050105C06

巩本栋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目录学研究

050105C14

张宗友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老庄研究

050105C02

许结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经学研究

050105C01

徐兴无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中国古代文学与性别专题研究

050105C07

俞士玲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通俗文学文献研究

050105C08

苗怀明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域外中国文学史料学

050105C09

金程宇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诗经》研究

050105C11

孙立尧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中国中古经学与佚籍

050105C12

童岭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词学十讲

050105C15

闵丰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宋代文学与文献专题研究

050105C13

卞东波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050106C07

丁帆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比较研究

050106C10

王彬彬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

050106C17

沈卫威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050106C06

刘俊

3

转型期基础课程

C类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050106C13

黄发有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研究

050106C01

倪婷婷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学研究

050106C02

王爱松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启蒙主义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

050106C11

张光芒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

050106C14

吴俊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都市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050106C12

傅元峰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80年代文学研究

050106C15

翟业军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选读

050106C16

葛飞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中国现代诗论研究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李章斌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现代派研究

050108C03

唐建清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西方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

050108C02

余斌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C类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

050108C04

董晓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英国文学经典重读

050108C05

肖锦龙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现代戏剧专题研究

050405C34

胡星亮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戏剧与影视评论

050405C33

吕效平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国古代曲学研究

050405C29

解玉峰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戏曲声腔研究

050405C35

许莉莉

3

方法实践类课程

C类

当代电影研究

050405C32

杨弋枢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20世纪电影艺术史

050405C12

周安华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电视艺术研究

050405C11

张建勤

3

专业核心课程

C类

中外电影比较研究

050405C24

洪宏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D类

电影哲学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胡大平、罗慧林

3

交叉前沿类课程

D类

跨一级学科任选


D类

跨院系学科任选


D类

跨校课程


 


跟楼上的上戏(创造氛围浓厚)相比

南大戏剧偏向文学、艺术学基础比较扎实的生源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给大家提供关于

南大戏剧专业的考研课程

从课程上给到大家前沿的备考信息和复习重点

目标南大戏剧的同学

请小窗马老师






初登场每周课程计划

(基础课,非一对一,3.29-4.3)

3.29

复试课:影视复试细节课程

导学课:中国传媒大学考研883古代文学史4

拉片课:马俪文导演《我们俩》

3.30

分析课:《当代电影》2022.2学术杂志分析

3.31

导演课:导演基础课

导学课:中国传媒大学考研883文明史2导学课


4.1

导学课:中国传媒大学考研883哲学2导学课

4.2

导学课:摄影考研基础1导学课

4.3

导学课:南京大学戏剧基础

导学课: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基础导学课






初登场

戏剧影视学  选专业选学校

戏剧与影视学真题   励 志 文 章 

中传883哲学  中传883文学  中传883媒介与社会 

中传883文明史  中传783主题写作  中传材料评议 

北电导演   北电摄影  北电制片管理 北电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经验


中国电影资料馆 上海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西北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电影考研复试  广播电视考研  艺术学概论 

导演研究课  电影史导学课   拉片课   编剧考研 

电影考研导学课  影视热点整理  模拟真题  剧本写作 

学术杂志分析 每年重点剧


复试课  复试英语  复试科研设想 初登场招聘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