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是怎么当上战略翻译官的
好,讲到这,大家对OKR就有个基本概念了。市场上还有个声音,是对OKR的一个比喻,叫“战略翻译官”,这怎么理解呢?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愿景和战略,它引着公司该往哪里走,但通常情况下,愿景和战略只是盘旋在公司高层之间,他们或许会高频而激烈地讨论,但普通员工很难接触和理解。而OKR的出现很好地桥接起了战略和落地,桥接起了高层和基础员工,让每个部门,每个小组,每个员工都可以根据公司战略制定目标,制定切合自身的目标。
接下来我从OKR的四个特性来阐述它为什么很好地承接了战略。
1、透明性:OKR的特点之一就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所有人的OKR。就像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张OKR卡片,卡片上写着这个人当前的重点关注方向和对这个方向达成上的一些路径规划,这种透明性可以从上到下,使每个人都明白公司的总体战略和身边同事的工作重点与技能,这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寻找和理解他们的工作价值,从而更加投入地工作。
2、对齐性:OKR通过制定公司、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的目标,将每个员工的工作直接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对齐,形成一张用OKR卡片连接起来的战略地图,这样可以确保所有人的工作都在推动公司朝着战略方向前进,而不是在自己的小岛上各自为战。OKR的对齐不同于KPI的拆解,它是一种上下结合的对齐方式,有一个关键词需要大家先记住,那就是“共识”,会在后面OKR设定的时候着重展开。
3、敏捷性:当下我们称为VUCA(乌卡)时代,意为多变,市场是变化的,客户需求是变化的,政策是变化的,技术是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都是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战略能根据情况迅速调整,就成为重要的生存技能了。OKR的优点就在于它能适应这种变化。因为OKR通常每季度,或者双月,甚至是单月就重新设置一次,这样就允许企业在短时间内调整其战略方向,并通过更新OKR将这些调整快速传递到整个组织,用这种敏捷性来保持竞争优势。
4、激励性:OKR通过将目标分解成可衡量的关键结果,为每个人提供了明确的成功标准。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直接对公司战略的实现产生影响,这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再者,OKR的设定通常会稍稍超出团队或个人的舒适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团队或个人挑战自我,这种挑战性会激发积极性。与此同时,相信每一个管理者都在学习与“新生代”员工的相处,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喜欢微观管理,而你只需要与他们约定好方向和验收标准,也就是OKR,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去达成,当然他们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优势,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有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吸收方式,所以,应用OKR的团队,往往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局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