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一中“智仁勇新”办学思想全面解读

办学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统帅。三台一中在总结办学成果、提升办学经验、前瞻办学前景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符合一中校情、符合时代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智、仁、勇、新”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一、办学思想的形成
(一)承接历史传统。九十余年前,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的召唤下,三台一中率先创办了川西北地区第一所女子中学——三台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智、仁、勇”最初作为校训,于建校之初提出,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一直沿用。

在九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智、仁、勇”作为三台一中最初的校训,曾激励了大批热血青年为国家兴盛、民族振兴而立志成才,历代办学者承接着“智、仁、勇”的光荣传统,励精图治,大胆探索,培养了大批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勇于开拓和勇于创新的人才。
(二)继承与发展。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在《中庸》提出:“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曾参)在《大学》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智、仁、勇”最初作为校训,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革故鼎新,一直以来都契合时代需要,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931年7月,教育部通令各学校宣传“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国训;1937年蒋介石下令各校统一以“礼义廉耻”为校训,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国训;1953年6月30日,毛主席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实际上“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成为新中国教育的国训;1954年,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共同纲领》提出的五项国民公德,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中心内容,实际上,五项国民公德是各类学校统一的校训。在这一时期,学校校训“智、仁、勇”,虽历经岁月变迁,却历久弥新。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中人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入理解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的内涵。在办学实践中,秉承“智、仁、勇”的历史传统,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构建了“智、仁、勇、新”的办学思想,并以此为指导,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二、办学思想的内涵
智,教人求真。强调博学、慎思、明辨、善导;善施计谋,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能力得到培养;在求真中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仁,教人向善。强调在言谈、举止、思想、意志方面要纯洁、诚信、正直、高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诚信于人,为人师表,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万物的责任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勇,健全体魄。培养具有干事业所必需的强健体魄和敢闯天下、善闯天下的勇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新,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促发展,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精神,在创新中永葆学校生机和活力。
“智、仁、勇、新”源于我校悠久的办学实践,是对我校九十余年办学成果的总结。四者虽然内涵不同,但却是一个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整体,仁是新的前提,智是新的基础,勇是新的动力,新是智仁勇的归宿。它体现了仁爱、向善的人文美德,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崇高品质和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时刻影响着我校办学行为和价值定位的选择,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真正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

三、办学思想解读
编者按:“智、仁、勇”最初作为“三台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训,于建校之初提出,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一直沿用。2004年,在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过程中,我校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内涵,在原有“智、仁、勇”校训的基础上,在“智、仁、勇”校训解读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涵。
我民族精神之原动力,即是智仁勇新四大端,四者天下之达德也。
属于智的,行之匪艰,知之维艰,即所谓智育。其学问修养,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其经验表现,则重在笃行。而要以格致诚正为体,修齐治平为用。至于用力之久,做到一旦豁然贯通,成为先知先觉。
属于仁的,即所为德育。凡动作、思想、意志、趋向,誓做到超脱纯洁;在伦理方面,其要旨即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庶物,纯是蔼然天理,无一毫人欲之私,其广大弥纶天地,其精微贯绝古今。此即《大学》始终一敬,《中庸》枢纽一诚之学也。
属于勇的,其狭义即所谓体育。锻炼身体精神健康,固不待言。其广义即仁者必勇,见义必为,推之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古来圣贤豪杰,完成许多轰轰烈烈事业,成为天下大勇者,此也。
属于新的,承未有之创举,具探创之灵气,开拓进取之功。以古衬今,以今求未来者,小者推之教与学维艰,要难中而进,胆识相融,善运筹帷幄;大者推之科技之原创,民族兴旺之源是也。

智仁勇新四达德,择善固执,贯彻始终,所以行之者一诚而已。

编辑:三台一中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