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故事线梳理

2022-06-23 22:08 作者:努力干活的指数函数  | 我要投稿

(字数:2,243字    阅读时间:3min)

    小说有两个故事,分别是《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优子》,这里仅谈论第一个故事。读起来蛮快的,如果要给书本贴标签以分类的话,我认为分类至“文学”最合适,推理悬疑可以说全线崩坏。剧情细节衔接、人物构造、群像构造真的很粗糙,本书打着很高的名号宣传,但是我读完后觉得很失望,有一种浪费了宝贵时间的惋惜...本书不推荐阅读,同时作为反例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写出类似的文章。本书主人公是几名小学生与即将成年的表姐:五月(9岁)、弥生(9岁)、建一(11岁)、绿姐姐(19岁)。(注:日本2022年4月1日后,成年为18岁,本书出版于2009年,适用20岁的成年线。)


【故事主线】

    故事的开始,主角五月便被自己的闺蜜弥生杀死了,故事后续是五月通过上帝视角,叙述整个案件的发展。

     是五月戳穿了弥生喜欢哥哥建一的事实?还是五月透露自己也喜欢建一?不论出于羞愧还是嫉妒,弥生将同坐在树枝旁的五月,从树上推了下去。惊慌失措的弥生找到哥哥建一,将五月的死说成是五月不慎从树上坠落,建一了解情况后,提出了一个意见——将五月的尸体藏起来。因为此时村子里正出现儿童接连失踪的事件,于是建一想将这起案件伪造成五月被诱拐的失踪案件,以此来逃脱责任。

    整个故事围绕兄妹不断变更藏尸地点展开。兄妹二人首先选择是放在水沟里,用三块水泥板覆盖在水沟上面,并将尸体藏在第一块水泥板下。水沟离村子很远,在森林深处,但听说搜救队员在附近巡逻,因此兄妹二人躲在丛林里观察搜救队员的行动。水沟果然引起了搜救队员的注意,几名搜救队员一起将水泥板抬起,已经抬起两块就要抬最后一块时,躲在一旁树林的建一采用转移注意大法:建一用石头砸自己脸,导致鲜血从鼻腔内喷涌而出,同时嚎啕大哭也吸引了搜救员的注意力,这几名搜救队员便热心肠地去帮助建一,将搬开第一块水泥板的事抛之脑后。

     接着建一提议将尸体藏在家中壁橱里,于是兄妹二人连夜搬尸,将五月用凉席包着转移到了家中壁橱。本以为自己的房间可以安心放着,但作为主妇的妈妈为打扫卫生,打开了一次壁橱;绿姐姐也因为找衣物而打开壁橱。不过就算壁橱被打开两次,但无一人发现尸体。绿姐姐在壁橱中取衣物时,发现衣物被什么东西钩住了(是五月的脚勾住了),正要凑前去看,此时建一正好打开房门,又一次采用转移注意力大法:建一拿着饮料假装摔倒,弄得卧室一片狼藉,绿姐姐见势赶忙收拾,于是忘记了衣物的事。

      尸体第三个藏匿地点是稻田里,这算是为最后一次抛尸到石墙做中转准备。但兄妹二人夜晚的手电筒灯光吸引了夜班巡视的雷公爷爷,雷公爷爷怕是窃贼,于是寻光而来,就在雷公爷爷还差一步就能看到尸体时(此处吐槽一下,作者营造紧张气氛总是以还差一步,还差一下这种伎俩,显得有些做作),此时主人公没辙了,但作者有,作者采用转移注意力大法:雷公爷爷老婆无论如何都要拽走老头,说该回去筹备烟火庆典,遂把雷爷爷硬生生拽走了。

     最后的抛尸地点选择的是——石墙,那是一个天然的垃圾场,不会有人注意,同时由于高度过高,也很少有人攀爬上去。于是兄妹二人先将尸体从稻田中搬运出来,再运送到高高的石墙,最后扔下去。这种体力活对弥生来说,是比较劳累的,途中几次因为弥生紧张过度,抛尸计划险些失败。但由于主角自带光环,搬运尸体时就算碰到了五月的妈妈、小林爷爷,也完美地避开怀疑。主要得益于主人公建一毫无破绽反侦察完美人设,以及作者的神助攻,采用当事人主观没注意大法:从始至终没有一丝怀疑,即使怀疑也怀疑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

    由于尸体没有一次顺利地投掷到石墙里,而是掉落在了石墙边,因此需要兄妹二人爬上石墙,将尸体丢进去。就在兄妹大功告成准抛尸时,他们碰到了绿姐姐。绿姐姐坐在墙边,抱着尸体,好像早就预料到一般地坐在那里等待,绿姐姐笑盈盈地看着他们,并告诉他们尸体不能丢在这,随时有暴露的风险。而绿姐姐有一个推荐的好地方,那便是她自己打工的冰淇淋工厂。随后三人合伙将尸体转移到了工厂冰库,原来冰库里除了五月还有别人,正是之前新闻报道里失踪的男孩,那几个死尸男孩,可以和五月一起玩耍。


【人物浅析】

五月,理智清晰地看待自己的死亡,几乎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死给家人带来了巨大伤害。

弥生,杀人犯,畸形恋兄,从始至终没为自己杀死人而愧疚,极度自我。

建一,反侦察能力强,从得知五月死之后,行动冷静,伪装无破绽,时不时会以轻松安慰的口吻鼓励妹妹,只是对藏尸行为感到兴奋。

绿姐姐,杀人犯,反侦察能力极强,极善于伪装。

这次的人物构造给我一种动漫人设的感觉,弥生是病娇,建一是反社会人格,绿姐姐是美艳性感杀人魔。


【吐槽部分】

1、两个成年人才能用搬动的水泥板,健一是如何独自能搬动的?

2、日本的壁橱构造是怎样的,为什么妈妈和绿姐姐打开柜门都没有看见五月的尸体?

3、尸体放到稻田里暴晒多久会腐烂发臭?

4、尸体浸湿后,为什么描写兄妹心理状态,会用“是否泡水不在乎”的字眼?(这非常明显意味着重量增加,建一此前拖尸体已然感到吃力,而此处却是不在乎状态?)

5、尸体从草席中掉出,弥生在身体僵硬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在话音落下(具体话音是:“弥生,快藏好”)时就将尸体藏好?

6、绳子材质、捆绑方式都没有介绍,这可是作案的重要物品啊!而且绳子还是妈妈平日积攒下来的,我的常识认为,妈妈只是主妇设定,平时不会积攒尼龙绳之类的耐用绳子。

7、在听见声响、五月整个身躯都从草席中卷落出来的情况下,五月的妈妈没有发现五月?(作者此处使用天色渐晚,五月妈妈悲伤过度,而没有看见)

8、故事设定是老人发现石墙上的草席,是否是想用老人视力不好,为二人搬运尸体再次躲过一劫创造时机?

9、雷公爷爷和小林爷爷几次接近真相,都是因为老伴更关注花火大会被拉走,老伴是不是神助攻。。?

10、为什么要将死去的5个小男孩设定为和建一都长得很像,是想从侧面描写绿姐姐对建一的情感吗?但是几个长得很像的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并且没有铺垫村子的血缘状况、通婚习惯,这出现概率应该很低。。



    作者一些地方存在明显的逻辑不连贯,许多地方看起来是为推动情节发展,而故意让当事人远离真相。为了解决自己的吐槽,我尝试想过理由来解释,比如也许是大人对于小孩的戒心不够,善良的人很难怀疑伪善的人。本书亮点在于人物设定展现了人的不同角度的恶。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故事线梳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