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学姐在问题情景探究中教你应对新高考历史

个人简介
我是今年广东省的历生政考生,现已被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录取,在今年的历史考试中,我取得历史78分的成绩,可能这个成绩并不亮眼,但是因为今年的评卷标准变得更加严格,整个省的历史均分有所下降,所以此次历史分数相较来说还是可以的。在此,我想与各位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一些历史学习经验与方法,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得启发并在未来取得优异的历史成绩。



什么是问题情景探究?
历史这门学科包罗万象,不断变化,其中各种历史事件都可以作为命题人命题的切入点。我们所做的选择题,材料题中的史实材料都是题目的问题情景,这些材料可能与课本有很大关联,也可能是你完全不知道的史实。因此,问题情景探究的本质上是一种构建历史思维的学习方法,它将使你学会迁移和运用课本知识,增强历史答题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做到踩点与踩意的统一,如果你能多进行这种在陌生历史背景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的练习,那么你很容易形成历史选择题所需要的逻辑思维与大题需要的答题角度以及关键术语。
下面我将从选择题,材料简答题,小论文题,选做题四个个大角度说明如何通过问题情景探究提升历史答题准确度。(以广东省新高考题型为例)
题型一·选择题(注重探究问题本身)
例题:(深圳2022二模)

1.确定情景,勾画关键词(时间,空间,主体,事件):时间是魏晋时期,主体是大臣与皇帝,事件是有关征召的入仕途径的。
2.看题干要求:“体现了该时期”表明此题考查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3.再次回到题干情景及中心关键词:入仕途径,本质上是选官,我们来看选项A,中心关键词为考核,考核实际上就是已经被任用,而入仕为选官,关键词不一样,排除。选项B,关键词为选官,看材料第二句有分号,前半句是说大臣与皇帝选官观念不同,后半句是说官员的其它想法,讲的就是品评观念,选官思维的不同,而这也是品评风气影响选官的表现,B选项正确。选项C,中央集权指的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与此题关键词关联不大,排除。选项D:世官制度确实是一种选官用官制度,但是我们从材料情景中发现,材料只是强调大臣,皇帝们选官看法的不一,并没有提到官吏制度受到冲击,与问题情景不符,因此排除。
题型二·材料简答题(类似于广东高考卷17,18题)
备注:大题的材料题的问题情景探究不同于选择题,更多的是自己命题,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学会迁移和运用课本知识,命题风格可能并不是平常正式考试那种设问方式,它可能更像一种纲要。以我们老师对我们进行的问题情景探究为例。
秦汉时期的政治


从此题中,我们明白了早期国家这个历史概念,丰富了有关郡县制的知识以及答题的关键词(历史学科答题术语):血缘向地缘的转变,公共权力,地区组织



大家由上面可以看出,问题情景探究的几个要点:
1.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落实课标要求,注重运用课本知识,考察在陌生历史背景下的迁移运用。
2.设问循序渐进,由点到面
3.答案运用答题术语,精辟简洁,史论结合。其中一些对于自己在真正答题中写不出来的关键词,我会记在笔记本上,随时备用。
4.鉴于不是所有老师都会进行问题情景探究的教学,我给的建议是:平常考试题也是如此,我们在作答后订正试卷时要看这道题的命题立意,揣摩出题人逻辑,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最后对比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有什么不同,把漏掉或精辟的答题术语以及关注自己的答题角度与答案的答题角度的差别背记下来,这样你的答题术语库会不断丰富,答题的速度与准确度也会不断提升。
(这是我们老师自己找材料自己命制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限时训练。同时,我们课下也会尝试找一则高考题材料,不同于原来的命题角度进行设问并自己作答,与同学交换探讨。)
题型三·小论文题
分类:观点评析类,自拟论题类,历史地图比较类,立论类,驳论类,修改建议类,文字比较类,图表信息类,建筑布局比较类,观点提炼类
例题:




此题考察对历史地图的分析与比较,属于历史地图与自拟论题类。首先明确格式:论点(论题),论据(论证:一定要有三个史实,参考答案只给了2个),结论(向上升华,向下深化,平行延伸)再明确时间与空间:1920-1921,1927-1945,中国,主体:中共组织,中共根据地,找到地理特征,围绕地理特征撰写论题(清楚明白,包含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泛泛而谈,例如时代背景,一定的时间等空泛性词汇)。其次根据题干需要着重叙述某一历史事件的某一方面,如此题着重对历史事件结果与意义的分析(历史概念:弄清楚其内涵与外延,内涵:时间,空间,内容,主张,代表人物,主体,事件,结果等,外延:背景,原因,目的,评价,影响,作用,意义,启示,教训,经验等),史论结合,有力论证。最后一定要总结,并且不能照抄论点或论题,如此题向下深化,认识到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深究其本质。
题型四·选做题
(以人物题为例,改革较少选择,战争题不建议选,除非自己对战争掌握熟练,涉猎广泛)



此题命题情景为清朝与民国时期的一位人物经历,先看设问,分别问特点与精神价值,再思考特点从哪些角度思考(见答案),最后结合关键词与材料作答,注意不要只写关键词,要完整的一句话,先结合材料,材料为本,如角度不足,再从课本中迁移应用。第二小问基本上是送分题,但是我们要从中积累一些词语,如答案中标红的词语,其它人物题必定也是体现历史立德树人,以史为鉴的正确价值观的,因此这些优秀品质的词语可以根据人物经历进行套用,我们可以将其积累到笔记本上。(高考至少要拿到10分以上,此题满分12分)
总结
结语:我们这一届是老教材新高考,下一届的学弟学妹的教材已经改版了,我在定哥的B站视频了解到老教材是专题史,新教材是通史并且增加了部分内容,不过不用担心,题型仍然是一样的,而且学习的历史知识大部分是与老教材一样的。因此,我分享的学习经验与方法也可灵活运用于新教材学习中。最后,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能从我的分享中学习到一些历史学习思路与方法,我在华南师范大学等你们到来!
推荐书籍:定哥红宝书:大题答题模板,配套大题练习;笔记书:梳理出精干重点,通俗,简明讲解,精准拓展;脑图:搭建历史学习体系;小题精炼:选择题;三维设计

牢记大事年表,熟记历史概念,背诵下课本目录标题及子目标题,找出每个子目下的关键词,注意后期进行专题式复习。

五湖四海找校友?定哥来祝你一臂之力~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填写录取通知书问卷,即可加入校友群抢定哥发送的手气红包!!!晒出你的录取通知书,在激励学弟学妹们勇敢前进的同时,还有机会赢取千元大奖!!赶紧来参与!!!

青春有志须勤奋,学业启门报苦辛。祝贺杨曌同学被延安大学录取,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与梦想,定哥祝愿你在开学后能够有新气象,开创一片新天地。还有正在准备高考的同学,我们要牢记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胜利会迟到,但不会不到。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