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未明子】小朋友成绩差、不学习的原因

2022-05-21 20:58 作者:曼妥思椰子斯基  | 我要投稿

  许多小孩为什么初高中成绩差,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素养,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承认自己在根本上是失败的,你要在考试规则上服从教科书。对于决定你人生快乐与否的符号系统,你什么都不是。
  那些习惯了自己玩游戏、在家庭里搭积木的非本能的思维,会跟不上老师的授课,因为他们习惯了那种本能的思考方式,而到了初高中后,知识已经不再是想当然的了。因为不想理解,不懂这里为什么要听你的,小孩不想要去接受那些解释,进而基础垮掉。
  那些小孩唯我论,不想接受一个符号系统,不想退让。国家会筛掉那些成长中太过于自我中心的,思维体系太过于闭合,不适合担当大任、不适合成才。
  你在小学阶段自己总结出来的那套,根本比不上已经搭建好的体系,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意味着他臣服,聪明的小朋友叫用上了新的规则。


  有的小孩就是盲目地依附了教科书体系,自己死记硬背了规则,然后其实他们是不会灵活应用的,一旦遇到题目比较花哨的,就懵掉了。这时候其实是他骗过了自己,以为自己听规则就能赢。这种小孩会遇到不会的,会说超纲了,我跪下的那套体系,怎么会有这种东西,我不接受。

  不过这种人其实可以通过暴力破解的方式,注册无数的规则,但是他的思维本身是不活跃的,不会举一反三。这个人稍微脱离填鸭式的学习,就会失败,因为不是真正的聪明人,这种人会认死理,完全把自我寄生在应试框架上,成为附属品,这种人习惯把自己的自我寄托在另一串新的东西上面,认某某主义,科学主义、拜金主义,看上去不会说自己很有自信,实际上他的自我是寄生在那些框架之上的,他们是二阶唯我论者,如果你去试图否认框架,他们就急了。伪装成自己是主人,其实不是。


  聪明的学生不是盲目掌握,对比自己的方法有哪些好处,会保留着自己的规则,承认自己方法有问题,进一步也会知道应试方法的失败。聪明的小孩不会把考试当做百分之一百,知道在考试之外还有东西,只在考试的时候使用应试方法,也知道如果百分之百,教科书教的东西是不够的。当你的孩子知道教科书不能解决一切,又愿意局部使用这个规则,还使用自己的规则。

  应试游戏本身能提高我的心理素质和阅读能力,所有的游戏都有类似的效果,可以锻炼我的思维,让我更成熟更稳重,获得周围人的认可。那么这个孩子应试能力会特别强。
  小孩聪不聪明,不取决于智商高不高,取决于是不是人格自我中心化,或者把体系作为自我,把自我投射到体系上去了。

  聪明的小孩是能容忍自己失败的,把失败作为一个异质性他者,坦然面对创伤,命运不能总是由自己做主,一切不可能全部在掌控之中。然后从失败中,把握住限度,其实所有的方法就是限制本身。
  定理本身就是对于事物的一个限制,才能高效快速地不停地把限度注册自己的符号系统里,思维才能有条理,条理本身就是限度,条理就是界限,为自己的思维设立内在的界限,才能搭起知识、理性的框架。


  第一类是软件装不进自己的脑子里面,第二类是软件实际上没有装进去,没有以更严密的方式装进去软件,没有真正装好软件,软件的调用是很无脑的。当他们信仰的范式和另外一个范式所冲突的时候,他更糟糕,他会陷入一个更糟糕的状态,唯我论者。前面一种只认自己的理,只喜欢那些短平快的东西来取悦自己,这些人被筛选到一些重复性劳动里面,后面一些人被筛到底层的脑力劳动者。
  不要自卑,也不要过分狂妄。比人类更唯我论的东西就是机器,完全在他的那些机器里面,比你更陷入它那个无脑的重复的自我的循环当中。你去看看机器,就知道你周围人怎么看待你的,面对绝对闭合的系统,你如何迁就他,你就知道其他人是如何迁就你的
  过分自卑是虚假的,也是一种自大。你把自我投射到一个框架之上,只要那个系统还一直在,你就会精神胜利说自己也赢了,实际不是的。但是你也是搭便车的,这套框架规则是别人给你,你是占便宜的,一旦没有别人牵着你走,你就不行了,你自己是无力弱小的,你的思维脑子极其懒惰,只想要别人带着走,你就废掉了,只是无脑地执行规则而已,把自己受挫的代价让别人承担了,每次题目做错了,你会说不是我错了,而是这个我没见过,不过我错了,是题目出的太偏了。永远不会承认自己会犯错,只是在说规则不同而已。前者是规则完全不同,后者是认可规则却不知道规则具有局限性。不能依靠一个规则,规则也有问题,你得体验错误的后果,做出新的规则,去自己制定新的对策,否则学一辈子学了个啥。


