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小国武装:立陶宛(下)海军、空军和国民自卫队

本以为会很多......事实证明立陶宛只有陆军比较大。
不过,有时间也会介绍一下立陶宛原创的这些飞机型号。

(一)立陶宛空军

立陶宛的空军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战斗空军、飞行学校和维修后勤部队,基本符合空军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立陶宛的战斗空军共下辖3个单位,每个单位编制上属于营级,称为“航空集群”,每个集群下辖2-3个航空中队。这些集群单位指挥官为中校(第2航空集群指挥官为少校,其下也为少校),中队则为少校(是的,连级中队指挥官为少校)。

第1航空集群下辖第2、第6、第8航空中队。第2中队下辖7架ANBO-41;第6中队下辖3架ANBO-41、3架ANBO-IVM、1架Albatros J.II;第8中队下辖6架ANBO-IVL、1架ANBO-51、1架Albatros J.II。


第2航空集群下辖第1、第5、第7航空中队。第1中队下辖13架Dewotine D.501L和1架Bücker Bü 133 C(一说D型),第5中队下辖13架Gloster Gladiator Mk.I,第7中队下辖7架FIAT CR.20和1架ANBO-51.



第3航空集群下辖第3、第4航空中队。第3中队下辖14架Ansaldo A-120、2架De Havilland DH-89A(一说DH-89M)、1架LVG.C.VI、1架ANBO-51、1架Lockheed Vega 5B;第4中队下辖10架ANBO-41和1架LVG C.VI。





立陶宛航空学校也被编组为一个集群,称为“航空学校集群”,其下下辖2个“航空学校”中队,两个中队分别下辖的飞机数量不明,但总体上这个集群有1架Fokker D.VI、5架ANBO-III、2架ANBO-IVL、1架ANBO-IVM、3架ANBO-V、3架ANBO-VI、7架ANBO-51、3架Bücker Bü 133C、2架Avro 626 Perfect。





立陶宛空军维修和后勤部队分为两部,一部名为“维护服务部”,下辖2个维修点,其中在1939年9月3日,似乎有1架ANBO-VIII在Kovno维修点作为维修范例机型保存;另一部分为两支混杂单位,包括一个营级的机场维护单位、1个连级的机场疏散单位。

(二)立陶宛海军与国民自卫队

如果我们翻开立陶宛的地图,不难发现其较为短小的海岸线。它没有拉脱维亚的一处大海湾地形,也没有爱沙尼亚的边界湖。因而,其海军规模在三国中倒也堪为最小。
其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辅助舰队部分包括总统出行乘坐的专用炮舰号,一艘破冰船兼拖船,一艘码头挖泥船,一艘海军学校用游艇,一艘远航摩托艇和一艘常规摩托艇。
海防舰队则包括足足九艘近海巡舰,类型的单一程度可以说是其他两国没法比较的。当然,这也的确符合立陶宛短小的海岸线特点。

立陶宛国民自卫队和其他两国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下面的军分区有各自的编号,直接成为第某军分区(XXX District,编号采用罗马数字)。整个立陶宛包括21个此类军分区。由于即使是今天,立陶宛也仅有10个县、44个区,对于这21个区的分配应当不是按照一般行政区划做的。
这里面还涉及了一个事件——1939年3月,第20军分区被撤销。这一撤销的军分区正是当时和德国的著名争议地区——克莱佩达(梅梅尔)军分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该军分区所属的土地划归德国东普鲁士。
除此之外,在兵种丰富性上立陶宛国民自卫队也差了很多。除了21个军分区之外,其只有一个国家飞行学校的单位,但包括3架Klemm KI 35B。

(以上为立陶宛二战前作战单位全部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