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复14

2023-03-31 12:27 作者:龙巾舟  | 我要投稿

力时,才会让头骨发生左右不对称地移动。

后脑勺上部为支骨泥骨的复杂综合部位。泥骨是容易变软移动,支骨会跟着移动。中间的部位是左右对称的,从很多小孩身上是很容易看出这种显而易见的现象。

既然后来的不对称现象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情况下发生,这个给后脑勺的力来自何处。人一生中可以简单分为白天和黑夜两种情况下度过,既然都是不断循环的白天和黑夜,就缩压到一个昼夜来考虑。

白天黑夜一般人在生活活动中后脑勺就不会受到什么力(什么大气压力这些不算),不过静止时就会有了,那就是睡觉。睡觉时除了有些群体是趴在桌上或者靠在一些地方睡,最常见的就是躺着睡觉了。

从力的大小来考虑,只有人在躺在睡觉的时候,后脑勺受到的力是一昼夜中最大的,头的整个重量加上颈部有时的用力,合力就全部落到后脑勺处,而从作用力的方向来看这种睡姿有致命一点的是躺受到的力是向前方。

这样就可以得出不管从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人躺着睡觉是后脑勺处的头骨受到不对称力的来源。而且一般正常的人一天总会有1/3或1/4的时间在床上睡觉度过去,睡觉时头部尤其是后脑勺肯定是和枕头等物(有软也有硬)直接接触。

这样就找到了让人的头骨发生移动的力源。头骨移动的时间范围就缩到人睡觉这种时期。

我们人都是平躺或侧身着睡,晚上很少人会趴着睡觉。很少人也是有人,也亲眼看到过:我有位亲戚从小开始就喜欢趴着睡觉;高一时,我的下铺也就是喜欢趴着睡觉。受他影响那时我也试过,不过这样睡觉很累,晚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又会自动翻过身来。

就算有的人喜欢趴着睡觉,像我看到的这两个人,他们也不是把脸正面朝下靠着枕头睡,那会闷死自己。也就是说面部还是不会正面朝下的,趴着睡脸也是侧开来,把脸部(颧骨等处)靠着枕头等物上。 

合起来说我们人类晚上躺着睡觉,对于绝大多数的正常睡姿和少数趴着睡的人,都会让头骨和枕头等物直接接触,看来头骨接触枕头等物是不可不免了。

那先了解正常睡姿(平躺、侧躺)带给头骨移动的影响。

平躺时是怎样让后脑勺的力受到不对称?

那就要看头怎么摆放了,现实生活中是很少人会去关心头怎么摆放,自己要不是遇到头骨移动也不会去注意头摆放会影响到头骨移动。那在生活中头部随意摆放的时候,什么角度姿势的摆放都可能会出现,那正中摆放现在看来是最理想的姿势,最多整体发生前移。

不过要是整个睡觉过程中,人能像是打了嗜喱水那样从开始摆同样的睡姿坚持到醒来不多,大多都会在无意识状态下转来转去。那后脑勺处就不会是总是处在正中躺的位置。

头斜着躺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现象,而联系到头骨的结构,这样就会发现这种躺法当人处于某种激素作用下,头骨变软时就会让后脑勺的左右侧发生移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这种移动会在一定的位置停止。

当头斜着躺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让头骨发生移动 。这种情形就很容易想到了,分头路的人为什么会最多看到头骨移动的前期现象。

分头路,大体上就可以分成三类,中分(大概)、四六(大概)、不是前面两种,最后一种就包括平头、二八、一九之类。

社会很多长头发的人都会分头路,而且四六最多。从受力的角度来看,四六分的头路,头路的末端四六交界处正好就是支骨与泥骨的交界处。从自身的经历来看,自己分头路是在初二时,中午在寝室和同学拿个吹风机死吹去分,发现这样分只能保持一时,不能长时间定型。

初三的时候,租住在校外时。张Y他也分在头路,他晚上睡觉能一动不动,保持好姿势能坚持到醒来,睡前他把夏天晚上洗完澡还有点湿的头发四六头路分好,让头路两侧的头发分别落向两边,醒来后发型就会定型,而且后翘的头发松松的。

我也在分头路,看他这样的能很好地定型发型,晚上也会这样做,睡前分好头路,四六分的头路,要是正中躺时“六”这边的头发就会跑向“四”这边,就不能完好保存四六的形状。当时物理书上有个名词叫做“竖直向下”,我就按照此法,把头路摆成竖直向下的状态,这样头路两侧的头发就会很好地分向两边,不会相互干扰。

