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晌江湖 1

2020-08-06 15:32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这江湖,到底是人的江湖,还是乒器的江湖? ——写给青春,以及未来的哲思。


01


判断一块乒乓球底板好不好,最早的印象可能是“扎实”。当时我的启蒙老师用着一块铁牌的蝴蝶板子,已经记不清结构,好像是五层纯木(经证实,是沙曼达,用椴木面材的近台板子来中远台放高球?!!)。而乡冠军拿着的则是郗恩庭的纯木七层6086。手柄敲打头部,听出来就是木头的声音,低频。


(6086的最早拥有者说,当时郗恩庭出品了中国第一支碳素板7086,三百多没买,买了个五木的5086觉得慢,然后才买了那七层的6086。)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球友喜欢这类声音,并且臣服于此。他们更喜爱铁牌的蝴蝶王而非铝牌。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泰克西姆刚出来那会,至少在我家乡,还满是左推右攻/拉的单面打法。推挡、扣杀仍然是技术组成中的重要部分。而硬韧、扎实无疑是一块好板子必须具备的。在那时,板子的弹性并没有如此受器重。


也就是有如此的历史印记,现在仍然有球友要找金字CL,不行就黄标。Ultra Power的广告词还宣传有着金字CL的木头扎实感。而数字版特制506依然有拥趸。这一切都指向了:木头的,原始的扎实感。



02


当侯英超手持一柄红双喜特制08B削球板,夺得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当流星久别要来重逢。当斯帝卡重启了Banda这张老牌。你就知道:情怀,至少还是能挣钱的。


怀念扎实硬韧的铁牌的,可能对日益高价的旧板子下得了手。而昔日那些Banda的受众们,必然也会买一买单,至少,为了怀念。


时至今日,即便YE早已垂老,那软弱的支撑实在疲乏得只能作为练球板,无法经受40+新塑料球的撞击。但笔者也偶会怀念,想念那酥的持球,以及难得的拉冲撞摩时板身像竹子鞭打一样的脆感。


龙王说过,银河的学习对象是蝴蝶,也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板子是斯帝卡做的。这仿佛是一种年少时梦想对现实的妥协。


无疑蝴蝶在当下收获了巨大的成功,芳碳早已是主流,而斯帝卡却坚持不掺和芳碳。不过,当我们将来回望现在的话,也许斯帝卡板子这让人上瘾的口味,仍很珍贵。因为它诠释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通透”的手感。


而这样的手感,在蝴蝶板子上是不容易找到的。只在特注上面好找些,但风味跟斯帝卡、瑞典木屋的到底有些不同。



03


一直以来,旋转总是放在速度后面。“快准狠变转”,速度是第一位的。但对于很多球迷来说,迷上乒乓球一定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旋转的奥秘。小小年纪,站在乒乓球台前,最疑惑、最好奇的是不同种类的诡异旋转。旋转,才使得这项运动变得神奇、有趣。


这也是为什么瑞典木屋的板子,尤以亚萨卡为代表,曾经是那么地受业余者喜爱。吃球、形变、弧线就是描述里最美好的词汇。时至今日,当吃球的“快感”渐渐被忽略,近中台高速对抗的快感成为主流。不禁让人有了些怅然若失。


这迷惘,随着瑞典木屋要出售的消息(虽然传了好几年了),到底让人有些沉默。


一晌江湖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