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第一型水陆坦克:PT-76
1946年3月5日,随着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拉开序幕。 苏联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战场环境提出研制一型两栖作战设备,可以保证部队面对河流时不被拖延。 苏联军方提出的水陆坦克技战术指标是:战斗重量13~14吨,采用V-6柴油发动机,装备76毫米火炮,弹药基数35~40发,装甲厚度不超过10毫米,陆上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速度为10千米/小时。 在参与竞争的三种方案中,车里宾雅思克-基洛夫工厂的740工程获得资格。
1952年PT-76开始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批量生产,同年开始装备苏联红军。 1957年苏联工程师为PT-76更换了一门85毫米坦克炮,这个型号被称为PT-85既906工程,但是只制造了不到十辆用于测试,并没有实际服役。 PT-76主要用于多河流地区作战或登陆作战,以及警戒、侦察、火力支援等任务,由于装甲薄弱不适合参加与坦克的正面对抗。 到了1967年,PT-76停止生产,开始被BMP步战车逐步替代,但是仍然保持一定数量服役。 重量:14.6吨 尺寸:长7.625米、宽3.14米、高2.255米 装甲型式:均质钢装甲 车体主装甲厚度:14mm(最厚) 成员组:3人 主武器:76毫米坦克炮x1 射程:12000米 射速:6发/分钟 辅助武器:7.62毫米机枪x1,部分型号拥有12.7毫米高射机枪x1 最大速度:44km/h(公路)、10km/h(水上) 最大行程:450km(公路 辅助油箱)、260km(水上) PT-76的车体为钢板焊接而成,动力舱放在车体后部,使用一台6缸直列水冷柴油机,最大马力为240,采用手动变速箱,拥有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驾驶舱在前,驾驶员位置居中可以使用一个潜望镜在需要时观察前路,还有一个红外夜视仪,最大可见距离为60米。另外两位车组乘员在炮塔位置,两人位置都拥有潜望镜以及一台瞄准镜。 在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俄罗斯联邦陆军内,PT-76还装备有一千余辆, PT-76轻型两栖坦克还装备了刚果,克罗地亚,古巴,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达加斯加,尼加拉瓜,朝鲜,俄罗斯,乌干达,越南和赞比亚等国家。参加了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 后续改进型号: PT-76B,换装D-56TS火炮,增加双向稳定器和抽烟装置,附加副油箱和三防装置,在炮塔后部可以安装一枚反坦克导弹。 PT-76M,换装新发动机,马力增加到300。 PT-85,906工程,仅制造了几辆原型车参加测试,没有批量装备。 BTR-50P,使用PT-76底盘制造的多用途装甲运输车,最多可搭载20人。 PT-76-5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PT-76的现代化改装,安装S-60机关炮,增设现代化武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