  初高中成绩不好,有一个心理发生学过程,你家庭环境、消费的文化产品、生活习惯、你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遭受了什么伤害,特别不愿意面对一些东西,让你的心理发生机制闭合了。没有一个求知欲,没有一个好奇心,也没有自我组织起自己内在的规则,一种自己活生生自己创造出来的规则,你心里面的方法体系,规则本身的界限。方法哪里行,哪里不行,这些都要你不断去试错,这些心理习惯都没有。
  成绩不好要么依附于你自己的任性,要么依附于外界的评判规则。不是因为他们笨,是因为他们太像大人了,太早闭合了,错误地方式成人化了,以唯我论的方式,活在唯我论的世界里,或者彻底导向了他心里面的一套规则。

  这两种方式都会导致教育失败,但是我们的社会需要教育失败人口,没有那么聪明人的岗位,我们的经济体系提供不了那么多岗位,聪明人有决策权的、管理权的、创造力的岗位。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会无情筛掉这批人,如果你已经被筛掉或有可能被筛掉,你要坦然面对这个规则,你要进一步知道官方教育体系不是哪里都灵的,做一个坦然面对失败的人,做一个不是所有评价标准都是万试万灵的,都是万金油,哪里都是它说了算的。


  你虽然被教育体系筛掉了,但是你可以在道德上做一个好人,在劳动上做一个诚实的灵巧的人,其他方面的评价标准是多样的,社会不会抛弃你。你的心灵得有一个空间,来包容你的错误,比较不同评价体系的差别,你得打开自己的心灵,才能放进去更多东西。不要说【不是我不行,是教育体制不行】,而是【你就是不行】,你得承认自己的失败,然后你进一步说教育体制评判标准就是有局限性,然后承认你在这个标准下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很多人就是带着深深的自卑,然后不愿意学习了,没有一个体系在评价你,你拒绝所有的量化定性的评价体系,反而拒绝一切学习,这就真的开始闭合了。一天到晚刷抖音,一天到晚吃外卖,袜子不洗,浑身臭烘烘的,小出租屋里面憋着,也不寻找另外一个方向变成一个不停学东西,不停成长的一个人。就缩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彻底躺倒一个规则里面,要钱、要女人就是要嘲讽别人,看不起所有有所建树的人,变成犬儒主义者。
  或者就是彻彻底底假装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我只是假装失败,其实我是清醒的,至少在清醒上你是成功的,不,其实你在欺骗自己身上你是成功的。一个一天到晚,欺骗自己向自己证明自己是聪明的,把自己骗住的人,请问他真的是聪明的,太聪明了。
  没有任何人给你的失败负责,你承担失败,承担一切代价,你就能进一步看到这些规则的界限,看到规则的界限,就可以把规则打包起来,哪些情况用哪些规则,哪些情况不用哪些规则。方法多了,点子多了,规则就不再是僵死的了。进退有度。学习就是不停地掌握规则,你本来一直相信的东西不行了,你就要承认这些失败。
  所以我们学哲学一直讲谦逊,谦逊不是一直装模作样,一直自我否定,谦逊是能够包容自己的失败,在面对一个既定的事态既定的方法失效了,实事求是,有新的想法就再去试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要和自己斗气,虐待自己,我就要这样我就要这样,搞唯我论那一套,执拗地做什么。

  真这么斗气,请想象一下,天空中有一个视角看了以这么执拗愤怒的状态,你当时的自己有多愚蠢。你执拗的状态根本不是智慧、多勇敢、多坚持,就是蠢。


  & 感谢 T 的分享 &

【未明子】小朋友成绩差、不学习的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