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绪文:一个人想升级阶层,必须更换操作系统

2020-12-30 18:20 作者:秦绪文自媒体  | 我要投稿

杰作之间的相似之处如此之少,每一部都像是绝对的唯一。

没有一部杰作与其他作品相似,未来的杰作也不会有一部与前辈们相似。

杰作是一种决裂,与平庸的决裂。

这也是它会令人震惊的原因,平庸者才拥有最大的数量。

人们之所以讨厌自己的工作,其实就一个原因,钱没给够。

缺点和缺陷,如果一样样去数,势将没完没了。


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就算是周六的凌晨3点,也可以成为你新的起点,时间是一种幻觉。

只希望我喜欢的人,每天一睁眼,就感觉被温暖包围。

红包不在于大小,在于分享。

世界上并没有真实的其他人,只有你创造出来的,与你发生互动的,属于你的版本的其他人。

我们从来都无法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或者说改变自己和他人共振的频率。

当你想到一个人的时候,有一点点想掉眼泪的话,那你就是喜欢上这个人了。

无论和谁沟通,最好的方法通常都是直接说自己的需要或想法,这样沟通效率高,也不会产生什么误会。

如果你有想法或需要耻于表达,同时又暗藏期待,那误会和期待落空的怨恨几乎不可避免,这种沟通模式像猜谜,会让自己和别人都很累。

别人为什么留在你身边?是因为你是太阳,你能发光发热,若是不能,那么大家就会离开,所以你必须要有高效的价值。

太简单拿到的东西,一是自己不珍惜,二是自己也觉得没价值,没有什么是容易得到的。

用心是最难的,大家总喜欢抓大的,不喜欢抓小的,其实抓到人的心,才是最值的,你内心总是有温度的。

做老板的人,一旦你看着他整天忙的团团转了。

这个人没有太大潜力。因为,他没有时间思考,全被一些琐事占领了。

我每天什么都不管,我只关心我自己。

当你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时,行星运行的轨道就像迷一样不可捉摸,当你认识到太阳才是中心时,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科学不需要信仰,说的是科学的生命力是内生的,不需要挺也不需要反,它自己会证明自己。

扶贫和照顾是不可能改变太多的,对于不讲道理的,就要用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告诉它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哲学。

词汇量不一样的人,是不能在一起的。

词汇量,即信息量,信息密度,甚至是内容的质量,视野,观点,关注的层面,甚至包括趣味,审美,我们总是被同频率,或者更高频率的人和事吸引,某种程度上,都是被信息量吸引,尤其是新的信息量。

一个词汇量只有100个的人,很难理解词汇量达到1000个的人是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

这两种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

前沿的情绪建构论甚至告诉我们,情绪颗粒度会大大影响你的心理健康,幸福感。

情绪颗粒度高的人,往往拥有数千个情绪词汇来描绘情绪,情绪颗粒度低的人,只有数个词汇描述情绪。

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旅游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颗粒度。


人到中年面临的最残的问题是过去你过的不好至少还可以说,明天有机会比今天好,但到了中年就不一样了,你的人生彩票已经刮开,上面跟99.99%的人一样,写着谢谢参与。

请尽量记录生活,钱的核心作用只有两个,一是延续生命,二是购买经历。

年龄越大,过往越是消散得厉害,你以为自己会念念不忘的细节,最终全部融化失踪。

忘记就等于没发生过,虽然很多人已经不愿在社交媒体分享真实的生活,但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照片,都尽量记录下日常吧。

手机里随手拍下的照片,不小心翻到,那些怦然心动,那些甘言蜜语,那些爱别离苦,那些宠物依偎在你身边的时刻,公交车里炙热的夕阳,一下子全都回来了。

新的一年就快来了,也许你应该想想,不值得被记录的生活,是否值得度过,不要为了记录而生活,要让生活值得记录。

很多看似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其实并不小众。

人才过剩,学历过剩,要做个有特长的人,学校要培养有特长的学生,要学会在一个细分的领域无人能敌。

一切美好或者不美好都会随时间消逝,蝼蚁的价值在于忠诚的扮演它的角色。

常识其实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累积的种种偏见。

头脑封闭的代价极为高昂,当其他人向你展示各种美妙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威胁时,你会视而不见,当其他人向你提出可能是建设性甚至能救命的批评时,你也不能领会。

在一个团队中,做过多的无用细节工作很有可能折损精英的精力,却很可能收获不到什么东西。

每一个精英都是非常宝贵的核心资源,损失过大的话很有可能被懂得用人的对手给击垮。

没钱的时候把挣钱放在第一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入世再出世。

一个人想升级阶层,必须更换操作系统。

不要轻易尝试把好朋友发展成恋人,不要太贪心爱情,因为这东西太极端了,可以是一生,也可以是陌生。

比起没有保障的爱情,我更珍惜长久的友情。

从前人容易感到小确幸,因为从前人的期待比较低。

比如我要查的生词在我手边的小字典里找到了,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我的预期,就让人产生好的感觉。

很多人所谓的不在意别人的法,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其实不过是自我麻痹,因为根本在意不起。

因为本来就是个 nobody,没人真正关注。


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对于已经达到自我实现这个阶段的人而言的。

有些app你一年都用不到一次但你就是不卸载。

因为你总觉得哪天会有用,你胆小犹豫,所以手机越来越慢,就像感情没有意义却又舍不得抛,只会越来越糟。


秦绪文:一个人想升级阶层,必须更换操作系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