头路是竖直向下,这时后脑勺与枕头接触就不是正中,而是有所斜向“六”这边,这就很好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初三出现的一些头骨向右移动现象,分头路是造成后脑勺两侧受力不一致。

很多人分了“四六”后,在生活中很多人中发现头骨都是向“六”移动,头发的“四六”深入到后脑勺头骨的“四六”处,那就会发现后脑勺头骨结构的四六处,就是泥骨较多的地方。难怪会发生头骨移动,那看来头路“四六”分好看但是却相对最危险。“四六”分在年轻人中最常见。

看看其他分法会怎样呢。既然头发的分法要直接影响到头骨的受力,头骨的受力不对称会导致头骨移动,从而最终又会在头发上反映出来。那么就从最本质的头骨开始,反过来看这种现象。

头骨的两侧是支骨,中间存在泥骨。这样的头骨结构,中分比较好,两边受力平衡,要移就整体前移。受影视的影响,分成不三不四的中分,会被人称为汉奸头。

要是力是作用在两侧的支骨上也行,毕竟支骨还是比较大,而且本身坚硬不易移动。那这种头骨上的受力,从头发反映出来就是“一九”、“二八”之类的较好,这种发型在从政、当领导、搞研究等人中能看到很多。

那分头路的三种类型都讨论完成,还有人是不分头路,像平头,整体前倒、后翘的发型这两种,这些就要看造化。头骨基本结构都是相同,那就看自己后脑勺受到怎样的力了。不过从整体角度看没头路人的头骨定型会比分头路的人要好,因为没分头路,昨天头骨向左移了,睡觉时不用考虑发型头是乱摆放,今天头骨向右移,明天有向正中移,那看起来就向是没移一样。

生活中看到的人也是如此,不分头路的人比分头路的人的头骨稳定要高。

那这样考虑的话,头发乱得像方便面似的鸡窝发型最好了,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型不型的,爱怎么躺就怎么躺,只要不摆同一个固定的pose睡就行了,这样力就来自各个方向,物理上形容有来自四面八方作用力的合力是零。

侧躺,靠的最多就是耳朵旁颞骨及后脑勺侧边处。耳朵旁似乎没什么好讨论的,都是很硬的支骨。后脑勺侧边处,最近发现这里的头骨是可以分层的,那就又多了一种移法。

人的侧躺,不可能就是单单靠在耳朵旁的头骨上,而是会使后脑勺侧边处靠在枕头等物上,在最近发现这里的头骨可以分层的基础上,就又可以判断这里的头骨会被拉挤到中间去,也能形成头皮露白,和原先单认为两侧是支骨,中间有泥骨的头骨构造的认识合并起来,就使这区域变得更加复杂了。

这样就可以解决自己为什么头骨老是会玩右移了。

小学时候,邻居林Q说人睡觉侧右睡要对身体有好处,不会对心脏有压力,自己确实有意识地侧身睡觉,应该就是左侧睡,可能那时搞不懂心脏的左右位置,也可能是向很多强制自己要怎么做的时候,偏偏结果竟会是朝反方向偏转。就是想要靠右边侧睡,结果偏偏朝左边侧睡。

左侧睡就会使得后脑勺左侧边移向中间,时间长了头骨就自动调整了位置。

……

初二第二学期时,同学们就一起在寝室分头路。

初三,自己分头路,后来就固定分“左四六”,那时每天四粒的“脑轻松”刺激下,头骨就开始向右移动。出现头皮露白,头发成向右螺旋状,不过幸好歪打正着被我用手指向左拨发根,加上要中考没再关注头发,反而后来头骨又自动移回左右,造成后脑勺处左右很对称,头皮露白消失,中考很顺利。

后来睡觉就不用枕头,发现后脑勺的中间两边是不一样高,左边要高于右边。那时发现左右不一样高,不知道原因所在,现在就知道了,原来一直来都是头骨右移的结果,右边的头骨前移后,左边一面被拉过来,一面也高于了右边。

高一,头骨在中考时基础上,自己和黄J晚上方便聊天,就把头靠在一起,我把后脑勺靠在床头是挡板上,这时把后脑勺中间的头骨左边高于右边的地方,抵着挡板上,那时晚上在喝加锌奶粉,时间一长,头骨变软时,就被我发现这里的头骨会动。


高复1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