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其他】 心愿

2021-08-03 12:00 作者:-行三  | 我要投稿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爷爷想去玛拉盖庙了。

        早在几年前,爷爷得了场大病,病中一直念叨当年负伤的地方。手术很成功,但爷爷的心病也就此落下,每年都吵着旧地重演。无论是爷爷的年纪还是身体,都不适宜长途跋涉,而那个地方在哪儿?没人知道,爷爷只记得是在内蒙古和河北的交界位置。其他线索,也只有爷爷口中,那略带口音、似是而非的名字。

        全家针对爷爷的愿望展开了激烈争论,多数人持反对意见,却拗不过老爷子。我是家里的晚辈,对于此等大事向来没有话语权,但心中还是暗暗希望爷爷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大妈觉得爷爷可能是怀旧,常言道老马恋栈,因而在前些年几次带爷爷回老家探亲。当时我正在高考,没有同去,可心中不以为然,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结束。果然,从老家回来后的爷爷,还是吵着要找当年的战场。

        在反复计划、精心准备下,爷爷的圆梦之旅,总算在今年夏天成功启航。这次寻庙,可谓全家出动,考虑到老人已是九十岁高龄,当地又交通不便,于是计划让老人乘火车到张家口,其他人则开车提前到那里待命,除去头天外,每个日中日暮都提前订好休息的地方,算算时间,赶路倒比游览更多一些。我虽说正在准备考研,但念及种种,无论如何也要跟来。

        还未出发,便遇上意料外的连绵雷雨,出发当天,更是大雨倾盆。全家人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按计划行动。由于要推轮椅,大家安排我跟着爷爷乘火车,顺带负责摄影,记录下旅途中的点滴。事后整理图册时,我发现爷爷自始至终都不见丝毫忧虑,只是不时地望向远方,像在回忆,又似乎在期待。

        大雨让火车晚点。路上,我不由得担心起另一个车队的安危,幸好不到中午,天空便开始放晴。想来越是恐怖、瘆人的暴雨,便越是难以持久。

        一路风雨兼程,总算有惊无险,两组人马顺利汇合。休息一晚后,我们直奔内蒙古的玛拉盖庙。

        爷爷记忆中的名称,四个字错了两个,也只有一个“庙”字最为可靠。全家人在直接搜索无果后,先从无数的大庙小庙中,搜寻读音相似的,再根据地点一一排除,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个最符合条件的玛拉盖庙,又通过当地的记载核实,才最终确定,这就是爷爷当年负伤的地方。

        眼见庙越来越近,爷爷的神情逐渐激动,来到庙前的山坡旁时,上下车都必须要人搀扶的爷爷,竟然推开众人,撑着拐杖从车上一跃而下。看着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爷爷激动地拿拐杖为我们指点着当年战斗的情景。爷爷是骑兵,他们的任务,是在另一只队伍进攻玛拉盖庙的同时,奇袭停在草滩上看守马群的敌人。那天,他们从远处的山脉急行一夜,埋伏在坡顶,只待一声令下,便一鼓作气地冲下去。谁料敌军的机枪让马匹受惊,部队不得已勒马回旋,爷爷正是在这时不慎后腰中枪,子弹穿透了背部两侧,却幸运的没有碰到脊椎。时至今日,爷爷还会掀开衣服让我们去看他背部的疤痕,将之视为荣誉的象征。

        山坡上草长莺飞,绿植茂盛,全然不见当年的炮火硝烟。爷爷的年纪已不适宜爬山,没到小腿的草地也难以推过轮椅,故地重游的重任,便交付在几个年轻人身上。我们按照大概方位,在对讲机的指点下,爬到当年爷爷流血奋战的地方。山坡上极目远眺,蓝天白云,绿草白羊,好一副太平景象。多年前,针对这座山的争夺,曾让无数先辈舍生忘死地冲锋陷阵,如今我再登上这座山坡,再也不必付出任何代价、看任何人的脸色。这座山坡,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山坡似乎没有任何区别,爷爷却能一眼认出,想必在他看来,这座山坡早已不是土石堆积,而是由血肉砌成、枪炮锻铸。

        离开时,路边放养的马群,惹来众人争先拍照。爷爷望着窗外的马匹,眼中闪烁着若有若无的光芒。我知道爷爷的心思,说起中午自己去骑马的事,爷爷听着听着,忽然说要租一匹马,去骑上几圈。这下可把家人们吓坏了,一通连哄带骗,赶忙开车离开,爷爷依旧望着窗外,丝毫不认为骑马会有什么危险。我看着爷爷,心中伤感,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士,终归有英雄迟暮的一天,而那个接过他的旗杆、继续在沙场驰骋的人是谁呢?

        第三天,我们计划顺路回趟老家。玛拉盖庙是爷爷这次最想来的地方,家乡却是爷爷最不愿走的地方。才下车,乡亲们就把爷爷团团围住,不肯让他有一刻清闲。想必当年凯旋,一定也是这般场景。

        两座小院,几十位亲人,这才组成了这完整的一家。老人浴血奋战,半生戎马,所图的,也不过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可以随时熬上一锅排骨,喝上一碗红薯粥。

        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我们并没有在家里过夜,爷爷也唯有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爸爸小时的同学在晚上来访,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吃夜宵,第二天我才知道,她是董存瑞的亲侄女,她的侄子是一位警察,在抗击疫情时,光荣牺牲。

        回去的路上,又下起了大雨,仿佛一定要让我们减速慢行。去时,要格外慎重的安排行程,反复探讨二老的安全,四天的旅行,要一个月的计划;而这回去时,减速慢行,又是为了什么呢?回到保定后的生活,亦将和从前无异,我们却似乎已然有所不同。


【其他】 心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