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平庸主义(1-4)——你为什么怎么也学不进哲学?前反思者中的拒绝反思

【主义主义】平庸主义(Mediocrism)(1-4)——你为什么怎么也学不进哲学?前反思者中的拒绝反思者,你为什么如此平庸?
主义主义的要开新篇了,到1-4了。1-4是个大分类,我把它叫做平庸主义或者平凡主义,就是常人意见,用一个词就是doxa。doxa就是常人的意见:common opinions,的意见。如果用一个ism来套他的话,那就是mediocrism:普通人的意见、普通人的主义,或者我把它叫做平庸主义。
1-4开头的人不愿不平庸。
我们说一个普遍规律:1-1的人、1-2的人和1-3的人。
1-1的人你可以简单的概括成men of Science,就是那种刻板的、有点严肃的。它有个严肃的那个维度或者women of Science随便的。
1-2是一个虔诚的维度,它是追求超越性的、追求某种拯救的。它是有对抗性、内在对抗性的。
1-3是一种自恋的,自恋状态,他精神状态大部分都是自恋的、自我维护的、防御性的那种姿态。
这三种姿态里面我认为最有希望的……它们都是闭合的,它前面这个1开头意味着他们在符号学上都是闭合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你真的要学好哲学的话实际上从1-4这里出发,尤其是从1-4-3-2或者1-4-2-3这两个维度出发我认为是更好的。
很多随笔主义者(1-3-4-2)他们的给我的回复就明显骨子里有一股自恋。我觉得克服自恋的时候你想一想,比如说征兵时,你愿意上战场吗?真的到了这个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刻,这些随笔主义的老哥一个个都怂了。
比如说歃血为盟,叫你咬手指咬破的时候你咬不咬?这种人一般都不太敢咬的。他们都是小自恋分子,他们的自恋也是某种baby-like小宝宝式的。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平庸主义,它是1-4,所以它的格分析起来很简单。
场域论是1。这个场域论1我跟你讲,甚至很恰当的话可以说人间,或者是社会,而不是世界了。因为本体论上的4意味着他们在本体论上拒绝思考。
本体论是4,就是“关我鸟事”、“与我何干”、“跟我屁毛关系”这种“事不关己”。太阳黑子活动可能会影响无线电、影响飞机,或者他想到什么超新星爆发、黑洞或者想到什么超越性的本体靠理念:关我鸟事!他们不愿意不平庸,是刻意平庸。他们通过刻意的平庸还会有点沾沾自喜,或者说感到安全。
我们在农村会看到很多人是这样,就是老实本分过日子。他们一般是一些低教育人口,如果不是低教育人口的话就是迎合低教育、迎合前者的一些政客,他们会是这种。老实本分过日子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他们都是1-4的平庸主义。他们对于人间的秩序、人间的正道或者说人间的什么……就是有理、没有理,你有理我没理这种东西是不反思的、不对抗的,甚至说刻意去服从、明哲保身。
但是1-4也分很多立场,各个立场不太一样,但总体而言它们是这样的。
哲学上它也是有对应物的,就是对于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和谬误之路的庸俗的解读。

巴门尼德
真理之路就是“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谬误之路就是“存在者不存在,不存在者存在”而这些1-4的平庸主义者自以为站在了真理之路上,但是实际上站在了谬误之路上。
因为1-4的人对本体论不反思,对形而上学不反思,甚至是拒绝反思,所以他们没有思考过“何者存在,何者不存在”的标准,对于这个标准他们认为它是无条件存在的。而在这个无条件存在的标准之下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是站在真理那边的。他们永远自以为站在了真理之路上。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时时刻刻说: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他们认为“有”、“无”的标准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无条件的、免费的、不需要反思的。不要反思意味着他们对于日常语言中隐含的这个本体论预设是不反思的,直接拿来用的,take for granted。比如说whole这个东西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有比如说“无”这个东西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前反思的人一般会认为无就不存在,但是他认为的是作为概念的“无”不存在。这个就犯了基本错误了,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进入形而上学。他甚至没有办法进入一些比较硬性的、强硬的和日常语言不一样的话语之中。你要相信某种唯我论(1-3)、你要相信某种宗教(1-2)、你要相信某种科学(1-1),这三种东西你都必须对于日常语言进行一定的颠覆、反抗。但是他们丝毫不反抗,所以他们实际上是站在谬误之路上。
