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一座山头上,我们找全了昆虫过冬的所有形态

2023-03-14 18:09 作者:尤子鹿  | 我要投稿

昆虫越冬



地点:北京西山


00:58

蚜虫:从出生到死亡也就一个多月

每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昆虫至少有一代要经历越冬

虫态可能有:



01:52

卵螳螂的卵大,比较好找

广斧螳螂喜欢向阳的枝条上——

大刀螳螂喜欢向阳的岩壁——

(⬆这是一个卵鞘,里面有很多卵)


有个传说:螳螂的卵鞘在什么位置,第二年的水位就淹到什么位置



之所以有这个传说,是因为螳螂的卵鞘很硬,人们以为要用水泡一下若虫才能出来。其实不然——

北方的螳螂种类的卵鞘外面硬皮会比较发达,恰恰是为了保护里面的湿度,这样卵就会方便孵化。

南方的就没有硬皮——



04:43

幼虫的形态过冬——蝴蝶

黑脉蛱蝶的寄主:朴树(读pò)

朴树的叶片,像榆树的叶子,但更厚,锯齿不那么明显,重要的是叶片背后有三出叶脉


找到寄主朴树后,拿出手机,打开指南针,找到西北方向——蝴蝶幼虫是放在阴暗方向的。

在树下面扒拉下,会在叶片背面(这样叶片就会返潮,给幼虫保湿)



找到两条黑脉蛱蝶幼虫——

夏天的时候大一些,秋天的时候↓



黑脉蛱蝶喜欢小树,不喜欢大树,因为大树上会有拟斑脉蛱蝶。

拟斑脉蛱蝶——





07:51

大紫蛱蝶(日本国蝶)


一般大树,大紫蛱蝶会在上层,拟斑脉蛱蝶靠下,最下面要是会有一些枝杈,就会存在黑脉蛱蝶

拟斑脉蛱蝶与大紫的幼虫比较:




三种蝶的幼虫比较——


基本区分,可以靠背棘上的小翅膀

1.大紫四对都是一样大;

2.拟斑脉蛱蝶是两对小的;

3.黑脉是两大两小的间隔。

但是!但有的黑脉有三对翅膀!所以,再看一下尾棘↓

最准的区分方法——

拟斑脉蛱蝶尾棘是分叉的,30°或45°;

大紫虽然也分叉,但是光从背棘就很明显区分↓


黑脉就是并上的尾棘↑

💥发现寄生的叶片实际上是麻栎的叶片,秋末的时候,该虫会把枝干和叶柄用丝线缠起来,然后往下爬,尽量爬得深一些,怕被大风刮跑。


10:53


↑榆绿天蛾的蛹,不是裸着的,外面应该还有一层土茧或者丝茧

土茧↓


蝴蝶也有以蛹过冬的,它的蛹一般是裸着的↓






12:23

北京枝瘿像

寻找朴树,就看这个北京枝瘿象,它的幼虫刺激细小的枝条,枝条膨大之后,它就生活在里面,单一寄生朴树(对树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春天刚形成的时候很嫩个,还能吃,黄瓜味。切开看看,很硬↓




它到4月份就交配产卵,幼虫钻到枝条里面(从而造出虫瘿),一直到8月份化蛹、羽化为成虫,它会在虫瘿周围活动,天凉以后再钻回去过冬。

冬天的时候,却也成为了很多松鼠、花鼠、啄木鸟等的食物

榆绿毛萤叶甲↓

↑它也是成虫越冬,寄主是榆树,上面找到的这批是在岩壁里,外面石头落了


这个岩壁里面有一个螳螂卵鞘↓


蛰伏,等待春雷叫醒它们。

在一座山头上,我们找全了昆虫过冬的所有形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