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普京”行动已出现,这是俄乌战场最大变数,为何死咬美国?
现在的俄乌冲突,之所以被我们称为“冲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并没有对乌克兰宣战,双方对战争的性质认定存在着根本性不同。乌克兰自认为是在进行保家卫国,而俄罗斯也没有采取大规模轰炸乌克兰城市这样的军事行动。双方还有一个重要的默契:不危及对方的国家领导人的人身安全。
但是,在俄罗斯红场阅兵的前几天发生的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的事件,已经被解读为乌克兰对普京的“刺杀”行动。这在乌克兰军队大反攻之前,几乎成了战争升级的最大变数。
现在,对小型无人机自杀式袭击克里姆林宫存在几种说法:一是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所为,乌军需要深入俄罗斯本土释放这些无人要,因为从无人机的个头来看,不像是从乌克兰本土起飞袭击莫斯科的;二是俄罗斯自导自演,为后续对乌克兰进行更大规模的空袭投入借口,甚至不排队未来对泽连斯基实施斩首行动;三,由想拱火国家或俄罗斯国内的极端势力所为,比如美国、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国内的俄皇派;四是由泽连斯基政府无法控制的乌军所为,这种情况大家都懂。
如果我们理性分析的话,泽连斯基政府怎么看都没有刺杀普京的动机,因为在技术上既不可行,也违背了西方对乌克兰控制战争升级的要求。从打舆论战的角度来看,这次袭击如果是美西方或乌克兰所为,都是极为被动的。如果是俄罗斯自导自演的话,也很容易穿帮,毕竟这种无人机怎么看都不像是从乌克兰飞过来的,反面证明俄罗斯军队的防空漏洞非常大。
所以,很大的概率是这次袭击将会成为一个迷案,只能说是非常希望战争升级的某个势力所为,毕竟这种无人机通过网构的方式很容易买到。最新的消息是:乌克兰方面已经否认是自己所为。俄罗斯开始展开调查,似乎也不想借机升级战争。
俄罗斯新闻社称,经过评估,此事是“有计划的恐怖行动,企图在5月9日“胜利日”大典之前暗杀普京,克宫会保留“在必要情况下随时随地采取报复措施的权利”。俄罗斯官方的态度是,这次袭击是美国支持下的基辅政权所为,很明显要把矛头对准美国。
现在,乌克兰战场的最大变数已经出现,具体表现如下:
一、俄罗斯的红场阅兵是否还能顺利举行。因为如果袭击是乌克兰所为的话,那么其根本目标就是通过破坏红场阅兵来打击俄军的士气,后续还有可能采取行动。当然,乌克兰政府肯定不会承认是自己所为,而这就考验俄罗斯政府对国内反俄力量的打击了,最终这个问题还是俄罗斯内部的问题。
二、俄罗斯有意利用这次事件升级战争,给西方施压。接下来,如果俄罗斯不断拿出是乌克兰政府发动袭击的证据,并且据此展开大规模袭城战,或得针对泽连斯基的安全下手,那么这场战争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
三、俄罗斯通过调查之后不了了之,只是利用舆论战给西方施压,避免乌克兰在袭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的问题上走得太远,这是最可能的一个结局,让西方认识到袭击俄罗斯目标的严重后果,为乌军的反攻划定红线,在当前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体而言,这次无人机刺杀“普京”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是乌克兰,而最大受益者是想让战争升级的美国等国,而俄罗斯似乎也拿到了打舆论战和给西方施压的机会。至于俄罗斯方面会不会利用这次袭击,估计与乌军的大反攻密切相关。一旦俄罗斯决心将“俄乌冲突”变成“俄乌战争”,那么后果将会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