所谓的谬误之路:存在者不存在,不存在者存在。什么叫不存在者存在?就是这个标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不存在超语言,不存在一种无条件的永恒地免费划分有无,存在和虚无,存在者和不存在者的标准。这个标准本身就不存在,如果它存在的话那万物的话就不可能变化了,万物就静止了、整个世界就僵死在那边了,这个宇宙就成天地曾不能一瞬了、没有了。就是没有时间了。
如果这样搞的话就不可能存在时间,因为时间本身就是对于这个标准的一个最基本的反抗。时间就是给予在一个既定的这种虚幻的、虚假的标准下面,本来是被看作不存在的东西 给他一个符号学的位置。时间就具有这种能力。只不过这个位置往往来不及给,往往需要一个运动。所以时间会让你感到它会迟滞、它会变慢。
他就认为这个简单的标准就是一个“本体论框架”。本体论框架它实际上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海德格尔的视域horizon来说框架的frame,这个本体论框架它永远不能ontic ,永远不能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东西。不存在者不存在。而这些庸俗的平庸主义者他们认为这个标准是存在的、这个标准是可以说出来的、还可以写出来呢。
谬误之路还有一个是存在者不存在。什么叫存在者不存在?存在者本身不能够自己存在。也就是存在者必须依靠这个标准、框架才能存在。所以存在者单单是存在者,它本身是不存在的。
平庸主义者会有这种想法:不合理啊!这种东西怎么能存在呢?它肯定是假的!所以这些家伙他们才会有一个真的?假的?这种划分。就是一个明明存在的东西他还可以把它说成是假的。这种对立其实在哲学上来讲它是一个派生性的对立而不是一个原初的对立。
真和假就是something truth and something fictional。假你不能说它是fake赝品,而是fictional,它是虚构的、拟制的、虚拟的。它在符号系统里面是一个结构,它在符号体系里有它的结构在里面产生效力。如果这个效力具有某种征兆性,它就是truth 、它就是真理、它就是真的。
但是前反思的人或者是平庸主义者、刻意不反思的人他们是受不了的,所以他自以为站在了真理之路上、他自以为:我抓住这个标准,哇靠有这个标准撑腰。他们是本体论上的狐假虎威者、赎罪券购买者。他们就说这个标准我就立刻就知道存在者、哪些存在者是存在者,说明他们存在,不存在者就不存在。所以他们会把这个东西变成那种废话。他们认为尽管这是真理但是这是废话。
如果你认为这句话是废话,你就是个平庸主义者。因为你觉得这个标准是不值钱的:我不需要去临时设置 创制我自己标准,什么是存在什么不存在。我不需要去思考 我不需要去反思。我不需要对现有的话语体系、主体之间(inter-subjective)所通行的公共版本的这个话语进行反思,反正关我屁事。我反正啥是存在就存在嘛,实实在在哎,钱嘛哎呀这个JK这些东西都存在的。那么不存在哎,你说什么理想、说什么哎呀、说什么希望哎哎不存在不存在,你怎么都虚头八脑的、假的、空的……了解吧。
所以这些人他自以为是站在这个标准上狐假虎威、买了这么个本体论上的赎罪券,实际上他们站在谬误之路上,站在了一个不存在者存在这个标准上,他把这个标准看成是实在的、是存在的、无条件存在的,不需要什么努力那免费的我靠。
其实哎,你知道就那种人,“怎么这个人怎么这样的没素质这个……”他们就喜欢说这种话。他们把很多很多东西take for granted:“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理!”这个“理”,不讲“理”,这个“讲”字就代表一种服从。讲文明、服从就是通过我的嘴巴、通过我的行为的服从、行为上的服从大他者在言说、大他者在说话、天理在说话、最高权威在说话。
所以他们是1-4,后面直接短路到认识论这个维度。他们对于秩序的服从、还有他的行为直接变成一种“讲”。这很有意思,按道理来说他们这辈子跟哲学是无缘的,如果没有我做这种视频的话1-4的人它闭合了。
我跟你讲,1-4的人还有一个问题:它是闭合的。虽然它闭合了,但是我们把只要把这个4给它击破——因为4本身代表了开放性、盲从——我只要在这个盲从当中、平凡当中搞出某种诡异的东西让他可以自己循环起来,之后它会就把它变成一种崇高。
这种崇高就可以回溯性地把盲从变成愚蠢foolish。所以蠢这个词就是盲从、不反思。它是一种否定性的姿态。人的本质上是不停地要反思的,你作为一个人,你没有办法抗拒这个维度。你抗拒这个维度就会有一个基本压抑。
哲学会告诉你这个基本压抑最后会完全彻底的转变成你对于死亡的恐惧、你的濒死恐惧。如果你刻意不反思,那你的濒死恐惧是极强的、濒死恐惧是极痛苦的。就是最后你的神经系统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它会逼着你反思,你一辈子不反思,你欠了这些思想债,但是最后查出晚期什么某某癌几个月,那几个月你有的反思了。
到时候如果你寿命还够的话你可以看我的视频,我可以手把手把你带到4字头。但是这个时候你又后悔了:“哦我白活!是不及时点!我为什么不早点!哎呀!”我会跟你说:“兄弟你下辈子吧。”我不确定有没有下辈子,4字头,无神论者对这个下辈子是很难定义的。
好了,我就讲了这么多。1-4也是个挺有意思的,因为我跟你讲了,他是很多普通人还有那些迎合普通人的政治骗子所持有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